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条件无疾病生存分析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后不同ypTNM分期直肠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nCRT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43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条件概率定义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不同ypTNM分期患者的3年条件无疾病生存率(cDFS)。结果0期(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患者66例,ypTNM Ⅰ期患者87例,ypTNM Ⅱ期135例,ypTNM Ⅲ期148例。0期、ypTNM Ⅰ期、ypTNM Ⅱ期、ypTNM Ⅲ期患者的3年累积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7.0%、93.1%、85.2%和64.2%。在患者术后已无疾病生存1、2、3、4和5年的条件下,0期患者相应的3年cDFS分别为97.0%、95.5%、96.9%、98.4%和100%。ypTNM Ⅲ期患者相应的3年cDFS分别为68.2%、79.3%、86.3%、92.1%和96.4%,ypTNM分期越差的患者其3年cDFS改善越大。结论条件无疾病生存分析更能体现接受nCRT后不同ypTNM分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且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对患者进行精准的预后预测并制定合理复查随访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条件无疾病生存分析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后不同ypTNM分期直肠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nCRT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43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条件概率定义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不同ypTNM分期患者的3年条件无疾病生存率(cDFS)。结果0期(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患者66例,ypTNM Ⅰ期患者87例,ypTNM Ⅱ期135例,ypTNM Ⅲ期148例。0期、ypTNM Ⅰ期、ypTNM Ⅱ期、ypTNM Ⅲ期患者的3年累积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7.0%、93.1%、85.2%和64.2%。在患者术后已无疾病生存1、2、3、4和5年的条件下,0期患者相应的3年cDFS分别为97.0%、95.5%、96.9%、98.4%和100%。ypTNM Ⅲ期患者相应的3年cDFS分别为68.2%、79.3%、86.3%、92.1%和96.4%,ypTNM分期越差的患者其3年cDFS改善越大。结论条件无疾病生存分析更能体现接受nCRT后不同ypTNM分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且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对患者进行精准的预后预测并制定合理复查随访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改良全程新辅助治疗后行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30例接受改良全程新辅助治疗后手术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肿瘤退缩分级、病理降期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男24例,女6例;中位年龄55.5岁。在新辅助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标准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其中行低位前切除术14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4例,行Hartmann术2例。中位手术时间为22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200 ml。30例患者均达到了R0切除。6例(20.0%)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排尿困难(2例)、会阴切口延迟愈合(2例)、肠梗阻(1例)和盆腔出血(1例)。术后肠道恢复排气的中位时间为3 d,中位住院时间为8 d。术后病理结果显示,重度治疗反应15例(50.0%),其中包括病理完全缓解4例(13.3%);中度治疗反应12例(40.0%);轻度治疗反应3例(10.0%)。20例患者具有详细的治疗前肿瘤信息,与治疗前临床分期对比,15例(75.0%)患者达到了ypT分期降期,13例(65.0%)患者达到了ypN分期降期。术后随访,无局部复发患者,仅2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结论对于高复发风险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改良的全程新辅助治疗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和近似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根治性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病理完全缓解和近似完全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14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93例、女49例,年龄24~81岁,中位无病生存期5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55.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状态及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与患者无病生存期有关联;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患者总生存期有关联。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3 cm(HR=4.406,95%CI:1.619~12.006)、淋巴结转移状态阳性(HR=4.102,95%CI:1.461~11.513)以及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 cm(HR=18.171,95%CI:2.357~140.073)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短;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3 cm(HR=8.573,95%CI:1.630~45.099)和淋巴结转移状态阳性(HR=4.721,95%CI:1.068~20.860)患者总生存期短。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及近似完全缓解患者总体预后较好;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淋巴结转移状态及瘢痕/病灶最大直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陷(dMMR)结直肠癌患者区域淋巴结(R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7例dMMR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RLN转移的关系。结果357例患者中,男204例,女153例;中位年龄56岁。61.6%(220/357)的肿瘤位于右半结肠,仅16.2%(58/357)的肿瘤位于直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瘤栓、癌结节、术后病理T分期(pT)、阴性淋巴结总数和MSH6蛋白的表达情况均与RLN转移有关(均P<0.05)。