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支架植入在解决动脉病变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部分动脉位于膝关节,下肢弯曲时该段血管的形变较大,支架折断率较高。研究结果显示动脉血管形变主要包括弯曲、扭转、压缩和径向挤压。选用力学性能适合不同区段血管形变的支架可有效降低折断风险。临床上常用的支架设计(经典Z型支架、编织支架、覆膜支架)在力学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径向支撑力较高的编织支架更适合处理腘动脉段病变,而覆膜支架综合顺应性较好可用于全段病变。现有的支架类型尚不能满足所有力学要求,新型支架的设计方案及临床应用结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股动脉 腘动脉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及其流入道血管行开放手术血管重建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严重肢体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接受动脉及其流入道血管重建治疗的9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且有严重吸烟史,年龄26~50岁,发病时间1~7年。所有患者均存在严重静息痛,4例合并足部缺血性溃疡或坏疽。所有患者均存在动脉开口和(或)其流入道闭塞性病变,其中合并同侧髂总动脉闭塞2例,同侧髂外动脉闭塞4例,动脉长段闭塞7例,累及动脉开口病变8例,无对侧总、髂外及髂总动脉累及。手术方法包括内膜剥脱+取栓、补片扩大成形及血管旁路。记录手术成功率、静息痛缓解及溃疡愈合、远期通畅、截肢率及远期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包括动脉内膜剥脱+取栓8例(其中大隐静脉补片行总及动脉扩大成形4例、浅扩大缝合1例、直接缝合3例),人工血管行转流4例、自体大隐静脉行总-浅远端旁路术1例。患者术后静息痛均明显缓解。随访时间10~44个月,患者均存活,术后6个月一期通畅率9/9,1年一期通畅率6/8,溃疡愈合比例3/4,无术侧截肢。1例足背巨大溃疡患者,术后溃疡明显缩小,但因持续重度烟草接触(>20支/d)至今未愈,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静息痛或足部溃疡复发。3例患者近期随访时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者均存在术后中度烟草接触史(10~20支/d或严重二手烟)。结论对于累及动脉开口及其流入道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应首选一期开放手术重建动脉及其流入道,远期预后良好;术后烟草接触史(包括二手烟)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应着重加强戒烟宣教。

  • 标签: 血栓性脉管炎,闭塞性 血管外科手术 股深动脉 血管重建术 戒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外科手术经验,分析手术风险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2005年11月至2019年4月完成手术的133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142侧瘤体均成功实施手术切除,围手术期及术后30 d内无患者死亡。单纯瘤体切除33侧(23.2%),瘤体切除联合颈外动脉断扎82侧(57.8%),颈内动脉重建13侧(9.2%),颈总或颈外动脉修补10例(7.0%),颈总或颈内动脉结扎4侧(2.8%)。手术并发症53例,其中颅神经损伤43例。平均手术时间161 min(60~500 min),平均出血量308 ml(20~3 000 ml)。随访时间1~162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颈动脉体瘤大小及Shamblin分型是影响手术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ShamblinⅠ型多可单纯瘤体切除,Ⅱ型、Ⅲ型往往需要断扎颈外动脉甚至重建颈内动脉,大隐静脉重建具有较好的远期通畅率。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PTA)及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及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8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经同侧动脉,15例经对侧动脉入路治疗。4例单纯PTA治疗,8例PTA后置入支架,6例直接置入支架。共置入14枚支架,均为球扩式支架,其中2枚为药涂支架,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造影剂用量64 ml,治疗前肾动脉狭窄率为50%~99%,腔内治疗后狭窄率降为10%~30%。收缩压由术前的(157.2±43.0) mmHg降至术后的(129.8±8.6) mmHg;血清肌酐(SCr)水平由术前的(258.8±214.7) μmol/L降至术后的(176.3±101.1) μmol/L,尿素氮由术前的(15.7±1.6) mmol/L降至术后(10.6±1.1) mmol/L(均P<0.05)。术后中位随访42.4个月(3~93个月),治愈17例,无效1例,1例单纯球囊扩张后术后30 d出现再狭窄,予以置入支架。除1例移植肾动脉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移植肾动脉狭窄是导致移植肾失功的常见血管因素,腔内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肾移植 肾动脉梗阻 血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
