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Monaco计划系统中3种通量平滑度参数在胸中上段食管癌容积弧形调强(VMAT)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5例胸中上段食管癌病例,相同优化条件下分别使用高、中和低3种通量平滑度(高组、中组、低组)进行VMAT计划设计和评估。比较3组计划靶区的D95、Dmean、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的受量和机器跳数。结果3组计划相比靶区的D95、Dmean、CI和HI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组与中和低组相比,心脏的V40、Dmean、双肺的V10、V20、Dmean和子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组和低组相比,高组心脏的V30和脊髓危及器官的计划体积(PRV) Dmax均降低(t=-2.167、-0.999,P<0.05);高组双肺的V5高于中和低组(t=1.306、-2.027、P<0.05);与中组和低组相比,高组的机器跳数降低(t=-3.148、-6.692、P<0.05)。与中组相比,低组的心脏V30和Dmean,脊髓PRV Dmax均增加(t=0.411、0.589、0.013,P<0.05),而肺的V5降低(t=0.423,P<0.05)。结论3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综合考虑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建议采用高通量平滑度用于中上段食管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三维后装放射治疗中一种可控制驻留时间变化幅度的算法的实现方法和结果。方法逆向优化算法(GBPO)使用标准的二次目标函数,在目标函数中增加一个可控制驻留时间变化幅度的项,用驻留时间调制因子(DTMF)调节驻留时间的变化幅度。回顾性研究15例使用了三管施源器(Nucletron part#189.730)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分析DTMF与驻留时间标准差的关系,统计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HR-CTV D100%、V150%,危及器官D0.1 cm3、D1 cm3、D2 cm3),评估GBPO计划和商用计划系统(采用IPSA算法)计划之间的差异。结果当DTMF<20时,驻留时间标准差迅速减小,在DTMF增加到100之后,驻留时间标准差无明显变化。GBPO计划的D100%(3.63±0.36)高于IPSA计划( 3.53±0.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 P<0.05),两种计划之间其他DVH参数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后装放射治疗中控制驻留时间变化幅度的方法是可行的,采用GBPO制定的计划在靶区覆盖和危及器官保护方面与IPSA计划相似,GBPO可集成在三维后装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气化瘀合剂配合热敷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4例(2015.11月~2016.1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42例为一组。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单一使用热敷治疗,观察组产后出血患者采用补气化瘀合剂配合热敷进行治疗,对比2组产后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优于对照组(64.29%),P值小于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值小于0.05。结论补气化瘀合剂配合热敷用于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值得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气化瘀合剂配合热敷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4例(2018年2月-2018年4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42例为一组。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单一使用热敷治疗,观察组产后出血患者采用补气化瘀合剂配合热敷进行治疗,对比2组产后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优于对照组(64.29%),P值小于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值小于0.05。结论补气化瘀合剂配合热敷用于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值得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type A botulinum toxin,BTX-A)治疗巨结肠根治术后便秘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巨结肠根治术后便秘复发行肛门内括约肌BTX-A注射治疗的19例患儿。统计分析巨结肠根治手术基本信息,BTX-A注射前和注射后1个月、3个月时直肠肛管测压、Wexner便秘评分及肠炎和腹胀发生情况。随访BTX-A再次注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对分类变量进行分析,对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BTX-A注射后1个月及3个月,患儿肛门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和Wexner便秘评分较注射前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9例患儿注射BTX-A后腹胀情况减轻18例,肠炎症状减轻17例,腹胀情况、肠炎症状较注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8例(42.1%,8/19)患儿因梗阻症状反复发作进行了BTX-A多次注射。5例(26.3%,5/19)患儿注射后出现肛门疼痛。结论BTX-A注射可降低巨结肠根治术后的便秘复发患儿的梗阻症状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后装治疗计划中一种逆向剂量优化算法(GBPO)的实现方法和结果。方法GBPO使用标准的二次目标函数,优化代码基于LBFGS算法。