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计算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探讨其预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 273例胃癌患者资料,根据公式[SII=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血小板计数(×109/L)/淋巴细胞计数(×109/L)]计算SII值。根据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确定的SII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SII组和低SII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分别绘制术前SII、病理TNM分期和两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和复发的ROC,并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比较三者的预测效能。结果根据ROC确定SII的最佳临界值为589.5,高SII(SII≥589.5)组1 180例(51.91%),低SII(SII<589.5)组1 093例(48.09%)。与低SII组相比,高SII组胃癌患者的肿瘤最大径多≥5 cm[49.04%(536/1 093)比56.27%(664/1 180)],组织学类型多为低分化至未分化[55.63%(608/1 093)比61.19%(722/1 180)],肿瘤浸润深度以T4a~T4b期为主[45.11%(493/1 093)比54.83%(647/1 180)],且淋巴结转移率、病理TNM分期、脉管浸润率、神经受侵发生率、Ki-67表达水平、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和糖类抗原19-9水平均较高[分别为67.70%(740/1 093)比80.68%(952/1 180)、57.64%(630/1 093)比71.10%(839/1 180)、55.54%(607/1 093)比67.03%(791/1 180)、53.89%(589/1 093)比64.32%(759/1 180)、45.29%(495/1 093)比56.69%(669/1 180)、56.91%(622/1 093)比63.20%(734/1 180)、53.25%(582/1 093)比57.97%(684/1 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42、11.097、7.225、21.467、50.200、44.984、31.687、25.594、29.549、6.612、5.119,P均<0.05)。低SII组5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5.66%、67.61%,均高于高SII组(分别为24.92%、2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0.700、413.00,P均<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病理TNM分期、有无脉管浸润和术前SII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预后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4.126、2.255、5.123、3.826、6.126和4.683、2.472、5.224、4.416、6.212;95%可信区间2.123~9.721、1.632~7.427、3.325~10.211、2.321~9.322、4.127~13.782和2.561~9.418、1.322~6.289、3.315~11.526、2.213~9.382、4.474~13.541;P均<0.05)。术前SII(AUC值分别为0.842、0.815)、病理TNM分期(AUC值分别为0.881、0.827)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的预测能力相似,但两者联合(AUC值分别为0.943、0.895)较术前SII、病理TNM分期单独应用有更高的预测能力。结论术前SII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病理TNM分期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和复发的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百令胶囊在肺癌化疗相关性疲乏感的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60例肺癌化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3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并加用玉屏风颗粒。另外抽取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同样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治疗,对其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包括IgG、IgA、IgM,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水平,比较两组疲乏状况。并做统计处理。结果治疗前,两组肺癌化疗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疲乏症状评分与化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变化,对照组分数明显升高,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化疗患者临床中,通过应用百令胶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疲劳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及全血EB病毒(EBV)DNA水平对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66例EBV-HLH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入院时、治疗2周、治疗4周血浆及全血EBV-DNA的动态改变,并根据EBV-DNA的拷贝数将血浆EBV-DNA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将全血EBV-DNA分为高水平组及低水平组;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水平患儿之间预后不良发生率,Log-Rank检验评估无事件生存情况来分析其预后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浆或全血EBV-DNA水平对EBV-HLH预后影响不大,治疗2周及4周血浆EBV-DNA阳性(≥500拷贝/mL)或全血EBV-DNA载量>(5.04~5.09)×105拷贝/mL是影响患儿预后及无进展生存的重要因素(P<0.001)。此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P=0.025)、白细胞(WBC)减少(WBC≤3×109/L,P=0.031)、中性粒细胞(ANC)缺乏(ANC≤0.5×109/L,P=0.041)、血红蛋白(Hb)降低(Hb≤90 g/L,P=0.023)及清蛋白减少(≤26 g/L,P=0.012),提示也具有一定预后意义。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治疗4周时血浆EBV-DNA载量与中枢神经系统累及是独立预后因素(风险比率=7.139,P=0.032;风险比率=6.455;P=0.042),而不同时间点的全血及治疗2周时血浆EBV-DNA水平的预后价值较低。结论EVB-HLH患儿治疗4周血浆EBV-DNA水平可作为早期判断病情、尽早识别预后不良的客观指标,能更好地指导EBV-HLH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胰瘘发生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1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评分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检测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回归方程的区分度。结果312例胃癌患者中行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胰瘘27例(8.