15例高分化及13例pT1期dMMR患者均无RLN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OR=2.582,95%CI为1.567~4.274, P<0.001)、pT分期(OR=3.778, 95%CI为1.448~12.960,P=0.015)和MSH6蛋白的表达情况(OR=2.188,95%CI为1.159~4.401,P=0.021)是R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dMMR结直肠癌患者中,术后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MSH6蛋白的表达情况是R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术前评估有望进一步提高预测RLN转移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青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于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原发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41例。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分为青年组(51例)和中老年组(3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青年组中68.6%的患者在放疗结束后7周内接受根治性手术,高于中老年组(52.8%,P=0.047);青年组ypTNM分期为Ⅲ期患者的比例为51.0%,高于中老年组(34.1%,P=0.027);青年组ypN分期为ypN+期患者的比例为51.0%,高于中老年组(34.1%,P=0.047)。青年组和中老年组的疾病进展发生率分别为39.2%和25.1%,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5.3%和21.5%,青年组均高于中老年组(P值分别为0.049和0.044)。青年组患者疾病进展大多发生在术后前3年内,尤其在术后第2年,青年组患者的疾病进展发生率高于中老年组(分别为55.0%和26.5%,P=0.025)。青年组患者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3.7%和58.2%,中老年组患者分别为81.0%和7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青年组患者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4%和69.2%,中老年组患者分别为93.6%和8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青年组中,治疗反应分级(HR=4.804,95% CI为1.360~16.973)、清扫淋巴结总数(HR=4.336,95% CI为1.739~10.809)是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清扫淋巴结总数是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HR=3.295,95% CI为1.076~10.091)。在中老年组中,治疗反应分级(HR=2.626, 95% CI为1.354~5.091)、ypTNM分期(Ⅲ期:HR=5.837,95% CI为2.968~11.479)、肿瘤距肛缘距离(HR=0.500,95% CI为0.308~0.812)是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脉管瘤栓(HR=3.040,95% CI为1.368~6.753)、ypTNM分期(Ⅲ期:HR=16.322,95% CI为5.049~52.771)是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新辅助治疗后青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间隔时间更短,术后病理分期偏晚,预后更差,应加强其术后辅助治疗和随访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陷(dMMR)结直肠癌患者区域淋巴结(R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7例dMMR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RLN转移的关系。结果357例患者中,男204例,女153例;中位年龄56岁。61.6%(220/357)的肿瘤位于右半结肠,仅16.2%(58/357)的肿瘤位于直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瘤栓、癌结节、术后病理T分期(pT)、阴性淋巴结总数和MSH6蛋白的表达情况均与RLN转移有关(均P<0.05)。15例高分化及13例pT1期dMMR患者均无RLN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OR=2.582,95%CI为1.567~4.274, P<0.001)、pT分期(OR=3.778, 95%CI为1.448~12.960,P=0.015)和MSH6蛋白的表达情况(OR=2.188,95%CI为1.159~4.401,P=0.021)是R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dMMR结直肠癌患者中,术后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MSH6蛋白的表达情况是R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术前评估有望进一步提高预测RLN转移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青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于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原发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41例。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分为青年组(51例)和中老年组(3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青年组中68.6%的患者在放疗结束后7周内接受根治性手术,高于中老年组(52.8%,P=0.047);青年组ypTNM分期为Ⅲ期患者的比例为51.0%,高于中老年组(34.1%,P=0.027);青年组ypN分期为ypN+期患者的比例为51.0%,高于中老年组(34.1%,P=0.047)。青年组和中老年组的疾病进展发生率分别为39.2%和25.1%,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5.3%和21.5%,青年组均高于中老年组(P值分别为0.049和0.044)。青年组患者疾病进展大多发生在术后前3年内,尤其在术后第2年,青年组患者的疾病进展发生率高于中老年组(分别为55.0%和26.5%,P=0.025)。青年组患者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3.7%和58.2%,中老年组患者分别为81.0%和7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青年组患者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4%和69.2%,中老年组患者分别为93.6%和8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青年组中,治疗反应分级(HR=4.804,95% CI为1.360~16.973)、清扫淋巴结总数(HR=4.336,95% CI为1.739~10.809)是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清扫淋巴结总数是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HR=3.295,95% CI为1.076~10.091)。在中老年组中,治疗反应分级(HR=2.626, 95% CI为1.354~5.091)、ypTNM分期(Ⅲ期:HR=5.837,95% CI为2.968~11.479)、肿瘤距肛缘距离(HR=0.500,95% CI为0.308~0.812)是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脉管瘤栓(HR=3.040,95% CI为1.368~6.753)、ypTNM分期(Ⅲ期:HR=16.322,95% CI为5.049~52.771)是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新辅助治疗后青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间隔时间更短,术后病理分期偏晚,预后更差,应加强其术后辅助治疗和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