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肢端肥大症患者手术和(或)伽马刀、长效奥曲肽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天坛医院诊断和治疗的62例肢端肥大症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根据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控制水平将治疗后患者分为病情控制组和未控制组,评估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GH和IGF-1水平显著下降,30例患者达到临床完全缓解。超声心动图可见,治疗后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降低,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显著升高(P均<0.05);而右心室前后径(RVLD)和射血分数(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将治疗后患者分为GH控制组和未控制组,GH控制组治疗后RVLD显著下降、E/A显著升高(P均<0.05),而未控制组RVLD和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肢端肥大症患者经治疗后心脏肥大明显改善,GH控制达标可提高E/A比值,有助于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简介:摘要:城市建筑的结构设计一直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论文旨在探讨在城市建筑领域中的结构设计创新与可持续性的关系。通过综合分析现有研究和实践案例,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建筑的结构设计在节能、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然后,本文详细讨论了现代结构设计技术的创新,如高效结构材料、数字化设计工具和可持续建筑标准的应用,以提高城市建筑的可持续性。最后,本文总结了结构设计创新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关键联系,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以进一步推动城市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42例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手术的临床效果,推广更适合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治疗实验,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实验组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手术治疗之后对比得出治疗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情况较好,死亡率和重残率较低,且无术后并发症出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和重残率,对患者治疗有很大好处,值得向大众推广。
简介:摘要:作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工程管理的重点,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与养护方法的选择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同时也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文章针对能够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活动的具体情况展开讨论,分析了其对工程质量的具体影响,同时详细论述了如何提升公路桥梁隧道的养护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CEUS)征象与分子分型及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且术前经CEUS和常规超声检查的乳腺癌患者,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评估乳腺病灶,分析CEUS定性及定量征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根据免疫组化结果记录分子分型和分子标志物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BI-RADS分类、CEUS定性及定量征象与分子分型及分子标志物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49例患者的149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灶最终纳入分析,BI-RADS 4A类8例,4B类60例,4C类49例,5类32例。Luminal A型81例;Luminal B型中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阳性型29例,HER-2阴性型17例,HER-2过表达型15例;三阴性乳腺癌7例。BI-RADS分类与分子分型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和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表达无相关性(均P>0.05)。CEUS定性及定量征象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相关性(均P>0.05)。定性征象与ER、PR、HER-2和Ki-67表达无相关性(均P>0.05)。定量征象中上升斜率(AS)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40,P=0.01;r=-0.35,P=0.03);下降斜率(DS)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r=0.36,P=0.03);造影剂到达时间(AT)与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7,P=0.02);余定量征象与分子标志物表达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乳腺癌CEUS定量征象中AS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DS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AT与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定量分析对乳腺癌分子标志物表达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前庭康复(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VR)训练对前庭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脑部自发神经活动的影响,探索VR训练在VM治疗中的神经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纳入首次诊断并在6个月内未经VR训练的VM患者14例,分别在VR训练1个月前后行静息态功能MRI检查,收集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包括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观察经过VR训练后,VM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改变,并提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与临床相关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过1个月VR训练后,VM患者右侧岛叶及额叶三角部ALFF值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RF校正,P<0.05),且经过VR训练后的VM患者右侧岛叶的ALFF值与VR训练后的DHI评分呈正相关(r=0.549,P<0.05)。结论经过VR训练,VM患者右侧岛叶及部分额叶神经活动减弱,这可能是其治疗患者VM偏头痛的神经病理机制。VM患者的症状减轻程度与右侧岛叶神经活动减弱具有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