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5.312,95% CI 1.532~18.420,P=0.008)、年龄≥60岁(OR=4.928,95% CI 1.493~16.250,P=0.009)、术前合并糖尿病(OR=3.062,95%CI 1.091~8.589,P=0.034)、病灶位于胃体-胃窦(OR=3.121,95% CI 1.052~9.251,P=0.040)、术中网膜囊切除(OR=6.209,95% CI 2.084~18.478,P=0.001)、术中高于D2站淋巴结清扫(OR=3.114,95% CI 1.044~9.281,P=0.042)、术中联合脏器切除(OR=5.063,95% CI 1.473~17.400,P=0.010)、术前TNM分期为Ⅲ期(OR=4.973,95% CI 1.189~20.792,P=0.028)是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胰瘘的风险预测方程为P=-8.619+1.670X1+1.595X2+1.119X3+1.138X4+1.826X5+1.136X6+1.622X7+1.604X8,各因素X为二项赋值(0或1),其中X1~X8分别为性别(男性为1)、年龄(≥60岁为1)、术前糖尿病史(有为1)、病灶部位(胃体-胃窦为1)、术中是否网膜囊切除(是为1)、术中是否高于D2站淋巴结清扫(是为1)、术中是否联合脏器切除(是为1)、术前TNM分期(Ⅲ期为1)。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P=0.395)。应用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判断胰瘘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95% CI 0.872~0.960)(P<0.01);评分≥5分患者发生胰瘘的概率为40.90%,评分<5分患者发生胰瘘的概率为3.3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胰瘘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建立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围术期能够有效识别根治术后胰瘘发生高风险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北京儿童医院(BCH)改良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04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采用BCH改良HLH-04方案(诱导期将地塞米松替换为甲泼尼龙、减低依托泊苷的剂量和频次、除自身免疫相关HLH外不使用环孢素)治疗的110例HLH患儿作为改良组,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中心收治的应用标准HLH-04方案治疗的102例HLH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早期缓解率、生存率、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²检验。结果改良组患儿发病年龄为 1.9(1.1,3.5)岁,男 65 例,女 45 例;对照组发病年龄为2.0(1.2,4.6)岁,男 47 例,女 55 例。两组患儿在发病年龄及性别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纤维蛋白原[1.3(1.0,1.7)比1.1(0.8,1.4)g/L,Z=-2.67,P=0.008]、自然杀伤细胞活性[13.9(13.4,16.3)%比14.9(12.0,16.1)%,Z=-2.34,P=0.028]之外,两组患儿在病因、病程、首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与对照组患儿2个月、3年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4.5%(93/110)比76.5%(78/102),78.2%(86/110)比67.6%(69/102),χ2=2.28、3.07,P=0.131、0.080]。骨髓抑制主要发生于前3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7.3%(52/110)比62.7%(64/102),χ2=5.11,P=0.024]。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真菌感染率较低[3.6%(4/110)比13.7%(14/102),χ2=6.93,P=0.008]。改良组死于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患儿较少[8.0%(2/25)比30.3%(10/33),χ2=4.31,P=0.038]。结论BCH改良HLH-04方案减低了化疗强度,总体疗效不劣于标准HLH-04方案,明显降低了化疗相关骨髓抑制率、真菌感染率和病死率。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在治疗感音性耳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40例感音性耳聋患者,对其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评估其术前及术后的听力改善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左耳和右耳的纯音听阈以及言语识别率。结果:研究发现,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在左右耳纯音听阈及言语识别率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患者的听力功能得到了有效提升,言语识别能力显著增强。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对感音性耳聋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和言语理解能力,对改善感音性耳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5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应用胺碘酮有着十分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值得全面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7岁4月龄患儿因“间断发热1年7月余,活动后气促、发绀2个月”入院,临床表现为肺动脉高压、淋巴结及肝脾肿大。EB抗体异常、血浆及全血EB病毒DNA升高、颈部淋巴结活检示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予左旋培门冬酰胺酶+脂质体阿霉素+依托泊苷+甲泼尼龙(L-DEP)方案化疗后肺动脉压力降低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64 d PAH消失,随访至移植后10个月,病情未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非负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不充分标本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571例1 638个甲状腺结节FNAC患者临床资料,据FNAC标本细胞充分与否将标本分为充分组和不充分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不充分标本的影响因素。结果1 638份FNAC标本中301份标本细胞不充分,不充分标本占比为18.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操作者经验(P=0.00)、结节≤0.5 cm(P=0.00)、蛋壳样钙化(P=0.00)、囊性(P=0.00)为整体标本充分性的影响因素,排除经验的影响,结节≤0.5 cm(P=0.00)、蛋壳样钙化(P=0.00)、囊性(P=0.00)为经验丰富操作者标本充分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操作者经验、结节≤0.5 cm、纯囊性结节、伴有蛋壳样钙化是非负压FNAC标本充分性的影响因素,对经验丰富的操作者,制约其标本充分性的是FNAC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对于经验不丰富操作者,制约标本充分性的主要是操作经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艰难梭菌感染(CDI)情况,以及UC患者合并CD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断为UC且完成CDI筛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感染CDI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UC合并CDI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等;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CD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UC患者162例中,男性84例,女性78例,其中37例合并CDI,阳性率22.8%。