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亲属活体小肠移植术后并发屎肠球菌感染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加强移植肠造口的观察与护理,警惕急性排斥反应;严密监测感染征象,有效预防与控制感染;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使用联合免疫抑制方案,预防排斥反应;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建立电子化随访档案,动态监测出院后病情变化。结果患者术后移植肠造口色泽红润,移植肠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腹水培养屎肠球菌阳性,经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护理后,感染征象控制;逐步恢复经口正常进食,步行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目前患者情况良好。结论针对该患者,移植肠造口加强观察与护理,感染征象严密监测,营养计划制定合理,免疫抑制方案联合使用,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术后患者安全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活体供者 小肠移植 屎肠球菌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治疗不同吸氧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一级吸氧管直接插在气管套管内吸氧,研究组是采用有机玻璃制成的头罩吸氧,比较每次治疗时患者吸氧方式的情况,每次治疗时吸痰次数及舱内浓度,并于治疗第一、第二、第三个疗程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结果 头罩吸氧,舱内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浓度需要通风、换气来控制浓度在23%以下。两组治疗第一、第二、第三个疗程结束时,研究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气管切开 高压氧治疗 吸氧方式 舱内氧浓度
  • 简介:目的:对本院15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按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采用德灵公司Microscan常规革兰氏阴性复合板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对近2年来我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菌150株,其中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占54.5%,科室分布ICU最高占20.0%,其中:氨苄西林/舒巴坦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80%,亚胺培南为1.5%,耐药率最低。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20年辽宁省型病毒性肝炎高发疫情原因,提出控制建议。方法收集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辽宁省甲肝疫情资料和已有监测数据并结合现场调查,综合开展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20年1—3月辽宁省共报告甲肝病例1 460例,较去年同期(871例)上升67.62%。病例主要集中在丹东和大连,2个市的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73.35%。发病年龄以30~49岁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6.16%,男女性别比为1.92:1;发病职业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分别占42.88%和32.88%。结论应该采取健康宣传、漏种儿童及时补种、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的综合防控措施,并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的防控体制,降低甲肝发病率。

  • 标签: 甲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分析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羟氯喹联合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骨代谢、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50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两组患者都使用氨蝶呤片,实验组患者增加服用硫酸羟氯喹片。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00%,远远高于参照组的64.00%,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甲氨蝶呤 炎性因子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使用 氨蝶呤 与 益赛普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安全性 及应用价值 。 方法以本 院 2016 年 2 月 ~2018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 为研究对象 , 随机 将其分为 观察组 25 例( 采用 益赛普 与 氨蝶呤 联合 治疗)与对照组 25 例(单用氨蝶呤治疗), 从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面对两组方案进行评价 。 结果 25 例 观察组 患治疗总有效率为 96 .0% , 显著高于 对照组 的 68.0 % ,组间 比较差异显著 ( P =0.027< 0.05 ) 。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 氨蝶呤 与 益赛普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 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益赛普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某传染病医院2018-2022年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18-2022年1337例医院感染患者为病例组,1:1匹配同科室、主要诊断相同、在病例组入院后收治入院的首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及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2018-2022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78-1.25%,平均1.04%,发病例次率为0.84-1.31%,平均1.10%,5年间院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χ²趋势=8.816,P<0.05)。医院感染病原体以真菌(49.38%)多见,其次为革兰阴性菌(36.41%)和革兰阳性菌(13.14%),5年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²=8.122,P<0.05)。结论  2018-2022年某传染病医院院感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病原菌以真菌多见,各年分布基本一致,一年内反复住院、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卧床、使用糖皮质激素、留置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是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