  • 简介:张权读者来信说他父亲患有下肢动脉硬化症,医生建议最好能做搭桥术,但他听说做了手术后不能运动,而且要长期吃药.于是,他很想知道,做了搭桥术后,到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标签: 搭桥术 手术后 下肢动脉硬化 新生 吃药 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主髂动脉泛大西洋多学科专家共识(TASC)分类中C/D级病变腔内支架治疗的中远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主髂动脉TASC C/D级病变腔内支架治疗的临床数据。本研究共纳入172例患者,按照术中应用支架类型分为覆膜支架组(61例)、裸支架组(88例)和复合支架组(23例)。主要观察指标为靶血管一期通畅率;次要观察指标为免于再次手术干预、卢瑟福分级、截肢事件和全因死亡。结果覆膜支架组、裸支架组和复合支架组患者围手术期总体死亡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分析靶血管5年一期通畅率在覆膜支架组、裸支架组和复合支架组分别为82.1%、78.3%和71.9%,免于再次手术干预率分别为88.5%、82.6%和7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47、2.93,均P>0.05);10年随访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8.7%、52.6%和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P<0.05);免于再次手术干预率分别为74.1%、70.6%和6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6,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TASC分类D级病变和应用裸支架是影响中远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髂动脉TASC C/D级病变腔内支架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中远期疗效,应用覆膜支架可能提高远期通畅率。

  • 标签: 外周血管疾病 支架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腔内治疗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的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并接受腔内治疗的31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SISMAD患者达到成功治疗的目的,技术成功率93.5%, 28例患者植入自膨式裸支架共36枚,1例仅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支架术后89.3%的病例腹痛消失时间≤24 h,围手术期并发症率3.2%。术后随访时间6~1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3.5个月。1、3、5年的腔内治疗后免于再干预率分别为100%、100%及91.7%。结论依据一定的指征对部分症状型SISMAD实施腔内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 支架 夹层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外周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和药物涂层球囊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证明紫杉醇载药器械在降低血管再狭窄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紫杉醇载药器械的临床安全性遭遇挑战,有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载药器械可能增加患者的远期病死率,但亦有研究结果肯定了紫杉醇载药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导致这一话题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紫杉醇涂层器械是否增加远期死亡风险,紫杉醇剂量和病死率有无相关性,以及紫杉醇载药器械的药代动力学等安全性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下肢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中远期腹段假腔重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B型夹层)并接受TEVAR治疗的患者资料。纳入术后腹主动脉段有残余裂口而胸段无裂口、随访1年以上的急性或亚急性长段夹层病例,排除存在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创伤、马方综合征导致夹层的病例。最终纳入51例患者,男性45例,女性6例,年龄(49.4±10.6)岁(范围:31~72岁)。患者符合下述任何一条标准归入扩张组:(1)腹段假腔最大增长速度≥3 mm/年;(2)腹主动脉最大径≥50 mm;(3)腹段假腔直径增长≥10 mm。采用χ²检验、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1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定量资料的截点值。结果稳定组30例,扩张组21例。与稳定组相比,扩张组术后早期内脏动脉段残余裂口数量更多[2(1)个比1(1)个,Z=-2.829,P=0.005],腰动脉发自假腔数量更多[5(6)支比3(5)支,Z=-2.025,P=0.04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脏动脉段残余裂口数量(OR=3.966,95%CI:1.552~10.131,P=0.004)是腹段假腔重塑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内脏动脉段残余裂口数量截点值为≥2个,曲线下面积为0.718。结论TEVAR后腹段假腔不良重塑发生率高。内脏动脉段残余裂口数量≥2个是腹段假腔重塑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随访。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血管内手术 主动脉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B型夹层)接受腔内治疗后,长期随访期间会出现主动脉瘤样扩张等并发症,患者需接受再次干预。研究结果显示,B型夹层的预后与破口的特点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破口越长,主动脉直径的增速越快,破口位置也会影响假腔的血栓化。血流动力学研究结果也提示,主动脉夹层破口特点的不同,会造成真假腔内压力、血液流速和流量等的变化,记录上述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B型夹层的预后。B型夹层破口的特点包括大小、位置、数量、残余破口和支架引发的新破口5个方面,综合相关的血流动力学研究结果,总结破口特点对B型夹层进展的影响,可为开展优化临床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支架 腔内修复术 破口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