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科技水平和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焊接技术在各制造行业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企业紧缺大量焊接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由于焊接的岗位工作环境比较差、工作强度比较大,学生对该职业的认同感不高。“焊接专业入门”是智能焊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从革新教学内容开始着手,深入分析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思政资源,将思想教育自然地融入专业知识中,探索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职业院校工科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自动化专业 焊接技术 教学改革
  • 简介:康德的美学思想,与他生活的现实,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康德的美学思想,源自于他对艺术、审美、生活现实的体验反思。康德美学中的人与审美,在历史的变化中构成的是同生、共在的协调关系。美在直观,痛苦对审美的作用更大,美虽无用却有大用,美的理想是人的身体,诸如此类的观念均标明,康德美学的现实走向,是确实存在的。康德的先验审美,以现实交流的有效性为归依。在康德美学思想的最深处,我们能找到通往马克思学说的隐秘道路。

  • 标签: 康德美学 现实走向 审美交流 马克思
  • 简介:王国维书写《人间词话》已内置显与隐的双线结构。它的显在结构是史与论的互渗,即按照先后顺序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史)→论、论→史、史→论、论→(史)。推进中的史与论,或隐没或浮显。它的隐型结构,是真与深的相融。真可决定意境的有与无,它涵盖真言、真景、真情、真理四个方面。深指的是层次的不断推进与体验的韵味无穷,它能左右意境水平的高与低。相融的真与深,或侧重于真,或偏重于深,或真与深相洽,价值也由低到高排列。《人间词话》及意境的本体论指向和显隐结构设置,与王国维对康德的深度消融联系极为密切。

  • 标签: 王国维 《人间词话》 显隐结构
  • 简介:百年康德美学的中国接受,学者们的价值立场选择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康有为、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康德哲学美学的接受者,由于受西上中下价值观念、康德学在19世纪的复兴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对康德都选择了仰视并抬高的姿态,当中缠绕着“为己”与“为人”的价值抉择;其二则是朱光潜、牟宗三、李泽厚等学者,分别基于西学、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唯物论等不同的文化立场,对康德美学均采用俯视性的审视,其中显现出来的是降低的价值取向;其三是理想中与康德哲学美学的平等对话,精通哲学与德文是平等对话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前的郑昕及其培养的学生,近期的邓晓芒和李秋零、曹俊峰等人,均显示出与康德对话的姿态,现实中学者们与康德的平等对话,尚在进行当中.尽管价值立场不同,但学者们取得的重要成就足以警示当代中国学人,告别康德美学决非明智之举.

  • 标签: 康德美学 王国维 中国化 价值取向
  • 简介:人的有限与无限构成的两重结构张力,是刺激并催生审美超越的决定力量。人的有限与无限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生动地映现在诗性智慧弥漫的艺术和美之王国中。在有限与无限出现断裂的地方,审美、艺术活动是人内在的需要,分裂人性之修复、弥合,在世俗社会中只能依赖于审美、艺术活动。在这里,逻辑与历史有着惊人的吻合。审美超越乃源于实践,以及在实践中生成之两重结构之人,这都是马克思学说的实有话题。

  • 标签: 审美超越 人的两重性 实践存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