与非CDI组相比,CDI组患者有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史(62.2%比25.6%,P<0.05)和应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史(13.5%比1.6%,P<0.05)比例更高。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是CDI感染的危险因素(OR = 4.111,95%CI:1.581 ~ 9.131,P = 0.001)。结论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使UC患者CDI的风险增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其有效性。方法在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我医院选取58例神经内科重症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以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及有效性。结果从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来看,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6.55%,而对照组为82.76%,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舒适度与神经功能状况比较方面来看,在治疗前两组评分数据差异并不明显;而在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与舒适度评分分别为(11.09±2.17)分、(11.09±2.17)分;而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与舒适度评分分别为(15.36±3.43)分、(5.03±2.24)分。实验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提高舒适度,改善预后效果,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目前多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启动了难以停止的、发作与缓解交替的肠道免疫反应。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因此,进一步探讨和阐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对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ligand 1 aberrance,TL1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新成员,是炎症性肠病的易感基因。TL1A在黏膜炎症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起到了关键的调控和连接作用,从而在炎症性肠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将TL1A在炎症性肠病免疫调控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通过对比美托洛尔和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2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ST段低压、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以及ST段下降持续时间等心电图指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2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有效改善心电图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C同时合并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和抗病毒治疗转归。方法纳入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UC患者320例,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4组: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35例)、单一合并CMV血症组(33例)、单一合并EB病毒血症组(52例)、未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2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抗病毒治疗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C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UC患者年龄>60岁比例、发病前3个月内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率均高于未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42.86%(15/35)比14.00%(28/200)、51.43%(18/35)比24.50%(49/200)、22.86%(8/35)比1.00%(2/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062、10.598、29.769,P均<0.01),而性别构成和发病前3个月内5-氨基水杨酸、硫唑嘌呤、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使用率与未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发热、腹痛、便血、体质量下降、疾病活动为重度、病变累及全结肠、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和血红蛋白水平<100 g/L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未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54.29%(19/35)比13.50%(27/200)、91.43%(32/35)比43.00%(86/200)、94.29%(33/35)比44.00%(88/200)、28.57%(10/35)比13.50%(27/200)、94.29%(33/35)比38.00%(76/200)、91.43%(32/35)比65.00%(130/200)、71.43%(25/35)比18.00%(36/200)、48.57%(17/35)比18.50%(37/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475、27.945、32.930、5.100、40.194,Fisher确切概率法,χ2=44.242、15.220,P均<0.01),而临床分型、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UC患者内镜下深大溃疡、不规则溃疡、纵行溃疡发生率均高于未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45.71%(16/35)比1.50%(3/200)、42.86%(15/35)比3.50%(7/200)、8.57%(3/35)比1.00%(2/200)],深大溃疡、不规则溃疡发生率均高于单一合并EB病毒血症组[45.71%(16/35)比15.38%(8/52)、42.86%(15/35)比11.54%(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521、49.837,Fisher确切概率法,χ2=9.663、11.206,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活动为重度、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内镜下深大溃疡和不规则溃疡是UC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OR=48.519、44.352、53.432、39.989,95%CI 9.057~587.669、4.499~437.245、3.302~864.670、3.418~467.910,P均<0.05)。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抗病毒治疗3周后好转率低于单一合并CMV血症组和单一合并EB病毒血症组[73.53%(25/34)比96.88%(31/32)和95.65%(4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89、6.310,P=0.008、0.012)。结论疾病活动为重度、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内镜下存在深大溃疡和不规则溃疡的UC患者易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且治疗反应差,应加强UC患者CMV、EB病毒感染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