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共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优质护理后,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孕产妇及围生儿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23.8%,对照组为42.9%,76.8%,观察组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于护理时行优质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原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IMN临床特征、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患者292例,其中156例IMN、45例继发性膜性肾病,另91例为非膜性肾病,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患者肾组织中PLA2R抗原情况。进一步将IMN患者分成PLA2R抗原阳性组(阳性组,116例)及PLA2R抗原阴性组(阴性组,40例),并对两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LA2R抗原在IMN、继发性膜性肾病、非膜性肾病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4.4%(116/156)、11.1%(5/45)、0,IMN中PLA2R抗原阳性率最高(χ2=16.338,P=0.006)。IMN患者中阴性组以Ⅰ期膜性肾病为主(90%,36/40),阳性组则以Ⅱ期膜性肾病为主(62.9%,73/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0,P=0.029)。阴性组经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2个月的完全缓解率(79.4%,27/34)明显高于阳性组(43.6%,44/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6,P=0.021)。结论肾组织PLA2R抗原对诊断IMN有重要意义,与IMN患者病理分期有相关性,且PLA2R抗原表达阴性患者可能预测预后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影像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行术前乳腺MRI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216例女性患者。根据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估。评价指标包括乳腺腺体类型、背景强化、肿瘤位置、是否多灶、大小、T2WI信号特征、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并测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评估MRI有无可疑淋巴结。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组[ALNM (+)]和阴性组[ALNM (-)]。定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定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在MRI有无可疑淋巴结方面,诊断的敏感度为63.64%,特异度为94.41 %,准确度为86.57%。与ALNM (-)组比较,ALNM (+)的肿瘤长径较大、ADC值较低、多发病灶比例更高、位置以外上象限居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腺体类型、背景强化、T2WI信号特征、强化方式、TIC曲线类型等方面,两组间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乳腺肿瘤长径和ADC值分别绘制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 (P=0.000,95% CI=0.609~0.762)、0.771(P=0.000,95% CI=0.704~0.838)。以肿瘤长径值1.95 cm为诊断界值,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9%、55.9%;以肿瘤ADC值1.125×10-3 mm2/s为诊断界值,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0.9%。结论MRI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术前评估需要多个指标综合判断。乳腺癌的肿瘤位置、长径、ADC值及病灶个数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联合MRI腋窝淋巴结形态学改变能提高MRI诊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1(ESR1)基因rs180113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饮茶型氟骨症风险的关联。方法选择青海、新疆、内蒙古3个省区的典型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作为调查点,进行横断面研究。现场对年龄> 16岁的参与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和X线诊断。同时收集砖茶水样、血样和尿样。X线片的氟骨症诊断根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T 192-2008);砖茶氟和尿氟的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采用Sequenom MassARRAY飞行质谱系统完成ESR1基因rs1801132位点的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94人,氟骨症总检出率为23.9%(238/994)。藏族人群氟骨症检出率(39.9%,123/308)比蒙古族、汉族人群明显增高[22.2%(58/261),13.4%(57/425),χ2=20.435、67.811,P均< 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以日茶氟摄入量≤3.5 mg、尿氟含量≤1.6 mg/L、年龄≤45岁为参比组,日茶氟摄入量> 7.0 mg[比值比(OR)= 2.865,95%置信区间(CI):1.923~4.268]、尿氟含量在> 1.6~3.2 mg/L(OR=2.368,95%CI:1.686~3.326)和> 3.2 mg/L(OR=3.559,95%CI:2.401~5.276)、年龄在> 45~65岁(OR=2.361,95%CI:1.603~3.477)和> 65岁(OR=4.556,95%CI:2.845~7.296)时,氟骨症患病风险均高于参比组。日茶氟摄入量为> 3.5~7.0 mg、尿氟水平为> 1.6~3.2 mg/L组,G等位基因对蒙古族人群氟骨症患病具有保护作用(调整OR=0.207,95%CI:0.044~0.974),日茶氟摄入量为> 3.5~7.0 mg、性别为男性组,G等位基因对汉族人群氟骨症患病具有保护作用(调整OR=0.315,95%CI:0.112~0.887)。结论ESR1基因rs1801132位点SNP可能与蒙古族和汉族人群饮茶型氟骨症易感风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