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乳糜泻(CD)的临床与内镜特征,为更有效地诊治C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96例CD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确诊96例CD患者,男性33例、女性63例,男女比例为1∶1.9,年龄18~81(47±14)岁,31~60岁年龄段发病为主,中位病程为2.0 (0.2, 40.0)年。经典型CD患者41例(42.7%),非经典型CD患者55例(57.3%)。经典型CD患者均表现为慢性腹泻,常伴有慢性腹痛(46.3%,19/41)、腹胀(17.1%, 7/41)、贫血(65.9%, 27/41)和慢性疲劳(48.8%, 20/41)。非经典型CD主要表现为慢性腹痛(58.2%, 32/55)、腹胀(32.7%, 18/55),常伴有贫血(40.0%, 22/55)和骨量减少/骨质疏松(38.2%, 21/55)。与非经典型CD相比,经典型CD更容易出现贫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D患者合并症的发生频率为36.5%(35/96),主要合并症为甲状腺疾病(19.8%,19/96)、结缔组织病(6.2%,6/96)和肾脏疾病(6.2%,6/96)。CD合并疾病在经典型CD与非经典型C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患者有内镜下表现的频率为84.4%(81/96)。十二指肠球部内镜下主要表现为结节样改变(72.9%,70/96),沟槽样改变(10.4%,10/96)和局灶性绒毛萎缩(9.4%,9/96);降部内镜下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皱襞减少、变平或消失(43.8%,42/96),扇贝样改变(38.5%,37/96)和结节样改变(34.4%,33/96)。结论成人CD患者女性居多,31~60岁年龄段发病为主。临床表现以非经典型CD临床表现为主,部分患者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有特征性内镜表现的患者应警惕CD的可能。临床医师应加强对CD的认识,减少漏诊。
简介:摘要评估血清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抗tTG抗体)滴度与十二指肠黏膜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预测国内人群抗 tTG 抗体滴度诊断乳糜泻及绒毛萎缩的最佳临界值。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76例抗tTG抗体阳性同时行十二指肠活检的成年乳糜泻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血清抗tTG抗体滴度与十二指肠黏膜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预测抗 tTG 抗体滴度诊断乳糜泻及绒毛萎缩的最佳临界值。在76 例患者中,10例被认为是潜在乳糜泻,66例有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患者中,4例为Marsh Ⅰ级,6例为Marsh Ⅱ级,56例为Marsh Ⅲa-c级。统计分析显示,成人乳糜泻的抗tTG抗体滴度与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抗tTG抗体滴度≥5倍正常值上限(ULN)时,诊断乳糜泻的敏感度为83.9%、特异度为92.9%;抗tTG抗体滴度≥8倍ULN时,诊断绒毛萎缩的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90.0%。超过10倍ULN的抗tTG抗体滴度对诊断成年人乳糜泻具有很强的预测价值。该临界值可与临床判断相结合来诊断乳糜泻,这可能有助于避免侵入性内窥镜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通过术前心理护理、阴道准备,术后排尿的观察、指导。结果40例患者通过2-24个月随访,均达到排尿自控的目的。结论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配合积极的护理、有效的膀胱功能锻炼,可提高术后效果,预防尿失禁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上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有效率。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03月~2019年04月收治的60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探究每组采用的手术方式;比照组(30例)采用传统钢板固定术展开病情治疗;实验组(30例)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展开病情治疗,就组间疗效差异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上肢骨折患者手术总有效率(96.67%)高于比照组(60.00%),差异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上肢骨折患者临床手术时长以及骨折愈合时长均短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骨折患者接受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有利于手术疗效的提升和临床手术时长以及骨折愈合时长的缩短,最终充分促进上肢骨折患者康复进程的缩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下肢骨折的效果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髓外钉板固定术治疗,实验组给予髓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14.92±3.57)d、骨折愈合时间(7.89±1.53)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出血量(96.38±4.39)ml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心理情绪(9.12±0.82)分、活动能力(8.99±0.63)分、自理能力(8.26±0.42)分、社交能力(8.11±0.8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髓内固定术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出血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