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全腹部螺旋CT扫描在胃肠穿孔诊断临床价值。方法:31例经手术证实胃肠穿孔且术前行全腹部螺旋CT扫描患者,回顾性分析CT表现。结果:胃十二指肠穿孔16例;空肠、回肠穿孔7例;结肠穿孔8例。其中溃疡性穿孔12例,缺血性坏死性穿孔3例,肿瘤伴梗阻性穿孔7例,外伤性3例,炎性穿孔6例。结论:计算机断层扫描扫描(CT)较X线立位腹透及立位平片能早且准确发现腹腔少量积液、积气且能定性、定位诊断。

  • 标签: 全腹部螺旋CT 胃肠穿孔 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肿瘤患者,其中部分患者施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50例)视为观察组;部分患者施行一般护理视为对照组( 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疼痛、便秘、恶心呕吐、心理问题产生几率。对比护理中护理人员专业评分等,并结合我院自制满意问卷询问患者感受,总评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总 12%不良症状几率,对照组为 16%。观察组护理中护理各项指标评估分值均较高,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 96%,对照组为 94%。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肿瘤护理中,利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更能降低患者不良症状几率,同时护理人员专业工作能力较为突显,患者对护理认可度高。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微小肿瘤病毒-322(miR-32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与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突变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PTC患者病理样本120例(PTC组)及结节性甲状腺肿(NG)患者病理样本40例(NG组)、正常甲状腺样本40例(NC组),分别检测样本中BRAF(V600E)突变率、miR-322表达、Cyclin D1表达,再分析比较表达,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BRAF(V600E)突变率与miR-322表达相关性;应用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BRAF(V600E)突变率与Cyclin D1表达相关性。结果PTC、NG、NC组中miR-322表达水平分别为2.65±0.45、1.00±0.02、1.00±0.01,PTC组明显高于NG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3.731,P<0.05);PTC组Cyclin D1表达阳性率(85.00%)明显高于NG组(42.50%)、NC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32,P<0.05),PTC组BRAF突变率(73.33%)明显高于NG、NC组(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85,P<0.05);miR-322、Cyclin D1、BRAF(V600E)突变与PTC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χ2=1.477、0.148、0.253,P>0.05)、(t/χ2=0.787、0.493、1.659,P>0.05)、(t/χ2=0.727、0.215、0.070,P>0.05),与PTC肿瘤结节、包膜侵犯、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t/χ2=6.306、19.596、18.828,P<0.01)、(t/χ2=4.773、9.944、12.328,P<0.01)、(t/χ2=8.617、16.752、21.420,P<0.01)、(t/χ2=15.766、5.629、5.539,P<0.05);BRAF(V600E)阳性突变率(73.33%)与miR-322表达(2.77±0.42)、Cyclin D1阳性表达(92.05%)呈正相关(r=0.249、P<0.01,r=0.192、P<0.05),BRAF(V600E)突变阳性患者中Cyclin D1表达阳性率(92.05%)明显高于阴性患者中表达阳性率(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5),BRAF(V600E)突变阳性患者miR-32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6,P<0.01)。结论PTC患者存在miR-322与Cyclin D1高表达,且与BRAF(V600E)突变正相关,预示着肿瘤增殖、凋亡、侵袭、转移,与PTC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联,两者联合检测对于PTC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癌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压力与适应理论在胃癌术后化疗所致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胃癌术后化疗所致F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压力与适应理论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反酸嗳气、呕吐恶心、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消失时间、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反酸嗳气、呕吐恶心、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压力与适应理论 胃癌术后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技术在早期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臂、单中心临床研究,入组时间为2015年7月,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共入组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诊治78例初治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其年龄为(50.2±9.3)岁。所有患者均于麻醉后在无瘤块子宫颈组织处采用浅注射(2~3 mm)、深注射(1~2 cm)法注射示踪剂(亚甲蓝或纳米炭),随后在腹腔镜下先行蓝染或黑染SLN切除,再行子宫广泛性切除+系统性盆腔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术后对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阴性SLN行连续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法细胞角蛋白检测进行病理超分期检查。分析SLN检出率、SLN分布、SLN与非SLN病理检查结果,评价SLN活检诊断淋巴结转移效能。结果(1)SLN检出率:78例子宫颈癌患者中,77例检出SLN,SLN总检出率为99%(77/78),其中SLN双侧检出率为87%(68/78)、单侧检出率为12%(9/78)。(2)SLN分布:78例子宫颈癌患者共切除盆腔淋巴结1 930枚,平均每例患者每侧切除盆腔淋巴结12.4枚;其中77例检出SLN患者共切除SLN 558枚,平均每例患者每侧切除SLN 3.6枚。子宫颈癌SLN主要分布于闭孔区(61.5%,343/558),其后依次为髂外(23.5%,131/558)、髂总(7.3%,41/558)、宫旁(3.8%,21/558)、髂内(2.2%,12/558)、腹主动脉旁(1.1%,6/558)和骶前区(0.7%,4/558)。(3)SLN与非SLN病理检查结果:78例子宫颈癌患者中,术后淋巴结转移患者14例(18%,14/78),共38枚转移淋巴结,其中SLN转移26枚、非SLN转移12枚。26枚转移SLN中,6枚为SLN低体积转移,包括1枚孤立肿瘤细胞转移(ITC)、5枚微小转移(MIC),占转移SLN23%(6/26);其余20枚为宏转移。14例术后淋巴结转移患者中,12例术后通过HE染色检测到淋巴结转移,2例通过病理超分期检测到淋巴结MIC,病理超分期检查后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提高了2/14。转移SLN主要分布在闭孔(65%,17/26)、髂总(15%,4/26)、宫旁(12%,3/26)、髂外区(8%,2/26)。(4)SLN活检技术诊断淋巴结转移与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状态一致性Kappa检验显示,Kappa值为1.000(P<0.001),表示SLN活检结果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状态完全一致。SLN活检技术诊断淋巴结转移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100%,假阴性率为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早期子宫颈癌SLN主要分布在闭孔及髂外区域,SLN病理超分期检查可提高淋巴结低体积转移检出率。早期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行SLN活检是安全、可行,SLN活检可代替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

  • 标签: 宫颈肿瘤 前哨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试验预期值 腹腔镜 着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