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钻井液废水的处理一直是环保问题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深入分析了钻井液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油脂、有机物质、重金属等,以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并研究了一系列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法等,并对各种处理技术的有效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运用多种处理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去除钻井液废水中的污染物,特别是生物法,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钻井液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国油田废水处理技术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参考。
简介:摘要:为保证煤矿皮带机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煤矿企业应重视其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跑偏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概述了皮带机工作原理,并对煤矿皮带机的跑偏原因进行了分析,之后论述了常用的调偏方案,最后综合分析并给出带式输送机优化及纠偏的具体措施,为今后更好的保障煤矿皮带机正常运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针对持续改进医院肿瘤TNM分期的评估提升肿瘤治疗质量。方法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段介于2021年8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对象为300例已确诊的肿瘤患者,通过PDCA方法对肿瘤患者TNM分期情况进行评估,统计该时间段内肿瘤TNM分期质量检查缺陷发生情况。结果 分别从医生、管理制度、患者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肿瘤TNM分期评估中主要出现的问题包括分期准确率较低、首页漏填以及未分期等多种问题,经过持续改进后,以上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肿瘤TNM分期评估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PDCA持续改进方法可促进医院肿瘤患者TNM分期准确率升高,为医生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保障肿瘤治疗质量的同时促进肿瘤患者生存率升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预防性应用丁苯酞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Nrf2)通路的关系。方法将Nrf2+/+野生型和Nrf2-/-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体积植物油)、小剂量丁苯酞组(20 mg/kg)和大剂量丁苯酞组(60 mg/kg),每组各6只。通过灌胃方式每日给药1次,持续1个月,然后通过电凝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模型,模型制作后继续给药,直至第10天处死。在模型制作后第3天和第10天时应用改良Longa分级量表和转棒实验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在处死后通过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通过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以及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缺血区脑组织Nrf2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包括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 NQO1)。结果造模后第10天时,与Nrf2-/-对照组相比,Nrf2+/+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较轻,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均显著较小,而且Nrf2、HO-1、NQO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Nrf2+/+小鼠,与对照组相比,大剂量丁苯酞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更好(P<0.05),而且Nrf2、HO-1、NQO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较高(P均<0.05)。对于Nrf2-/-小鼠,各组间神经功能、脑梗死组体积、脑含水量、Nrf2、HO-1、NQO1 mRNA及蛋白水平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期丁苯酞预处理能显著改善永久性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小鼠小鼠神经功能,缩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含水量,并且提高Nrf2、HO-1、NQ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提示丁苯酞可能通过上调Nrf2基因及其下游抗氧化应激因子HO-1和NQO1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组合压配型桡骨头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64例成人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8例,女46例;年龄32~58岁,平均45.7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内固定组(mini钢板螺钉内固定32例)和置换组(组配型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32例)。末次随访时记录并比较肘关节外翻角度、肘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以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以评价术后疗效。结果内固定组和置换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8~48个月(平均18.7个月)随访。内固定组和置换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1.4±8.2)、(68.9±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屈伸角度分别为95°~125°、100°~140°;旋转角度分别为135.3°±11.2°、143.5°±12.8°,Mayo评分分别为(79.2±3.8)、(83.4±3.9)分,以上项目置换组均优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疼痛VAS分别为(7.6±0.7)、(0.9±0.7)分;置换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疼痛VAS分别为(7.9±0.8)分、(0.7±0.6)分,两组组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感染。内固定组出现内固定松动伴尺神经炎症状1例;置换组出现假体周围吸收但无假体松动1例。结论人工桡骨头置换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成人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桡骨头置换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