回顾性选择了7例使用不同施源器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和15例使用了三管施源器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先用等剂量线定性评估GBPO计划的质量,然后统计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CTV D100%、V150%,危及器官D0.1cm3、D1.0cm3、D2.0cm3),评估GBPO计划、IPSA计划和Graphic计划之间的差异。结果对于使用不同施源器的7例患者,GBPO都可以优化出适形的剂量分布,GBPO计划、IPSA计划和Graphic计划之间靶区和危及器官的DVH参数相近。对于使用了三管施源器的15例患者,GBPO计划和IPSA计划之间DVH参数也相近,GBPO计划和Graphic计划之间危及器官DVH参数也相近,但是GBPO计划CTV的D100%高于Graphic计划(P<0.01),V150%低于Graphic计划(P<0.01)。结论采用逆向剂量优化算法GBPO制订的计划在靶区覆盖和危及器官保护方面与IPSA计划相似,GBPO可集成在三维后装治疗计划系统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1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接收临床常规重症颅脑损伤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辅助早期康复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吞咽功能检查(video 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结果评分以及ICU住院时间等,得出结论。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与吞咽功能评分显著性降低(P < 0.05),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 < 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恢复,缩短ICU住院时间,帮助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艾滋病合并皮肤病的效果。方法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接收的 48例艾滋病合并皮肤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分析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效率为 91.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效率为 66.67%,有统计意义, P< 0.05;治疗 3个月、 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 CD4+T细胞、 CD8+CD38+T细胞计数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 P< 0.05,两组患者 CD4+CD38+T细胞计数对比无统计意义, P> 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艾滋病合并皮肤病可提升治疗效率,改善 T细胞计数,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39例)与单一组(39例),单一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心电图参数、纤溶状态、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44%)高于单一组(82.05%),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绞痛发作频次较单一组少,持续时间较单一组短(P<0.05);治疗后,联合组ST段压低总和(ΣST)、ST段下降导联数(NST)较单一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tPAI-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较单一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较单一组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提高疗效,改善纤溶状态和血液流变学,改善心电图参数,缓解心绞痛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三维(3D)U-net深度学习模型,建立预测CT引导下宫颈癌近距离治疗计划的3D空间剂量分布。方法2021年4-9月收集114例宫颈癌患者三维近距离放疗计划(处方剂量6 Gy)组成数据集,按84∶11∶19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利用3D U-net模型进行500次(epoch)训练,分别评估测试集病例体素级的平均剂量偏差(MDD)与绝对剂量偏差(MADD)、等剂量面包围体积的戴斯系数(DSC)、处方剂量适形度指数(CI)、高危临床靶区(HRCTV)的D90和平均剂量Dmean、膀胱、直肠、小肠、结肠的D1 cm3与D2 cm3剂量学参数。结果测试集中19例患者的3D剂量矩阵MDD与MADD分别为-0.01±0.03和(0.04±0.01)Gy。50%到150%处方剂量的DSC在0.89到0.94之间,处方剂量CI为0.70±0.04。HRCTV的D90的平均偏差为2.22%,Dmean的偏差为-4.30%。膀胱、直肠、小肠、结肠的D1 cm3与D2 cm3最大偏差分别为2.46%和2.58%。模型预测平均耗时2.5 s。结论本研究实现了一种基于3D U-net的预测宫颈癌3D剂量分布的深度学习模型,为宫颈癌近距离治疗自动化设计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吲达帕胺组与氢氯噻嗪组,每组53例,氢氯噻嗪组采用氢氯噻嗪联合贝那普利,吲达帕胺组采用吲达帕胺联合贝那普利。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血压、心功能、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吲达帕胺组总有效率(90.57%,48/53)较氢氯噻嗪组(75.47%,40/53)高(P<0.05);治疗后,吲达帕胺组舒张压、收缩压较氢氯噻嗪组低(P<0.05);治疗后,吲达帕胺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氢氯噻嗪组低,左心室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速比值(E/A)较氢氯噻嗪组高(P<0.05);治疗后,吲达帕胺组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较氢氯噻嗪组低(P<0.05);吲达帕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6%,3/53)较氢氯噻嗪组(20.75%,11/53)低(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