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截至2019年12月的37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使用以达雷妥尤单抗为主的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7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中35例可进行疗效评估,总体缓解率(ORR)为68.6%,16 mg/kg剂量组的疗效优于800 mg固定剂量组[ORR:78.3%(18/23)比40.0%(4/10)]。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10/37);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为淋巴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3级及以上的发生率分别为59.5%(22/37)和43.2%(16/37)];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是肺部感染[37.8%(14/37)]。达雷妥尤单抗在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及2例透析患者中使用安全。结论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MM的总体缓解率高,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 难治 达雷妥尤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维奈克拉单药联合CD20单克隆抗体(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CLL)的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ClinicalTrials.gov、美国食品药品监理局和欧洲药品管理局等网站,收集结局指标包含安全性的维奈克拉单药联合CD20单抗治疗R/R CLL的临床研究,提取安全性相关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效应量为相对风险比(RR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全部为单臂临床研究(前瞻性研究8项,回顾性研究1项),共纳入819例患者,其中单药组719例,联合用药组100例。维奈克拉单药联合CD20单抗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血液系统不良事件,3~4级中性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发生的风险分别为46.96%(95%CI:40.27%~53.76%)、20.46%(95%CI:14.79%~27.59%)和15.31%(95%CI:10.30%~22.15%)。其他3~4级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感染[17.79%(95%CI:15.15%~20.77%)]、肿瘤溶解综合征[3.00%(95%CI:1.75%~5.09%)]、高血糖[5.98%(95%CI:3.80%~9.29%)]和低钾血症[4.27%(95%CI:2.54%~7.08%)]。因为不良事件,28.82%(95%CI:16.56%~45.24%)的患者中断维奈克拉治疗≥1次,17.19%(95%CI:10.96%~25.94%)的患者降低维奈克拉剂量,9.56%(95%CI:7.64%~11.89%)的患者永久停用维奈克拉,1.90%(95%CI:0.86%~4.17%)的患者死亡。接受维奈克拉联合CD20单抗治疗的患者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风险和维奈克拉减量风险明显高于单用维奈克拉患者(57.00%比41.69%,RRR=1.36,95%CI:1.12~1.66;38.18%比14.97%,RRR=2.55,95%CI:1.48~4.39)。结论维奈克拉治疗R/R CLL的不良事件主要为血液系统不良事件,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风险超过40%。联用CD20单抗后,除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因不良事件导致维奈克拉减量的风险明显增加外,其他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并未增加。

  • 标签: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B细胞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Meta分析 维奈克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棘阿米巴角膜炎(AK)角膜移植术后复发高风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对山东省眼科医院因AK行角膜移植术的AK患者28例28眼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因局部及全身抗棘阿米巴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而接受角膜移植术,其中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者13眼,行板层角膜移植术(LKP)者15眼。术中用环钻钻取病变角膜,环钻直径均大于病变范围0.5 mm,总结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病变复发部位、时间、体征,对术后AK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复发患者给予局部及全身抗棘阿米巴药物治疗,药物效果欠佳者采用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上述治疗无效者则再次接受LKPPKP,观察AK复发后的治疗效果。结果28眼AK者中角膜移植术后复发者7眼,占25%,其中13眼行PKP者中术后复发2眼、15眼行LKP者中术后复发5眼,2种术式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6)。术前有糖皮质激素应用史者术后复发率为57.14%(4/7),明显高于术前无糖皮质激素应用史的14.29%(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术前角膜溃疡直径≥8.2 mm者术后复发率为50.00%(5/10),明显高于溃疡直径<8.2 mm者的1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AK术后复发始于植床边缘者占85.71%(6/7),复发病灶位于植片下方植床区者占14.29%(1/7)。AK复发者7眼中治愈6眼,其中LKP术后复发者中2眼长期药物应用后治愈,2眼经扩大范围的LKP治愈;PKP术后复发者中1眼经结膜瓣遮盖术后治愈,1眼行扩大直径范围的PKP后治愈。结论AK手术治疗后复发高风险因素包括术前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感染病灶过大,AK复发后根据患眼不同临床特征选择个体化治疗可治愈。

  • 标签: 棘阿米巴角膜炎/治疗 感染 角膜移植术 复发 危险因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甲状腺全切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66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近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术 近全切除术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近五年来在我院接受RFCA的226例心房颤动患者,按照随访12个月内心房颤动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74例)和非复发组(15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内脂素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内脂素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价值。结果较非复发组,复发组年龄偏大,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多,左房容积指数(LAVI)明显增高(均为P<0.05)。此外,复发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内脂素(OR=1.165, 95%CI:1.111~1.222)、年龄(OR=1.100, 95%CI:1.037~1.167)、高血压(OR=3.122, 95%CI:1.295~7.526)和LAVI(OR=1.066, 95%CI:1.022~1.112)是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内脂素预测RFCA后心房颤动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95%CI:0.749~0.868,P<0.001)。结论高水平的血清内脂素与RFCA后心房颤动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心房颤动复发危险分层的可靠指标。

  • 标签: 内脂素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术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