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空肠手工吻合重建在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35例早期及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4例,女11例;年龄为(60±10)岁,年龄范围为35~75岁。所有患者行TLTG+食管空肠手工吻合。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电话、门诊、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术中情况:35例患者均完成TLTG+食管空肠手工吻合。3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05 min(232~406 min),术中出血量为94 mL(50~300 mL),食管空肠手工吻合时间为37 min(20~65 min),术中切除及重建所需耗材费用为13 674元(11 929~15 255元),食管空肠缝合所需耗材费用为491元(223~1 044元)。35例患者中,4例术中输血。(2)术后情况:35例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2 d(1~3 d)、术后胃管留置时间为4 d(2~11 d)、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5 d(4~12 d)、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8 d(5~15 d),术后住院时间为9 d(7~16 d)。35例患者中,3例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胰尾部炎症感染,通过禁食、给予生长抑素减少胰液分泌、充分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于术后第16天顺利出院;1例出现术后小肠不全梗阻,经过胃肠减压、灌肠等治疗解除梗阻症状后,于术后第12天出院;1例发生肺部感染,经对症支持治疗后于术后第9天出院。35例患者未发生围术期吻合口漏、出血等吻合口相关并发症。35例患者中,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左右出现食管空肠吻合口狭窄,在内镜下扩张后好转。35例患者远期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9%(1/35)。(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5例患者上切缘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35例患者中,肿瘤位置位于贲门16例(4例累及食管下段),位于胃体19例;术后肿瘤病理学类型为高中分化腺癌21例,低分化腺癌11例,印戒细胞癌3例;早期胃癌14例,进展期胃癌21例;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及肌层7例,黏膜下层7例,肌层1例,浆膜下层1例,浆膜层17例,浆膜外脂肪组织2例。35例患者TNM分期,ⅠA期14例,ⅠB期2例,ⅡB期4例,ⅢA期3例,ⅢB期4例,ⅢC期8例。35例患者中,有脉管侵犯15例,有神经侵犯16例。35例患者肿瘤直径为3.9 cm(0.6~12.0 cm),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4枚(10~40枚),阳性淋巴结数目为2枚(0~11枚)。(4)随访和生存情况:3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35例患者中,1例术后6个月复查时发现肿瘤肝转移,带瘤生存,其余34例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TLTG食管空肠手工吻合安全、可行。
简介:摘要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腔镜手术数量逐年提升,其手术径路、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等技术要点也日趋成熟,而伴随着新辅助治疗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进展期AEG采用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也逐步为大多数外科和肿瘤科医师所接受。欧洲国家的学者较早地开展了针对食管癌和AEG在新辅助治疗后腔镜手术的探索和尝试,国内学者也通过胃肠外科和胸外科医师的合作,对新辅助治疗在AEG中的应用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体现了规范化、标准化、个体化的趋势。但在完成新辅助治疗后,是否还能选择腔镜手术以及新辅助治疗后患者的腔镜手术技术操作要点、消化重建模式、近期和远期安全性等问题,尚无统一的标准,相关问题更是成为近年来争议的热点和探讨的方向。本文从目前AEG新辅助治疗的进展,以及欧美和东亚地区包括我国,在新辅助治疗后实施腔镜手术的现状、相关研究和未来前景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简介:摘要由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特殊的肿瘤部位和生物学行为,其治疗模式也由传统的完全外科医师主导、手术治疗为先向包括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麻醉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合作的综合治疗发生转变。腔镜技术的发展使腹腔镜和胸腔镜共同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将逐渐成为可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则有望进一步推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的微创化。同时,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不断更新、新辅助放疗的逐步推广以及靶向和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大胆尝试对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手术切除率、病理学缓解率和远期生存率都获得令人鼓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