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作者: 宋文静 康文燕 刘晓明 孙磊 冯强 葛少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 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口腔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工程实验室,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齐鲁医院内分泌科,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微生物实验室 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口腔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工程实验室,济南250012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牙周基础治疗对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牙周炎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的14例单纯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组)患者和14例伴T2DM的CP(CP-T2DM组)患者,采集所有患者基线、牙周基础治疗1.5和3个月的唾液、舌背及4个象限第一磨牙近中颊侧的龈下菌斑样本,利用16S rRNA(V3-V4区)基因测序方法检测样本内微生物。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两组患者的微生物分布和群落结构信息。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均由同一名牙周主治医师根据牙周检测指标对患者牙周状况进行评估,同时收集患者血液,并对其相关代谢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CP-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7.46±1.69)%]与基线[(7.65±1.3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610),治疗3个月CP组及CP-T2DM组探诊深度[CP组:(2.94±0.46)mm,CP-T2DM组:(2.95±0.35)mm]及出血指数(CP组:1.91±0.42,CP-T2DM组:1.67±0.49)均较基线时的探诊深度[CP组:(3.99±0.77)mm,CP-T2DM组:(3.80±0.76)mm](F=25.61,P<0.001;F=17.63,P<0.001)和出血指数(CP组:3.03±0.52,CP-T2DM组:2.54±0.65)(F=28.43,P<0.001;F=20.21,P<0.001)显著下降。菌群分析显示,基础治疗前后CP及CP-T2DM组内相同位点α及β多样性指数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CP及CP-T2DM组各位点微生物组成相似,但各位点菌群丰度发生改变,治疗CP及CP-T2DM组唾液和舌背样本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与各自组内龈下菌斑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CP组龈下菌斑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随牙周基础治疗时间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在CP-T2DM组龈下菌斑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随牙周基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P及CP-T2DM组基线龈下菌斑中互养菌门、脱硫代硫酸盐弧菌科、甲烷短杆菌属、TG5菌属较基础治疗3个月均呈现为特征优势菌(P<0.05),此外螺旋体在CP-T2DM组基线呈现显著优势,CP-T2DM组治疗1.5个月根瘤菌目、产碱杆菌科、丛毛单胞菌科、代尔夫特菌属、布劳特氏菌属等在龈下菌斑中呈现显著差异优势(P<0.05),治疗3个月时厚壁菌门、梭菌纲/目、肠球菌科、瘤胃球菌科等呈现显著差异优势(P<0.05)。结论除龈下菌斑外,唾液和舌背菌斑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牙周基础治疗对口腔菌群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CP及CP-T2DM组患者在微生物组成及对治疗的反应上均存在差异。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糖尿病,2型 RNA,核糖体,16S 牙菌斑 口腔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