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胫骨髓内钉联合腓骨钢板治疗同平面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术中优先复位固定腓骨与胫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8例同平面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资料。男38例,女20例;年龄20~65岁,平均40岁。左侧30例,右侧28例。骨折AO分型:42-A型27例,42-B型18例,42-C型13例。根据术中采用的不同复位固定顺序,将患者分为2组:腓骨组33例(腓骨优先复位固定),胫骨组25例(胫骨优先复位固定)。胫骨骨折采用髓内固定,腓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胫骨闭合复位率、髓内钉动力化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7.2个月)随访。腓骨组手术时间为(96±15)min,较胫骨组(116±19)min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闭合复位率腓骨组为84.8%(28/33),胫骨组为60.0%(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髓内钉动力化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髓内钉联合腓骨钢板治疗同平面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效果良好,当骨折线位于胫骨非狭窄段时,术中先行腓骨复位固定有助于胫骨的复位和置钉,能提高手术效率,但并不增加骨折愈合时间,较先行胫骨复位固定更有优势。

  • 标签: 胫骨骨折 腓骨 骨钉 骨折固定术,内 复位顺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标准骨水泥强化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传统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浙江中医学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41例;年龄68~96岁[(85.0±6.6)岁]。32例患者接受标准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骨水泥组),36例患者接受传统PFNA治疗(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尖顶距值、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2周及12个月起立行走(TUG)试验时间、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6个月[(14.0±1.3)个月]。骨水泥组手术时间[(56.3±8.7)min]、术中出血量[(163.6±21.3)ml]、尖顶距值[(26.3±1.2)mm]、骨折愈合时间[(12.2±1.9)周]、术后12个月TUG试验时间[(20.6±3.1)s]及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89.6±5.8)分]与传统组比较[(52.7±7.9)min、(154.8±22.6)ml、(26.8±1.3)mm、(12.5±2.0)周、(21.4±2.6)s及(88.5±6.5)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均获骨性愈合。骨水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尿路感染1例,术后谵妄2例),传统组为31%(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谵妄1例,螺旋刀片切击2例,螺旋刀片松动退钉3例)(P<0.05)。术后2周骨水泥组TUG试验时间[(81.4±10.2)s]显著短于传统组[(90.8±13.7)s](P<0.05)。结论与传统PFNA相比,标准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行走能力的恢复。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髓内 骨水泥
  • 简介: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离心球墨铸管辊椭圆度自动检测和校正方法。球墨铸管内衬水泥工艺是一个重要的防腐措施。而保证内衬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内衬机辊处管子的椭圆度,椭圆度越小,管子在内衬时旋转越平稳,内衬质量越好,传统工艺没有在线的椭圆度检测和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就是解决这种辊处椭圆度检测和校正的方法

  • 标签: 椭圆度 高精度传感器 PLC 触摸屏 数据存储 中心处理 校园执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清理、穿肌腱修补和全层修补技术治疗EllmanⅡ级关节侧部分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2月— 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45例Ellman Ⅱ级关节侧部分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38~66岁[(56.4±5.0)岁]。15例行镜下清理术(镜下清理组),15例行镜下穿肌腱修补术(镜下穿肌腱修补组),15例行镜下全层修补术(镜下全层修补组)。观察三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三组间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8~32个月[(18.2±6.3)个月]。镜下清理组、镜下穿肌腱修补组和镜下全层修补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3.7±3.1)min、(89.1±5.4)min、(62.2±3.6)min(P<0.05)。三组术后无神经损伤、感染、肩关节粘连等并发症。镜下清理组、镜下穿肌腱修补组和镜下全层修补组术前ASES评分分别为(48.7±2.9)分、(49.1±3.0)分、(48.3±3.6)分,UCLA评分分别为(15.5±1.3)分、(15.4±1.8)分、(15.2±1.4)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三组ASES评分分别为(90.1±1.6)分、(89.3±1.0)分、(89.4±1.0)分,UCLA评分分别为(30.3±2.1)分、(29.0±2.3)分、(28.9±2.7)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三组ASES评分分别为(84.4±2.3)分、(73.5±3.6)分、(73.6±3.2)分,UCLA评分分别为(26.9±1.4)分、(21.4±1.0)分、(21.1±1.0)分,其中镜下穿肌腱修补组与镜下全层修补组ASES评分和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清理组ASES评分和UCLA评分分别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穿肌腱修补术和全层修补术均是治疗Ellman Ⅱ级关节侧部分肩袖损伤的有效方式,但镜下清理术的手术时间和早期效果短于或优于镜下穿肌腱修补术及镜下全层修补术。

  • 标签: 关节镜 肩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