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3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荧光造影室接受FFA检查的98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儿童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2019年1月—2021年3月儿童为试验组,给予情景模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检查配合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6.67%;配合满意度为94.0%,高于对照组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护理应用于学龄前儿童患者FFA检查中可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检查过程中的患儿配合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学龄前 情景模拟 荧光素血管造影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795 nm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技术观察吲哚氰绿辅助黄斑手术后的眼底组织荧光表现。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眼科医院黄斑病变14例(14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玻璃体切除术中使用吲哚氰绿(2.5 mg/ml)染色辅助剥除距黄斑中心2个视盘直径范围的内界膜,或将残留黄斑病变边缘部分内界膜组织翻转覆盖于孔上。术后应用795 nm自体荧光成像技术观察眼底组织荧光,以SD-OCT观察黄斑结构,记录患者视力。随访1~2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期末视力均提高。795 nm自体荧光成像观察,14只眼术后可见视盘周、沿视网膜大血管弓处呈高强荧光,内界膜剥膜区呈低荧光;8只眼可见内界膜翻瓣覆盖黄斑孔并于下方视网膜上,呈强度不同的高荧光。黄斑中心区表现3种不同荧光形态:低荧光、颗粒状高荧光及斑片状高荧光。随访期间,视盘周、视网膜大血管弓处荧光强度减弱,逐渐消失;内界膜瓣膜荧光及闭合的黄斑孔部位荧光减弱但持续存在。结论795 nm自体荧光成像可用于观察吲哚氰绿辅助的黄斑手术后眼底不同组织的荧光表现,吲哚氰绿在眼内组织的残留可能是术后荧光来源。

  • 标签: 黄斑变性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切除术 吲哚氰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广角眼底影像在外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应用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对山西省眼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外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2例(34眼)进行检查,观察其超广角眼底照相及自发荧光影像的特点。结果超广角眼底照相及自发荧光影像均有特征性改变,同一眼可发生多种病变类型,包括视网膜震荡、视网膜挫伤、视网膜出血、脉络膜破裂、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裂孔等。结论超广角眼底照相及自发荧光检查在外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及追踪观察中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了解眼挫伤后脉络膜视网膜解剖结构及功能的损害程度、恢复情况及判断预后。

  • 标签: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外伤性 影像,眼底,超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