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高中美术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要有效地改善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就要对现有的美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将绘本引入高中美术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 标签: 绘本 高中教学 引入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环境快速发生变化,给药物创新带来了各种挑战,如何在早期临床研究阶段探索出药物的临床优势,并制定出科学合理且高效的关键性注册研究方案即是挑战之一。文章以血液肿瘤创新药物为例,从临床审评人员的角度出发,对进入关键性注册研究的时机和方案要素的审评考虑进行阐述,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肿瘤 新药审评 关键性注册研究
  • 简介: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学。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塑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其引导功能,将教学重点放在德育教育中,不仅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对此,本文以德育教育为切入口,重点阐述德育教育在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 标签: 小学语文德育 中年段 语文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并进行预测模型探索。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4月选取河南省某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95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时,采用一般情况和疾病相关资料收集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安德森癌症消化道症状调查量表(MDASI-GI)、衰弱问卷式评分、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及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95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结果血浆白蛋白水平、24 h进食量、MDASI-GI和TUGT是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最终得到患者术后出院准备度预测模型为:Y=-3×X1+1×X2+5×X3-4×X4-1×X5(Y=出院准备度;X1=疼痛评分,X2=血浆白蛋白,X3=24 h进食量,X4=MDASI,X5=TUGT)。结论ERAS模式下食管癌患者术后出院准备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出院评估预测模型效能较好,可为临床出院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食管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出院准备度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勾头缩喉吞咽法对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呛咳和吞咽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吞咽时头颈部处于正常习惯姿势,观察组采用勾头缩喉法进行吞咽训练,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1周内的进食情况,进食干预1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M.D.Anderson消化道症状调查量表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和消化道症状之间的差异。结果进食干预1周后,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为3.39%(2/59),对照组为14.52%(9/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53,P=0.033);进食干预1周后观察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Z值为6.07,P=0.014),消化道症状和症状生活干扰程度评分为(2.57 ± 0.81)、(1.76 ± 0.8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5 ± 1.54)、(2.18 ± 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56、-2.17,P<0.01或0.05)。结论勾头缩喉吞咽法能够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降低呛咳发生率,同时有助于减轻患者消化道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勾头缩喉吞咽法 食管肿瘤术后 呛咳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过程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取本院 2017 年 7 月到 2018 年 7 月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患者 50 例,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全过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 对照组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和体质量下降等 临床指标 比均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意义( P < 0.05 )。对照组并发症 7 例,发病率 28% ,实验组并发症 1 例,发病率 4% ,组间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手术室护理中,将全过程护理干预应用其中,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全过程护理干预 胃癌 胃大部分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标本血量不足对凝血酶原时间(英简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英简APTT)检查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凝血检查的180例患者,利用计算机将全部患者入院编码打乱随机抽取进行平均分组,实验A组患者采集血量不足标本与抗凝剂比例为81,并采集合格血量标本(2.7ml)作为对照A组;实验B组患者采集血量不足标本与抗凝剂比例为71,并采集合格血量标本作为对照B组。结果实验A组患者的PT与对照A组相比,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APTT与对照A组相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B组患者的PT、APTT与对照B组相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血量不足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标本血量不足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