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ICU患者身体约束循证实践护理方案实施的效果。方法基于前期研究构建的《ICU患者身体约束循证实践护理方案》,对护士进行培训,将证据引入临床进行应用并评价方案应用对护士层面、患者层面以及组织系统方面产生的效果。结果对照组ICU患者身体约束时长为[41(14.25,166.50)]h,干预组为[37(16.75,107.5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1.71,P<0.05);ICU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总分水平分别由实施前的(12.30 ± 1.73)、(33.69 ± 3.80)、(45.19 ± 10.56)、(91.17 ± 13.38)分,提高到实施后的(13.37 ± 2.07)、(36.81 ± 3.61)、(49.17 ± 4.98)、(98.08 ± 6.11)分,其中态度、行为以及总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5、0.96、2.44,P<0.05);在组织系统层面,方案应用后,科室身体约束相关流程、规范、评估工具、护理记录单、约束工具、培训材料课程等得到了完善。结论通过将身体约束最佳证据引入临床进行应用,能够引导护士更加科学地使用身体约束,规范身体约束行为;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身体约束的使用,降低身体约束率,缩短平均约束时长,以及完善身体约束相关流程、制度,为身体约束的实施提供借鉴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ICU患者身体约束循证实践护理方案实施的效果。方法基于前期研究构建的《ICU患者身体约束循证实践护理方案》,对护士进行培训,将证据引入临床进行应用并评价方案应用对护士层面、患者层面以及组织系统方面产生的效果。结果对照组ICU患者身体约束时长为[41(14.25,166.50)]h,干预组为[37(16.75,107.5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1.71,P<0.05);ICU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总分水平分别由实施前的(12.30 ± 1.73)、(33.69 ± 3.80)、(45.19 ± 10.56)、(91.17 ± 13.38)分,提高到实施后的(13.37 ± 2.07)、(36.81 ± 3.61)、(49.17 ± 4.98)、(98.08 ± 6.11)分,其中态度、行为以及总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5、0.96、2.44,P<0.05);在组织系统层面,方案应用后,科室身体约束相关流程、规范、评估工具、护理记录单、约束工具、培训材料课程等得到了完善。结论通过将身体约束最佳证据引入临床进行应用,能够引导护士更加科学地使用身体约束,规范身体约束行为;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身体约束的使用,降低身体约束率,缩短平均约束时长,以及完善身体约束相关流程、制度,为身体约束的实施提供借鉴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评估在老年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住院治疗的老年危重患者108例,均行气管切开术,并于术后给予管道护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量化评估结果进行护理。比较2组置管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测时间与总住院时间;分别在术后第1天、第7天比较2组血氧饱和度(SpO2)、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以及心率(HR)的变化;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率,评价2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测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为(20.35 ± 5.37)、(9.65 ± 3.53)、(14.81 ± 3.34)、(31.29 ± 4.87)d,较对照组的(24.91 ± 4.79)、(11.81 ± 4.02)、(16.95 ± 3.99)、(35.97 ± 6.51)d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153~4.657,P<0.05);对照组术后1周SpO2、DBp、SBp分别为0.975 2 ± 0.018 3、(79.39 ± 7.41)、(137.46 ± 7.09)mmHg(1 mmHg=0.133 kPa),均高于术前的0.953 4 ± 0.015 9、(75.45 ± 8.01)、(134.66 ± 6.6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08、2.653、2.123,P<0.05)。观察组术后1周SpO2、DBP、SBP分别为0.959 1 ± 0.017 2、(76.13 ± 6.94)、(134.56 ± 7.33)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711、2.360、2.090,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1.11%(6/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93%(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92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61.52 ± 8.03)分,高于对照组的(52.11 ± 7.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104,P<0.05)。结论量化评估能缩短老年危重症气管切开术患者的置管、呼吸机使用、监测与总住院时间,确保术后生命体征稳定,降低并发症率,且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评估在老年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住院治疗的老年危重患者108例,均行气管切开术,并于术后给予管道护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量化评估结果进行护理。比较2组置管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测时间与总住院时间;分别在术后第1天、第7天比较2组血氧饱和度(SpO2)、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以及心率(HR)的变化;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率,评价2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测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为(20.35 ± 5.37)、(9.65 ± 3.53)、(14.81 ± 3.34)、(31.29 ± 4.87)d,较对照组的(24.91 ± 4.79)、(11.81 ± 4.02)、(16.95 ± 3.99)、(35.97 ± 6.51)d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153~4.657,P<0.05);对照组术后1周SpO2、DBp、SBp分别为0.975 2 ± 0.018 3、(79.39 ± 7.41)、(137.46 ± 7.09)mmHg(1 mmHg=0.133 kPa),均高于术前的0.953 4 ± 0.015 9、(75.45 ± 8.01)、(134.66 ± 6.6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08、2.653、2.123,P<0.05)。观察组术后1周SpO2、DBP、SBP分别为0.959 1 ± 0.017 2、(76.13 ± 6.94)、(134.56 ± 7.33)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711、2.360、2.090,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1.11%(6/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93%(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92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61.52 ± 8.03)分,高于对照组的(52.11 ± 7.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104,P<0.05)。结论量化评估能缩短老年危重症气管切开术患者的置管、呼吸机使用、监测与总住院时间,确保术后生命体征稳定,降低并发症率,且能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