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内钉结合骨水泥修复肿瘤切除术后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黔南州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5例接受保肢手术治疗术后存留节段性骨缺损的四肢恶性骨肿瘤患者资料。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1~55岁,平均35.4岁;切除肿瘤病灶后骨缺损长度6~21 cm,平均12.3 cm;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arnofsky评分(KPS)均小于50分。其中3例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加骨水泥填充进行修复重建,2例患者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加骨水泥填充进行修复重建;其中2例因缺损21 cm、13 cm予钢板及外固定支架辅助固定。记录患者切除后缺损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KP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2~225 min(平均154.2 min),术中出血量300~500 mL(平均为382 mL)。5例患者随访6~28个月,其中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6、7个月因疾病进展死亡。按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估:1例28分,2例23分,2例21分,患者满意度较高。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1~6分,平均3.6分;术后KPS评分60~80分,平均72分。结论采用髓内钉结合骨水泥填充技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可以缓解患者疼痛,近期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神经化的"双系统"骨瓣在重建下颌骨缺损术后骨吸收及唇感觉恢复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收治的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患者,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化组和对照组。使用游离血管化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时,神经化组同时切取髂腹股沟神经,形成一蒂(旋髂深血管)双岛(腹内斜肌肌瓣+髂骨瓣)一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复合组织瓣,并将髂腹股沟神经和受区下牙槽神经与颏神经吻合。对照组不切取神经,仅形成一蒂(旋髂深血管)双岛(腹内斜肌肌瓣+髂骨瓣)复合组织瓣。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时移植骨的以Hu为单位的CT值降低率、移植骨块颊舌径和高度变化,评估移植骨吸收情况,通过针刺辨别痛觉、下唇两点辨距觉,电流感觉阈值检测仪检查术区下唇感觉恢复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年龄17~38岁,平均29.5岁,下颌骨缺损范围5~9 cm。神经化组4例,对照组4例。移植的髂骨瓣均存活,颌面部外形满意,供、受区均未见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移植骨CT值术后降低率在神经化组为(3.13±1.21)%,显著低于非神经化组的(20.32±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01,P=0.006)。两组患者移植骨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颊舌径和高度的改变均较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化组术区下唇感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而对照组无明显痛觉。两点辨距觉检测中,对照组的患侧在20 mm以内均无法辨别两点,神经化组患者的患侧均在20 mm以内可辨别两点,两组的健侧均在14 mm以内可辨别两点。电流感觉阈值检测仪感觉神经定量检测患侧下唇结果显示,神经化组中有2例等级为轻度感觉功能障碍,1例为轻微感觉功能障碍,1例为中度感觉减退;而对照组均为重度感觉减退。健侧感觉功能障碍轻于患侧。结论同期神经化的"双系统"骨瓣具有预防术后移植骨骨质疏松和帮助恢复术区下唇感觉的作用,有助于重建下颌骨缺损后患者的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2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5例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组(观察组)12例,对照组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禁食水等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IL-10的变化及血液细胞分析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的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腹内压(IAH)、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时间]的差异和入室24 h(T0)、4 d(SGB后72 h,T1)、8 d(SGB后7 d,T2)、14 d(SGB后13 d,T3)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27例SAP患者治疗顺利转出ICU,其中观察组在ICU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时间及IAH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IL-6、TNF-α水平在T1、T2、T3时点明显下降,IL-10水平在T1、T2、T3时点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β和CRP水平在T2、T3时点下降,WBC在T3时点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可能通过改善肠内炎症介质促进急性胰腺炎治疗后的肠道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2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5例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组(观察组)12例,对照组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禁食水等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IL-10的变化及血液细胞分析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的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腹内压(IAH)、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时间]的差异和入室24 h(T0)、4 d(SGB后72 h,T1)、8 d(SGB后7 d,T2)、14 d(SGB后13 d,T3)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27例SAP患者治疗顺利转出ICU,其中观察组在ICU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时间及IAH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IL-6、TNF-α水平在T1、T2、T3时点明显下降,IL-10水平在T1、T2、T3时点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β和CRP水平在T2、T3时点下降,WBC在T3时点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可能通过改善肠内炎症介质促进急性胰腺炎治疗后的肠道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伴骨外露的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8年3月,对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1例踝部伴骨和肌腱外露的软组织缺损的病例(男9例,女2例,年龄19~47岁),清创后行封闭负压引流,待创面干净后,二期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6.5 cm×4.5 cm~16.5 cm×8.5 cm。术后定期随访,分析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皮瓣无血管痉挛、血管危象发生。11例中2例皮瓣远端出现0.5~1.0 cm坏死,经换药对症处理后完全愈合,其余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10.4个月,皮瓣成活良好,外形美观不臃肿,无需二次手术修整,质地柔软,耐磨,无色素沉着,恢复了保护性感觉。至末次随访时,11例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为74~98分,平均90.55分;优8例,良2例,可1例。供区愈合良好,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外形良好,功能无影响。结论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踝部组织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