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腿延长术已有百余年历史,早期因延长装置及技术条件不成熟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Ilizarov技术的出现使肢体延长术成为一种可控的手术,肢体延长术基于"Ilizarov效应",通过对活体组织进行缓慢、稳定、持续的牵拉实现组织再生,骨与软组织的再生延长结果与儿童肢体发育相似。目前小腿延长术以经典Ilizarov外固定器为主,中国化Ilizarov小腿外固定延长器和小腿跟腱弹性同步延长外固定架是国内应用代表,其他延长方案包括计算机辅助六轴外固定架、髓内钉辅助外固定架延长、延长后植入髓内钉以及国内尚未开展的单纯髓内钉延长系统。胫骨平台下5~6 cm处为截骨平面的经皮横断截骨术是目前国内最多应用的截骨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骨膜和髓内血运。超过4 cm的延长推荐小腿跟腱弹性同步延长支架,需要跟骨穿针固定。术后遵循张力-应力法则缓慢牵伸延长,根据固定性刚度动态调整原则逐步拆除延长器,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苏联骨科医师伊利扎罗夫发明了能组装成800多种构型的环形外固定器,创立了与西方经典骨科不同的全新微创外固定技术体系,被国际学界称为Ilizarov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模仿自然,通过体外控制与转化生命运动的应力,治愈复杂创伤性骨折、骨与软组织缺损、感染与肢体的严重畸形,能挽救一些濒危截肢严重复合创伤与四肢残缺。该技术在理论指导、手术指征、医疗模式与术后管理等方面,不同于现代的创伤骨科的骨折内固定(AO)技术,能够以最微创甚至无血的手术方式实现骨折的复位固定。体外控制骨的生长,不仅能完成创伤骨科大部分骨折的固定要求,而且可以在不植骨和不丢失骨长度情况下解决骨不连、骨缺损、四肢软组织缺损和伴发畸形等复杂问题。Ilizarov技术引入中国已30余年,由于诸多原因该技术在我国骨科的传播应用仍不够广泛深入。现将Ilizarov技术在我国创伤骨科领域的应用做一阐述,供国内骨科同道了解认识该技术的价值。

  • 标签: 伊利扎罗夫技术 中国 创伤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静脉畸形继发肢体挛缩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及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收治9例静脉畸形继发肢体挛缩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9~35岁,平均19.5岁。其中屈髋屈膝畸形2例,单纯膝关节屈曲畸形4例,屈膝畸形合并马蹄内翻足畸形2例,腕关节屈曲畸形1例。诊疗过程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评估后实施,均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根据解剖安全区外固定穿针和肢体畸形的临床特点,将预构的外固定器连接在相应的畸形肢体上,同时行挛缩肌腱的松解,术后调节外固定器实施牵拉控制,缓慢矫正肢体畸形,患处疼痛严重或进展迅速,影响生活质量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行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联合手法等物理方法促进关节功能康复。结果本组9例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异常出血、末梢血运障碍,未发生明显的针道以及切口的感染事件,未发生深静脉血栓。9例患者均获得6~40个月随访,平均30.5个月,所有挛缩的肢体畸形均获满意矫正,其中髋、膝关节屈曲畸形均获矫正,可伸直,腕、足踝关节畸形大部分矫正,疼痛消失。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静脉畸形继发肢体挛缩,微创、安全,效果满意。

