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CKIP-1)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实验研究。使用油酸(OA)制备NAFLD细胞模型。将Flag-CKIP-1表达载体以及shRNA-CKIP-1转染肝细胞,实现CKIP-1的异常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构建CKIP-1敲除NAFLD小鼠模型,肝脏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信号蛋白表达。结果CKIP-1转染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程度明显减轻。与OA组相比,OA+sh-CKIP-1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而OA+CKIP-1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CKIP-1抑制NAFLD细胞模型中凋亡相关信号分子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P<0.05、P<0.01),同时增加Bcl-2/Bax的表达水平(P<0.05)。CKIP-1敲除增加NAFLD小鼠肝细胞凋亡相关信号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P<0.01,P<0.05),同时降低Bcl-2/Bax的表达(P<0.05)。结论CKIP-1通过上调Bcl-2/Bax凋亡开关,产生对蛋白酶caspase-3和caspase-9的影响,从而抑制肝细胞的凋亡,改善NAFLD细胞的脂肪变性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孕期超声检查提示肾脏异常的胎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为其遗传咨询及产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穿刺采集胎儿羊水样本,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对与胎儿临床表型相关的候选变异位点进行家系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孕期超声提示胎儿双肾增大、回声增强,肾内多发囊肿、羊水过少。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胎儿携带PKHD1基因存在两处既往未见报道的复合杂合变异c.5137G>T和c.2335_2336delCA,分别为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均可能产生截短的PKHD1蛋白。上述变异分别遗传自胎儿的母亲和父亲。结论产前影像学检查结合遗传学检测诊断胎儿为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PKHD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为胎儿的致病原因。上述结果为胎儿的临床干预以及家庭的再生育提供了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超声造影对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中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的无创监测价值。方法将16只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贝伐单抗治疗组(治疗组),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建模2周后,治疗组小鼠给予0.2 mg贝伐单抗瘤内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周注射3次,连续治疗2周。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制备靶向VEGFR-2的超声微泡造影剂,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 d和治疗14 d行超声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分析各参数随治疗时间变化的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31的表达。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裸鼠肿瘤组织的体积分别为(0.247±0.019)mm3和(0.307±0.031)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后,治疗组TIC曲线上升斜率(K1)、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PI)分别为3.77±0.62、(3.82±0.21) s和(24.35±3.34) dB,与对照组[分别为2.93±0.31、(4.47±0.50) s和(30.10±2.35) d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小鼠超声造影PI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2=0.898,P=0.017)。结论靶向VEGFR-2超声造影评价贝伐单抗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效果与TIC指标中K1、TTP和PI等参数的差异变化有关,靶向VEGFR-2的超声造影对无创监测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与其P,不如q”句式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主观化过程。说话人视角的调整对该句式主观化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说话人的情感和认识。说话人的视角由“当事人视角”向“说话人视角”转换,说话人的情感主要通过“不如”前加评注性副词和P、q后加评说成分来实现,而说话人的认识是指该句式的表达由客观描述向主观认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