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云南省剑川县2017年分离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菌株的生化特性、毒力因子等表型,分析该次新发鼠疫疫情性质及来源。方法收集由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中心实验室保存的2017年分离自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大庆村的鼠疫菌3株(JC109鼠、JC109蚤、JC113),可能关联鼠疫菌2株(丽江市玉龙县鼠疫菌LJ01、丽江市古城区鼠疫菌LJ04),对照菌5株(鼠疫菌JC1332、LJ485、BN2636、EV-76,假结核耶尔森菌PST-1)。采用阿拉伯糖、鼠李糖、密二糖、麦芽糖及甘油发酵实验及硝酸盐还原实验对比分析鼠疫菌的生化特性及生态型,结合毒力因子[色素沉着因子(pgm)、毒力抗原(VW)]检测和营养需求实验结果判断鼠疫菌的毒力强弱。结果鼠疫菌JC109鼠、JC109蚤、JC113均发酵阿拉伯糖、麦芽糖、甘油,不发酵鼠李糖、密二糖;且硝酸盐还原实验均为阳性,生态分型属于喜马拉雅旱獭青藏高原型鼠疫菌株。毒力因子pgm、VW检测均为阳性,营养需求类型为苯丙氨酸依赖、谷氨酸不依赖型。与LJ01菌株表型相同、与JC1332菌株表型不同。结论2017年剑川县大庆村分离的菌株与丽江玉龙野鼠鼠疫疫源地菌株表型相同,此次疫情来源可能是由丽江玉龙野鼠鼠疫疫源地的向南扩散输入。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江西省羊种布鲁氏菌分子特征,了解分离菌株流行病学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MLVA)对江西省17个县(区)25株人分离羊种布鲁氏菌进行分析。结果25株羊种布鲁氏菌聚类可分为24个独立基因型,相似度为67.00%~100.00%,辛普森指数在0.000~0.773之间,MLVA8型有3个基因型,60.00%(15/25)为42型,32.00%(8/25)为43型,8.00%(2/25)为63型。MLVA11型有7个基因型,116、125型为主要基因型,两型菌株占56.00%(14/25)。结论25株人分离羊种布鲁氏菌基因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菌株基因型繁多,各菌株间无明显流行病学相关性,表明江西省羊种布鲁氏菌传染来源复杂。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950-2018年云南省人间鼠疫的分布状况及流行趋势,为鼠疫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1950-2018年云南省鼠疫疫情资料来源于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历年的疫情监测、疫情总结资料及《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所志》,收集整理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鼠疫流行概况、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1950-2018年,云南省先后在10个州(市)38个县(市、区)的鼠疫疫源地发生人间病例,共确诊病例3 463例,死亡637例;可分两个流行周期,即近史流行末期(1950-1955年)和复燃流行期(1982-2005年);云南省家鼠疫源地人间鼠疫病死率为18.00%(615/3 416),野鼠疫源地病死率为46.81%(22/4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67,P < 0.01);近史流行末期病死率为21.46%(633/2 950),复燃流行期病死率为0.78%(4/51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478,P < 0.01);1986年以后确诊的513例病例,流行季节主要集中于7-11月份(441例),人群普遍易感,多发于15~45岁人群(217例)。结论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范围较广,且呈现流行-静息-再流行-再静息的周期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由于疫源地的持续存在,人间鼠疫防控仍需给予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2020年柯萨奇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流行特征及VP1区基因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安徽省各市疾控中心上送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标本,接种人横纹肌肉瘤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荧光定量RT-PCR鉴定病毒分离物,对CV-A10毒株进行RT-PCR VP1区扩增及序列测定,使用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共分离HFMD标本186份,阳性标本147株,其中CV-A10分离株13株,占8.84%(13/147),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分离株4株,占2.72%(4/147),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分离株130株,占88.44%(130/147),未分离到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A71,EV-A71),总病毒分离率为79.03%。将13株CV-A10毒株进行VP1区全长扩增,共获得6条完整VP1序列。本研究中CV-A10毒株VP1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7.9%~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9.0%~100.0%;与CV-A10原型株(Kowalik)VP1区核苷酸同源性为76.3%~76.6%,氨基酸同源性为92.3%~10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CV-A10可划分为分为A~I 9个基因型,2020年安徽省6株CV-A10均属于C基因型。结论2020年安徽省CV-A10毒株属于C基因型,为优势流行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毒株共进化。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50-2019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鼠疫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50-2019年德宏州动物和人间鼠疫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动物间鼠疫与鼠密度和蚤指数的相关关系,以及人间鼠疫与动物间鼠疫的相关关系。结果1950-2019年德宏州鼠疫经历了流行-静息-再流行-再静息的循环流行,在5个县(市)的36个乡(镇)共判定疫点数614个,人间鼠疫流行15个年次,发现1 153例病例,死亡379例。1982-2019年捕获鼠类261 319只,黄胸鼠占70.95%(185 421/261 319);共检获蚤类70 124匹,印鼠客蚤占76.65%(53 752/70 124);印鼠客蚤指数为0.57,游离蚤指数为0.22;从285 091份动物标本及60 119组蚤类分离出鼠疫菌1 577及418株;从64 157份血清中检出255份F1抗体阳性标本;2008年后未分离出鼠疫菌,也未发现鼠疫疫情。动物间鼠疫与鼠密度、人间鼠疫与动物间鼠疫回归分析均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德宏州鼠疫呈现长期性、顽固性、稳定性的特点,虽然目前鼠疫处于静息期,但其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暴发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加强动物间疫情的监测对预防人间鼠疫发生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急性胃肠炎疫情中GI组诺如病毒基因型别分布和进化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病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肛拭子标本,荧光定量PCR分型检测诺如病毒GI和GII基因组,采用RT-PCR扩增GI组诺如病毒聚合酶区(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和VP1区部分基因片段并测序。运用诺如病毒在线分型工具鉴定基因型别,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RdRp和VP1区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45起疫情142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中检出23份为GI阳性,占19%(23/142);119份为GII阳性,占81%(119/142)。20份GI阳性标本PCR扩增产物测序成功。获取的20株诺如病毒RdRp-VP1区序列有6种分型,包括2株GI.1[P1]、2株GI.3[P10]、5株GI.3[P13]、2株GI.4[P4]、7株GI.5[P4]、2株GI.6[P11]。系统进化树显示:GI.1[P1]型安徽株与韩国株(MZ021974)、法国株(MK956173)同属一个进化分支;GI.3[P10]和GI.3[P13]型安徽株与中国台湾株(MN922742)、四川株(MW255366)、韩国株(MZ022026)进化距离较近;GI.4[P4]和GI.5[P4]型安徽株与2019年湖南株(MN938461)、2021年广东株(OK562729)处于一个进化分支;GI.6[P11]型安徽株独立为一个进化簇,与陕西株(MW243609)、日本株(LC646339)进化距离较近。结论安徽省急性胃肠炎GI组诺如病毒基因型分布呈多样性,有必要开展感染性腹泻疫情分子溯源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