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n table重建联合微型钢板固定和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小头Mason Ⅲ、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桡骨头Mason Ⅲ、Ⅳ型患者42例,分为两组:A组24例采用On table重建联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B组18例采用桡骨头置换。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4 h至10 d,平均4.5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常规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假体位置情况,肘关节功能采用Broberg-Morrey以及DASH问卷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0.5个月(6~30个月)。两组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或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A组出现1例创伤性关节炎。术后1、3、6个月B组Broberg-Morrey评分为84.5±7.2、86.8±6.4和89.6±3.8,均高于A组80.6±6.2、81.9±5.8和84.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为91.2±8.1,同B组92.1±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B组DASH评分为21.1±5.2、17.5±4.1及13.3±3.1,较A组25.1±4.7、21.4±4.2及19.2±3.7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为11.5±3.1,同B组12.1±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n table重建联合微型钢板固定和桡骨头置换均能有效治疗桡骨小头Mason Ⅲ、Ⅳ型骨折,两者术后末次随访肘关节功能恢复无差异,但桡骨头置换术可以更快恢复肘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分析2017年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我国从事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相关数据,运用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Bonferroni法进行分析。结果收集2017年从事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工作人员共361 727人,医学应用人数占81.6%,工业应用人数占18.4%。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353和0.270 mSv,从事医学应用的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工业应用(Z=48.547,P<0.05)。医学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间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 136.217,P<0.05),从事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类别(Z=2.877~26.967,P<0.05)。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361、0.397和0.308 mSv。工业应用中,从事工业探伤和测井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其他5类工业应用职业类别(Z= 4.172~36.908,P<0.05)。结论我国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法规标准要求。从事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工业探伤和测井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相对偏高,应进一步加强相关辐射防护措施、设施等,以减少职业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