  • 标签: Ilizarov技术 静脉畸形 肢体挛缩 功能重建
  • 作者: 秦泗河 臧建成 Dror· Paley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骨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骨科;民政部康复辅具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老年功能障碍康复辅助技术重点实验室 100176 ,Paley Orthopedic and Spine Institute,West Palm Beach, Florida,USA
  • 简介:摘要Ilizarov技术催生了骨再生和肢体延长,是20世纪骨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进化论、系统控制论、再生医学、人工智能、3D打印等参入临床,突破了既往骨科的范畴,从头颅、脊柱、骨盆、手指、足趾以及神经性溃疡,缺血性坏疽等几乎都能实施再生、修复与重建,进一步证明了生物力可激发人体组织自我修复的潜能。本文追溯了肢体延长术100多年的历史,阐述了最初的截骨、延长理念和Ilizarov技术、牵拉成骨技术以及牵拉成组织技术等重要的生物学理论及其在前苏联,欧洲,北美等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介绍了从Wagner、Bastiani、Orthofix、Ilizarov外固定器到全髓内骨骼延长钉等手术器械的优势、劣势和改良;展示了牵拉成组织技术跨越多学科、不同组织再生重建的临床应用。在肢体延长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以及各国学术组织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肢体延长起源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Ilizarov技术前期即骨外固定自主研发和肢体弹性延展延长期、Ilizarov牵拉成骨延长技术期、后Ilizarov技术时代以及应力调控主导下的肢体再生延长与重建期,目前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 标签: 骨延长术 骨重建 伊利扎罗夫技术 骨生成,牵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朱跃良 郑学建 张庆彬 郭保逢 杜辉 肖虹 秦泗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杭州 310009,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骨科,北京 100176,北京泗河中医医院骨科,北京 101199,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北京 100800,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北京 100035,山东伊利扎罗夫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济南 250024
  • 简介:摘要复杂骨折、骨感染、畸形矫正和慢性创面等骨科疑难杂症是临床骨科面临的难题,Ilizarov外固定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杀手锏”之一。Ilizarov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以实现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为目标,兼容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在中国骨科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国学者在近五十年的学习和应用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四肢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技术体系,在技术和理论创新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知史鉴今。笔者回顾中国对Ilizarov技术应用和研究历程,总结中国学者的主要创新和学术贡献,为该技术在中国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外固定器 中国 伊利扎罗夫技术 历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松解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纤维僵直的疗效,总结其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采用关节松解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的9例(10膝)膝关节纤维僵直患者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为15~42岁,平均30.2岁;膝关节僵直侧别:左侧2例,右侧6例,双侧1例。膝关节僵直均因膝关节周围损伤所致。受伤至本次就诊时间为12个月至38年,平均16.5年。入院检查膝关节伸直角度为-40°~0°,屈曲角度为-10°~40°。记录患者的外固定器佩戴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时采用秦泗河肢体畸形残缺矫正术后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9例患者术后获20~78个月(平均35个月)随访。外固定器佩戴时间为14~200 d,平均78.4 d。牵伸期间2例(3膝)患者出现外固定针道反应(3针孔),2例(2膝)患者出现针道感染(2针孔),1例患者切口愈合欠佳,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伸直为0°,与术前(-6.5°±1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1,P=0.146);屈曲角度为70.0°±17.6°,与术前(15.0°±1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2,P<0.001)。末次随访时根据秦泗河肢体畸形残缺矫正术后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7膝,良3膝。结论对于创伤后膝关节纤维僵直单纯关节松解难以取得良好效果者,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规避严重并发症。

  • 标签: 膝关节 创伤和损伤 伊利扎罗夫技术 外固定器 关节松解 纤维僵直 创伤后并发症
  • 作者: 秦泗河 郭保逢 石磊 臧建成 赵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骨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北京 100072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矫形骨科,北京 100022,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矫形骨科,北京 100022,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北京 10007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成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Ⅰ,NF1)相关胫骨假关节的疗效。方法2009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NF1相关胫骨假关节伴下肢短缩畸形患者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27±8.3)岁(范围17~44岁)。假关节畸形均位于胫骨中下段。既往均有1次以上手术失败史,其中1例有5次不成功的手术史。所有病例假关节处均出现重度前弓成角或内翻、外翻畸形,合并胫骨短缩(10.8±3.7)cm(范围5.6~16.5 cm)。术前重度跛行者4例,佩戴支具(或持单拐)行走者8例。家族史中父亲遗传7例,母亲遗传5例。术中切除胫骨假关节及其周围增厚的骨膜及纤维组织,切开延长挛缩的跟腱,打通胫骨髓腔;于胫骨近端截骨,置入髓内钉穿踝关节固定,术中截骨后即刻矫正胫骨前弓畸形,恢复胫骨轴线;假关节截骨处取自体髂骨植骨,Ilizarov外固定跨踝关节固定。术后第7天开始以0.5~1 mm/d的速度行胫骨延长,采用X线阶段性观察评估假关节愈合、肢体长度、下肢力线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7.6±14.7)个月(范围31~80个月)。全部病例达到假关节临床骨性愈合,其中9例接受了促进骨愈合与矫正残余畸形的二次手术,假关节部位骨基本愈合后降低外固定刚度,患肢全负重行走。胫骨延长(8.4±2.5)cm(范围5~12 cm)。外固定佩戴及骨愈合时间为(31.5±3.7)个月(范围25~37个月)。延长期间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重度软组织及骨性感染并发症,髓内钉均未取出。末次随访按照下肢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术后疗效评价表,评分为(2.4±0.3)分(范围2.1~2.8分),9例为优、3例为良,优良率为100%。结论Ilizarov胫骨延长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成人NF1相关胫骨假关节能同期矫正成角畸形及双下肢不等长,缺点是治疗周期与佩戴外固定器时间偏长。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1型 成年人 假关节 伊利扎罗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