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从力学角度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术后不同时间拱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有晶状体眼pIOL植入术的123例近视眼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86例,年龄(24.74±5.58)岁。单眼手术者纳入术眼、双眼手术者纳入术前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影像更清晰的1只眼进行研究。术前在UBM下观察眼前节结构并采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测量虹膜、睫状体形态学参数,包括虹膜跨度(IS)、虹膜膨隆度(IC)、虹膜-睫状体接触距离(ICCD)及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ILCD)等,并按ICCD从0起每0.36 mm范围将患者分为Q1、Q2、Q3组;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晶状体厚度,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水平径和前房深度;记录植入的pIOL尺寸型号。于术后1周、3个月、1年使用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测量拱高。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术前眼前节参数对术后不同时间拱高的影响,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于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的拱高。结果术后1周、3个月、1年的拱高分别为(723±265)、(642±255)、(613±28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143,P<0.001)。术后1年内拱高持续下降,下降总量为(122±86)μm,其中术后1周至术后3个月下降(69±98)μm;术后3个月至术后1年下降(52±54)μm。回归模型显示pIOL尺寸型号、ILCD与术后1周的拱高呈正相关,晶状体厚度、IS、IC与术后1周的拱高呈负相关(调整R²=0.404,P<0.001);pIOL尺寸型号、ILCD与术后3个月的拱高呈正相关,IS、IC与术后3个月的拱高呈负相关(调整R²=0.342,P<0.001);pIOL尺寸型号与术后1年的拱高呈正相关,IS、IC与术后1年的拱高呈负相关(调整R²=0.661,P<0.001)。Q3组术后各时间点的拱高均高于Q1组,Q2组术后1年的拱高高于Q1组。结论pIOL较大、IS短、ILCD和ICCD大可能与术后早期高拱高有关,晶状体厚、虹膜反向膨隆度大则与术后早期低拱高有关。术后1年内,pIOL尺寸型号、IS、IC以及ICCD持续影响拱高。ICCD、ILCD以及IC可反映后房空间大小;改变pIOL襻的植入位置与受力可影响术后拱高。
简介:摘要:伴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各个行业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复合型技术,其在煤矿机械行业中也是进步巨大的技术之一,如此便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应用。对于煤矿机械而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既能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投入,大幅度地提高煤矿工作的效率,相较于传统的技术而言还能极大地提高煤矿工作的安全系数,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高保障。与此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员的工作强度。基于此,本文主要是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展开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煤矿机械 ;机电一体化 ;应用 我们知道,传统的煤矿开采施工中,开采人员每天既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还需要承担极大的开采施工风险。为了有效的改善这种现状,提高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系数,煤矿工作便也朝着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此行业中的应用便是大势所趋。尽管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其也仍然在煤矿这一领域内发挥了巨大作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简介 集自动控制系统、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技术便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它需要由机械制造、计算机系统、信息处理等多种技术知识共同组成。尽管这类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但其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对于煤矿的开采生产工作而言却有着其它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下面便简要分析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应用的价值。 (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自动化技术和微处理的设备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开采人员的体力劳动工作量,机械代替人工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劳动效率。 ( 2)有利于开采安全系数的提高。传统的煤矿开采中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使得机械的安装环境亦不佳,一旦机械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其便极易存在安全方面的故障。而当机电一体化技术被应用后,由于人工操作失误所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便被降低,如此,劳动安全系数便可提高。 ( 3)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煤炭的生产量。如此,企业的效益便可增加,矿工的收入便也能同步增加。
简介:摘要:电气控制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现状显示,尽管其应用广泛,但仍存在集成复杂性、数据安全性和设备兼容性等问题。通过采用标准化协议、网络安全技术和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优化后的系统在多个行业中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维护成本和故障率。未来,电气控制技术将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推动工业生产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简介: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是为了将“素养为本”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以“硫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硫与二氧化硫”的教学设计为例,确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流程,并且对二者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了评价。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指体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至2021年5月,对22例指体软组织缺损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其中拇指9例,示指5例,中、环指各3例,小指2例;修复指端8例,指腹7例,指背及甲床7例。软组织缺损范围0.8 cm×0.5 cm~1.5 cm×0.8 cm,皮瓣切取面积1.0 cm×0.7 cm~1.8 cm×1.0 cm。供区6例直接拉拢缝合,其余予以中厚皮片覆盖,加压包扎。术后通过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例因缝合过紧致皮瓣肿胀、青紫,给予间断拆线后解除;2例皮瓣术后出现张力性水疱,1周后消退;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及供区植皮均I期愈合。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皮瓣外形、质地均良好,恢复保护性感觉,患指屈、伸功能也恢复正常,TPD为7~11 mm。除未能重建指体的特殊结构,如指甲、指腹螺纹及精细的感觉外,重建了指体原有的基本外形及功能。依中华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结果优11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91%;供区无功能影响。结论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指体软组织缺损伤,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疗效满意,而且不损伤指体主干血管,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外周血血清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采取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记录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AECOPD组患者(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ASP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1)。结论AE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D-二聚体可作为反映A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