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小鼠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模型,并探讨SGB对脑皮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0只,8~9周龄,体重23~2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左侧SGB组(L组)、左侧生理盐水组(SL组)、右侧SGB组(R组)及右侧生理盐水组(SR组)。C组不予任何处理;L组和R组采用0.25%罗哌卡因0.08 ml行经皮后入路SGB;SL组和SR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SGB前(T0)及SGB后10、30、60、90、120 min(T1~5)时,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检测脑皮质血流量。结果L组和R组小鼠均出现阻滞侧上睑下垂,提示小鼠SGB模型制备成功。C组、SL组和SR组各时点脑皮质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R组阻滞侧脑皮质血流量T1时降低,T2时开始升高,T3时达峰值,T5时降低,但仍高于T0时(P<0.01);与C组和SL组比较,L组左侧脑皮质血流量T1时降低,T2~5时升高(P<0.01);与C组和SR组比较,R组右侧脑皮质血流量T1时降低,T2~5时升高(P<0.01);C组与SL组间、C组与RL组间各时点脑皮质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小鼠经皮后入路SGB模型。单侧SGB可对阻滞侧脑皮质血流量产生影响,表现为短暂降低之后持续性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显像(SMI)对不同大小肾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肾实性占位的患者142例,共146个病灶。病灶最大径为0.8~7.3 cm,以3.0 cm为界将患者分为最大径≤3.0 cm组(61例患者,64个病灶)和最大径>3.0 cm组(61例患者,82个病灶)。比较SMI和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检测大小不同的肾肿瘤在血流Adler分级、血管形态及周边血流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最大径≤3.0 cm组的64个病灶中,50个恶性,14个良性。最大径>3.0 cm组的82个病灶中,62个恶性,20个良性。使用灰阶超声,最大径≤3.0 cm组的良恶性肿瘤在位置、边界、回声、均匀度、小液性区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大径>3.0 cm组的良恶性肿瘤在瘤体回声、均匀度及小液性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SMI和CDFI检测良性肿瘤,二者在血流Adler分级、血管形态及周边血流特征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大径≤3.0 cm组的恶性肿瘤,应用SMI检出血流Adler分级为2~3级的病灶43个,高于CDFI(32个,P<0.05);检出血管形态为树枝状及不规则的病灶38个,高于CDFI(7个,P<0.05);检出周边环形或半环形血流病灶40个,高于CDFI(18个,P<0.05)。但在最大径>3.0 cm组的恶性肿瘤中,仅周边血流特征一项与CD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SMI检出周边环形或半环形血流病灶38个,CDFI检出22个。SMI和CDFI诊断最大径≤3.0 cm肾实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64.3%)和0.627(灵敏度为54.0%,特异度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诊断最大径>3.0 cm肾实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0.0%)和0.852(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8)。结论SMI能有效检出肾肿瘤内低速血流及细小血管,显著提高恶性肿瘤周边环形血流显示率。当肿瘤最大径≤3.0 cm时,其诊断效能更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显像(SMI)对不同大小肾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肾实性占位的患者142例,共146个病灶。病灶最大径为0.8~7.3 cm,以3.0 cm为界将患者分为最大径≤3.0 cm组(61例患者,64个病灶)和最大径>3.0 cm组(61例患者,82个病灶)。比较SMI和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检测大小不同的肾肿瘤在血流Adler分级、血管形态及周边血流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最大径≤3.0 cm组的64个病灶中,50个恶性,14个良性。最大径>3.0 cm组的82个病灶中,62个恶性,20个良性。使用灰阶超声,最大径≤3.0 cm组的良恶性肿瘤在位置、边界、回声、均匀度、小液性区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大径>3.0 cm组的良恶性肿瘤在瘤体回声、均匀度及小液性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SMI和CDFI检测良性肿瘤,二者在血流Adler分级、血管形态及周边血流特征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大径≤3.0 cm组的恶性肿瘤,应用SMI检出血流Adler分级为2~3级的病灶43个,高于CDFI(32个,P<0.05);检出血管形态为树枝状及不规则的病灶38个,高于CDFI(7个,P<0.05);检出周边环形或半环形血流病灶40个,高于CDFI(18个,P<0.05)。但在最大径>3.0 cm组的恶性肿瘤中,仅周边血流特征一项与CD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SMI检出周边环形或半环形血流病灶38个,CDFI检出22个。SMI和CDFI诊断最大径≤3.0 cm肾实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64.3%)和0.627(灵敏度为54.0%,特异度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诊断最大径>3.0 cm肾实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0.0%)和0.852(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8)。结论SMI能有效检出肾肿瘤内低速血流及细小血管,显著提高恶性肿瘤周边环形血流显示率。当肿瘤最大径≤3.0 cm时,其诊断效能更优。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衰竭同时伴随低氧血症患者中,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72例,抽取时间调查后,起于2021年5月,止于2023年4月,而后划分组别,具体包括: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奇偶数字法,以上患者检查后,在临床上被确诊为:呼吸衰竭低氧血症;而后提供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干预,该阶段内,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综合护理为实验组提供,每个组别中,纳入研究样本36例,统计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最终疗效。结果:(1)本次研究活动中,抽取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关于PaO2指标予以测定,实验组高,P<0.05;PaCO2比较,实验组VS对照组,表现低,P<0.05;(2)并发症方面,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的常见表现有:感染、腹胀、导管脱落、口咽干燥,计算发生率后,对照组为22.22%,实验组为5.56%,对比结果得出:后者低于前者,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期间,相较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的开展有确切效果,对于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而言,既可减轻疾病症状,改善血气指标,又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安全系数高,可大力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B.1.617.2(Delta)变异株引起的广州市荔湾区本土疫情流行特征,为Delta变异株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广州市荔湾区CDC,收集2021年5月21日至6月18日广州市荔湾区新冠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相关信息。