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合并阑尾肿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12例急性阑尾炎病例的资料,男性398例,女性314例,年龄(42.5±16.2)岁(范围:14~94岁)。36例患者合并阑尾肿瘤,676例无阑尾肿瘤。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及临床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χ²检验或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肿瘤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区分能力。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慢性右下腹痛史(≥3个月)、反复急性右下腹痛史(≥2次)、急性右下腹痛次数,既往糖尿病、高血压或冠心病史,术前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阑尾粪石、阑尾周围积液及改良Alvarado评分与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肿瘤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筛选出4个变量纳入模型,分别为年龄(每增长10岁)(OR=2.23,95%CI:1.68~2.95,P<0.01)、性别(女性)(OR=4.21,95%CI:1.74~10.19,P=0.001)、慢性右下腹痛史(≥3个月)(OR=2.53,95%CI:1.01~3.37,P=0.048)和改良Alvarado评分(每减少1分)(OR=2.54,95%CI:1.87~3.34,P<0.01),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3(95%CI:0.88~0.97)。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年龄越大、女性、有慢性右下腹痛史和改良Alvarado评分越低是合并阑尾肿瘤的独立相关因素,对此类患者应高度警惕,术前应做好肿瘤治疗预案。
简介:摘要目的肛瘘栓填塞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治疗费用低、对肛门括约肌损伤较小等优势,但其对患者肛门功能的长期影响目前尚存在争议。本研究评估肛瘘栓填塞治疗对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长期影响,并分析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9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肛瘘栓填塞治疗的123例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资料。采用Wexner失禁评分评估手术前后肛门功能(0~20分,分值越高,功能越差),分析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糖尿病史、吸烟史、酗酒史、肛瘘外口位置、术者职称、手术时间等)。结果123例接受肛瘘栓填塞治疗的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男性114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39(15~69)岁,体质指数(26.2±3.9)kg/m2,肛瘘外口至肛缘距离的中位数为2.6(1.0~5.0)cm。全组中位手术时间为30.4(15.0~60.0)min,术后中位随访10年(93~141个月),69例(56.5%)愈合。肛门功能评分显示,33例(26.8%)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下降;全组患者术后Wexner失禁评分中位数为1.34(0~8.00)分,高于术前评分0.17(0~4.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57,P<0.001);术后的肛门控气、控液体粪便、控固体粪便、生活方式评分均较术前增加(均P<0.05)。亚组分析显示,肛瘘愈合患者和肛瘘未愈合患者的术后Wexner失禁评分均较术前上升[肛瘘愈合者:0.17(0~1.00)分升至1.22(0~8.00)分,Z=-3.796,P<0.001;肛瘘未愈合者:0.17(0~3.00)分升至1.5(0~8.00)分,Z=-3.422,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33例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患者体质指数更高,术前空腹血糖更高,酗酒史人数比例更高,肛瘘外口至肛缘距离更远,手术时间更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升高(OR=1.485,95% CI:1.220~1.807,P<0.001)和肛瘘外口至肛缘距离增加(OR=2.207,95% CI:1.276~3.220,P=0.003),是影响肛瘘栓填塞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肛瘘栓填塞治疗会导致术后肛门长期功能降低;针对肥胖和肛瘘外口至肛缘距离较远的患者,进行肛瘘栓填塞治疗时需尤为谨慎,术中应尽可能保护肛门括约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