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生态型护岸在水库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先阐述了生态型护岸的独特性质,进而深入探讨了其在水库河道治理中的实践运用,涵盖了设计准则、实施方法以及成效评估等层面。最后,对生态型护岸在未来的应用趋势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生态型护岸 水库河道 治理方法
  • 简介:摘要:小型水库灌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因此,研究小型水库灌区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节水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小型水库灌区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节水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 标签: 小型水库灌区 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节水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Lynch综合征相关基因胚系突变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16—2018年在山东省立医院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MutL homolog 1 (MLH1)、PMS1 homolog 2(PMS2)、MutS homolog 2(MSH2)和MutS homolog 6(MSH6) 4种DNA错配修复(MMR)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MMR的表达情况和临床资料,选取45例疑似Lynch综合征患者,提取其经显微镜证实无癌累及正常组织的DNA,对MLH1和MSH2等12个基因进行NGS测序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基因胚系突变位点和意义。采用Sanger测序对10例患者的可疑致病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45例肿瘤组织标本中,MLH1和PMS2表达缺失22例,MSH2和MSH6表达缺失16例,MMR蛋白表达正常7例。NGS显示,28例结肠癌患者的正常组织样本中,4例有MLH1致病性突变,1例有MLH1疑似致病性突变,2例有MSH2致病性突变,2例有MSH2疑似致病性突变。6例直肠癌、6例胃癌和7例免疫组化检测MMR表达正常结直肠癌患者的正常组织样本中均未见明显MMR基因突变。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的正常组织样本中,MLH1和MSH2致病性突变各1例,MLH1疑似致病性突变1例。此外,NGS还检测到许多其他基因异常和未见报道的基因突变。Sanger测序均检测到与NGS检测结果相同的MLH1和MSH2基因突变位点。结论高通量NG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可靠地检测到疑似Lynch综合征患者的异常基因,对消化道等遗传性肿瘤的相关基因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Lynch综合征 结直肠肿瘤 错配修复 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胰腺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oncocytic papillary neoplasm,IOPN)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囊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多无诱因腹痛就医。IOPN具有一定进展成浸润性癌的风险,应引起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的重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MUC1、MUC6、MUC5AC、CD117及HepPar-1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切除是治疗IOPN患者的主要方式。该文报道1例65岁男性胰腺IOPN病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1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和黏膜下深浸润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0年1月30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结直肠癌外科根治术的41例(外科手术组)和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23例(ESD组)T1期结直肠癌患者,记录患者肿瘤大体类型、最大径、是否含有组织学低分化成分、浸润程度(黏膜肌层破坏类型、浸润宽度和深度)、肿瘤出芽分级,以及是否有脉管瘤栓。采取电话随访方式收集患者追加治疗和预后情况。分析T1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ESD组中黏膜肌层完全破坏与肿瘤浸润宽度和深度的相关性,以及术后追加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肿瘤有组织学低分化成分或脉管瘤栓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高于无低分化成分或无脉管瘤栓者[3/6比12.1%(7/58)、3/4比11.7%(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34、11.409,P均<0.05)。外科手术组患者黏膜肌层均完全破坏;ESD组中,16例肿瘤浸润宽度≥ 2 mm,其中15例黏膜肌层完全破坏,1例部分破坏;7例肿瘤浸润宽度<2 mm,其中2例黏膜肌层完全破坏,5例部分破坏;14例肿瘤浸润深度≥2 000 μm,其中13例黏膜肌层完全破坏,1例部分破坏;9例肿瘤浸润深度<2 000 μm,其中4例黏膜肌层完全破坏,5例部分破坏;黏膜肌层完全破坏与肿瘤浸润宽度≥2 mm和肿瘤浸润深度≥2 000 μm均有关(15/16比2/7,13/14比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29、6.659,P均<0.05)。64例T1期结直肠癌患者中6例(9.4%)预后不良;5例(7.8%)患者死亡,其中3例(4.7%)为肿瘤相关死亡。外科手术和ESD组患者中各有10例追加辅助治疗且均未发生预后不良,两组内未追加治疗与追加治疗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9.7%(3/31)比0(0/10)和23.1%(3/13)比0(0/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1期结直肠癌伴有肿瘤黏膜下深浸润时,临床医师需结合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脉管瘤栓和黏膜肌层破坏类型等多种病理特征对预后风险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预后危险因素 黏膜下浸润 追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Lynch综合征相关基因胚系突变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16—2018年在山东省立医院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MutL homolog 1 (MLH1)、PMS1 homolog 2(PMS2)、MutS homolog 2(MSH2)和MutS homolog 6(MSH6) 4种DNA错配修复(MMR)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MMR的表达情况和临床资料,选取45例疑似Lynch综合征患者,提取其经显微镜证实无癌累及正常组织的DNA,对MLH1和MSH2等12个基因进行NGS测序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基因胚系突变位点和意义。采用Sanger测序对10例患者的可疑致病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45例肿瘤组织标本中,MLH1和PMS2表达缺失22例,MSH2和MSH6表达缺失16例,MMR蛋白表达正常7例。NGS显示,28例结肠癌患者的正常组织样本中,4例有MLH1致病性突变,1例有MLH1疑似致病性突变,2例有MSH2致病性突变,2例有MSH2疑似致病性突变。6例直肠癌、6例胃癌和7例免疫组化检测MMR表达正常结直肠癌患者的正常组织样本中均未见明显MMR基因突变。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的正常组织样本中,MLH1和MSH2致病性突变各1例,MLH1疑似致病性突变1例。此外,NGS还检测到许多其他基因异常和未见报道的基因突变。Sanger测序均检测到与NGS检测结果相同的MLH1和MSH2基因突变位点。结论高通量NG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可靠地检测到疑似Lynch综合征患者的异常基因,对消化道等遗传性肿瘤的相关基因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Lynch综合征 结直肠肿瘤 错配修复 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desmoplastic infantile astrocytoma,DI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属于WHOⅠ级,好发于婴幼儿时期。本文报道1例3个月龄男婴病例,影像学表现为左侧额顶叶囊实性占位;镜下纤维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样肿瘤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伴大量胶原纤维形成,纤维基质中可见散在分布的星形细胞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Olig2、S-100蛋白等。通过对上述病例的分析,总结DI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分子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