采用频数(构成比)、直方图、百分比堆积面积图等对本次Delta变异株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并应用潜伏期、动态再生系数(Rt)估计进行分析。结果截至6月18日广州市荔湾区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127例,年龄范围2~85岁,<18、18~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占18.9%(24/127)、43.3%(55/127)和37.8%(48/127)。男女性别比为1∶1.35(54∶73);职业以离退休人员32.3%(41/127)、家务及待业18.1%(23/127)和学生16.5%(21/127)为主;主要集中在荔湾区的白鹤洞街道(70.1%,89/127)与中南街道(23.6%,30/127);Delta变异株的中位潜伏期6(范围:1~15)d;临床分型以普通型(64.6%,82/127)为主;基本再生系数(R0)=5.1,Rt先上升后下降,最高达7.3;传播方式以密闭空间为主,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主要传播场所为家庭(26.8%,34/127)、餐馆(29.1%,37/127)、小区(3.9%,5/127)和市场(3.1%,4/127)。密切接触者筛查(66.1%)和社区排查(33.1%)是发现感染者的主要途径。结论本次疫情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的传染性较强,广州市荔湾区本土疫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新冠病毒感染者以18~59和≥60岁年龄组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七氟醚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 TXNIP)/NOD样受体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associated protein 3, 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组),每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I/R模型,SP组造模后即刻吸入2.4%七氟醚30 min。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获取大鼠脑组织,H-E染色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 3, 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脑梗死体积;分析大鼠脑水肿程度及血脑屏障通透性;TUN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率;检测血清炎性因子(IL-1β和IL-18)及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XNIP/NLRP3通路相关蛋白[TXNIP、NLRP3、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po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 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ysteine aspartase, caspase-1)]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水肿程度及血脑屏障通透性也明显增加,脑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血清IL-1β和IL-18含量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中ROS和MDA含量及TXNIP、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GPx和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SP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降低(P<0.05),脑水肿程度及血脑屏障通透性下降,脑细胞的凋亡率降低(P<0.05),血清IL-1β和IL-18含量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中ROS和MDA含量及TXNIP、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GPx和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七氟醚后处理能够有效减轻大鼠脑I/R损伤,可能与其对ROS/TXNIP/NLRP3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内界膜(ILM)翻瓣手术后黄斑裂孔愈合形态以及黄斑微结构和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6年至2018年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IMH患者39例3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4只眼,女性35例35只眼;平均年龄(64.56±7.20)岁。均行BCVA、OCT、OCT血管成像、微视野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ILM翻瓣覆盖、空气填充手术。根据手术后OCT图像特征,将患眼分为U形闭合组、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分别为26、5、7、1只眼。四组患眼间最小裂孔直径、黄斑裂孔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118、3.608,P =0.005、0.024)。U形闭合组患眼浅层毛细血管层(SCP)血流密度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9、2.368,P=0.047、0.025 )。手术后1、3、6个月,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比较各组患眼手术前后BCVA、黄斑区SCP血流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周长(PERIM)和黄斑10°总体平均光敏感度(MS)。不同组间定量数据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数比较行χ2检验。结果手术后6个月,U形闭合组患眼logMAR视力较手术前提高-0.75±0.29;较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4、-2.518,P=0.006、0.018)。U形闭合组患眼外界膜(ELM)、椭圆体带完整性明显高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形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9、10.809,P=0.020、0.013);U形闭合组患眼中黄斑中心凹下强反射团块百分率明显低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07,P=0.000)。U形闭合组PERIM较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1、-2.427,P=0.002、0.022)。U形闭合组患眼黄斑区10°总体MS明显高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9、2.811,P=0.001、0.001 )。结论IMH内界膜翻瓣手术后U形闭合表现出更好BCVA及黄斑区MS;ELM及椭圆体带重新恢复结构完整性比例更高,PERIM更小,出现黄斑中心凹下强反射团块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