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的影响分析。方法:在社区里选择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时间从2022年1月份到2023年1月份。社区参与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小组和干预小组,每组为40位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使用社区护理干预。通过两组的护理情况,来对比两组的服药依从和病人健康行为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无论是从用药依从率,还是健康行为率,护理的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使用社区护理效果更佳显著(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门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社区门诊 护理干预 社区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预防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共计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早期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各44例,对比组患者行传统护理,早期组患者在对比组基础上行早期护理,比对分析不同组别下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早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护理满意率为93.18%,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73%、护理满意率为63.64%,经对比分析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预防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显著,具极佳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后窦性心律维持对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射频消融的持续房颤患者。前瞻观察术后第3天、1、2、3、6及12个月患者左心收缩功能[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舒张功能[舒张早期经二尖瓣血液流速峰值与舒张晚期流速峰值的比值(E/A)、舒张早期经二尖瓣血液流速峰值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的变化。术后相应随访时间点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判断房颤是否复发。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持续房颤患者34例,其中男27例、女7例,年龄(59.7±9.1)岁。术后第1、2、3、6和12个月LAD分别为(42.5±4.2)mm、(41.4±4.2)mm、(40.7±3.8)mm、(40.0± 3.6)mm及(40.2±3.8)mm,较术后第3天(46.7±4.1)mm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第12个月LVESD较术前明显降低[(29.8±2.5)mm对(32.4±4.8)mm,P=0.02],但术后第1、2、3、6和12个月的LVED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P=0.83、P=0.90、P=0.54、P=0.76)。术后第2、3、6和12个月时LVEF(66.3%±5.0%,66.7%±5.9%,66.6%±5.9%、68.7%±4.5%)与术前(62.2%±7.0%)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2、P=0.001);术后第2、3、6和12个月LVEF与术后第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P=0.54、P=0.57、P=0.10 )。术后第1、2、3、6及12个月E/A(1.2±0.6、1.3±1.0、1.1±0.6、1.1±0.3、1.1±0.4)与术后第3天(2.4±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样,术后第1、2、3、6及12个月的E/e′(11.7±3.5、11.1±3.9、10.9±3.0、11.6±3.2、12.0±3.3)与术后第3天(14.7±4.6)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P=0.001、P=0.002、P=0.01)。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6个月和术后1年复发,再次消融均成功。1例患者术后12个月时失访。结论射频导管消融可改善持续房颤患者的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术后第1个月患者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基本恢复。

  • 标签: 心房颤动 收缩功能 舒张功能 射频导管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小腿运动神经及其支配肌肉剪切波硬度测值变化及相关,探讨高频灰阶超声与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小腿运动神经及肌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中医院糖尿病科住院病例80例对照研究。DPN患者40例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58.95±7.08)岁;伴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40例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59.03±8.03)岁。同期正常对照组30例,年龄(58.40±6.26)岁。运用超高频超声常规灰阶模式和剪切波成像模式采集受检者小腿腓神经、胫神经截面积,腓肠肌、胫骨前肌、腓骨肌杨氏模量测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受检超声参数测值,并对小腿运动神经截面积与对应支配肌肉的杨氏模量相关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运用Kendall W检验进行一致检验,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3组间各超声参数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DPN患者的胫神经截面积、腓总神经截面积值最大,分别为(16.29±2.01)mm2、(19.88±2.71)mm2,其剪切波硬度杨氏模量值最低,腓肠肌(最大跖屈位)、腓肠肌(最大背屈位)、胫骨前肌、腓骨肌杨氏模量值分别为(56.29±10.12)kPa、(79.25±12.86)kPa、(76.84±12.88)kPa、(67.09±12.55)kPa。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PN患者小腿胫神经、腓总神经截面积与对应支配肌肉杨氏模量测值均呈负相关(均P <0.01),其中胫神经截面积与腓肠肌杨氏模量(最大背屈位)及(最大跖屈位)相关r值分别为-0.617和-0.632,腓总神经截面积与胫骨前肌杨氏模量(最大跖屈位)相关r值为-0.622,腓总神经截面积与腓骨肌杨氏模量值(足内翻位)相关r值为-0.629。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存在小腿肌肉硬度减低,常规灰阶超声可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小腿运动神经及其支配肌肉病变,为临床评估DPN患者提供更多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小腿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