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在中国27家三级甲等医院筛选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抗病毒颗粒试验组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照组,每组计划入组受试者200例。试验组给予抗病毒颗粒(每次18 g,每日3次)及磷酸奥司他韦模拟剂口服,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每次75 mg,每日2次)及抗病毒颗粒模拟剂口服,疗程均为5 d。主要疗效指标包括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积分改变、其他重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抗病毒颗粒试验组和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疗效指标差异,同时监测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评估抗病毒颗粒的安全性。结果共入组受试者393例,抗病毒颗粒试验组195例,完成试验191例(97.95%)。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198例,完成试验195例(98.48%),两组脱落率和剔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分析数据集(FAS)中试验组年龄(34.9±14.4)岁,男性83例(42.78%);对照组年龄(33.3±13.5)岁,男性78例(39.59%)。两组受试者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病毒病原学检测、基线中医证候总分及各单项症状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试验组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M(Q1,Q3)为3.0(3.0,4.0) d,对照组为3.0(3.0,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退热时间M(Q1,Q3)试验组为34.0(20.3,49.0) h,对照组为36.5(19.6,48.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颗粒在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疗效、多数重要临床症状消失率等方面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疗效相当(P>0.05),且抗病毒颗粒组第3天的头昏、胸闷症状消失率优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组(P<0.05)。结论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相当,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现有建筑的加固维护改造也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从而促进了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成为增强工程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发达国家建设总投资的40%以上用于建筑维修和加固,不足60%用于新建建筑的建设。据估计,今后10-30年,将是我国建筑工程加固、改造的高峰期。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结构开展加固措施的原因:荷载发生变化、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不足、房屋结构耐久性不佳;并且提出了房屋建筑工程应用结构加固技术的具体形式,将碳纤维与增加横截面、型钢外包加固技术、植筋加固以及加强支节点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提升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实用功能,以期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居住空间。其中,碳纤维加固方式较其他加固方式有明显优点,有助于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同时也推动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简介:摘要:过去几十年中,空间结构在结构形式、材料、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上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一些重大的、特别是标志性的工程中,无不见到空间钢结构的应用。大跨度结构的建造及其所采用的技术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建筑水平,一些规模宏大、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大型空间结构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建设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纵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史,它的跨度与面积也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大跨度复杂钢结构是其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一些新兴的复杂钢结构的项目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大跨度钢结构中构件安装成为钢结构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中力学知识和其中的重要技术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跨度钢结构与大型构件施工安装时,为加快施工进度、减少胎架用量、节约大型设备、提高焊接安装质量,可采取滑移施工技术。本文就对当前大跨度复杂钢结构的施工特点、采用滑移法的优势和施工工艺以及影响滑移法施工的因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简介:摘要:在现浇楼板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混凝土在向高强度、高性能发展的同时,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技术难度也大大增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从而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有显著影响。大量的工程裂缝处理和调查结果显示,混凝土结构特别是现浇楼板混凝土结构,80%~90%的裂缝都是由于混凝土降温产生的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引起的。因此,现浇楼板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首先要从温度控制开始,减小内外温差,降低温度应力;而后,产生裂缝的及时修补也对于现浇楼板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文中主要阐述了现浇楼板混凝土的裂缝形式,分析现浇楼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提出控制裂缝的措施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