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与金庸先生的交往,得益于潘耀明先生。我与潘先生大约是1999年相识于北京的一次会议上。那时潘先生担任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明窗出版社社长,是金庸先生的得力助手。翌年,趁金庸先生来京参加全国作家代表大会期间,在潘先生撮合下,我安排了一个饭局,请金庸先生到一处小胡同里吃了一顿厉家菜。

  • 标签: 金庸先生 张居正 《碧血剑》
  • 简介:<正>嘉那嘛呢石经城散记雄奇的山川虽然能给人以磅礴的震撼与瑰丽的享受,但建筑于山川之上的文化与宗教的标识,往往给人留下更加长久的记忆。毫无疑问,藏族地区的嘛呢堆就属于这样的标识。第一次见到嘛呢堆,是在念青唐古拉山口。一个方形的石堆,下宽上窄,由厚薄大小不一的块石堆

  • 标签: 次见 文成公主 藏族人 石经 念青唐古拉山 下宽
  • 简介:第一次见到宗奇先生,是在古城西安的一次朋友聚会上。他告诉我,他是郃阳人,因郃字生僻,现改称合阳,音一样,字不同。见我仍疑惑,他又补充一句,就是诗经中产生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那个合阳。立刻,我的记忆生动起来,温馨起来。这记忆不为今日的合阳,而是因为在《诗经》中名列榜首的《关关雎鸠》。我最早的关于淑女与君子的形象,就是来自于这首诗。而且,我总是遗憾,这淑女的温柔与君子的儒雅,已沉入历史的沧桑而不可觅回。宗奇又告诉我:其实这首诗讲述的是周文王与他的爱妃太姒的故事。太姒的

  • 标签: 周文王 诗经 散文 古城 朋友 世代
  • 简介:【二十四桥,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马上看英雄,月下看美人。这是中国人惯有的欣赏方式。马上的英雄,如果驰骋在辽阔无际的草原,那一份剽悍与潇洒,不但让人眼热,而且让人心仪。月下的美人,如果在绣楼上倚窗凭眺,或者在花园里对花怀想,美固然美,但总觉得过于孤独,或者说,

  • 标签: 明月 乾隆 玉人 扬州 杜牧 欣赏方式
  • 简介:弟从故乡来,给我带来一只母鸡。孩子天性喜欢小动物,我的儿子也不例外。他向我要求,把这只母鸡放在阳台上养一段时间,我同意了。儿子欢天喜地开始喂鸡。第二天中午放学归来,他发现阳台上有血迹。一检查,是鸡爪子渗出的。

  • 标签: 小动物 儿子 阳台
  • 简介:一一首题画诗改变了太子的命运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初二这一天,永乐皇帝朱棣做了两件大事。上午,他在金銮殿举行隆重仪式,任命和尚道衍为太子少师,并恢复俗姓姚,赐名广孝。朱棣让姚广孝担任太子的老师,可见倚重之深。但此时,究竟谁能够当上“太子”,朱棣还没拿定主意。

  • 标签: 《记狂人解缙》 永乐皇帝 朱棣 姚广孝
  • 简介:解缙回家闲居八年后,朱元璋去世。在这期间,朱元璋再也没有起用解缙。建文帝登基,解缙也没有受到重用。到建文帝被推翻时,解缙的职务只是翰林待诏。其时,建文帝身边最受信任的文臣是方孝孺。以方的性格,他不大可能喜欢解缙这种习性的人。但坐冷板凳的处境恰恰帮助了解缙,当永乐皇帝朱棣登基后,解缙很快得到了重用。

  • 标签: 解缙 狂人 文艺 建文帝 翰林待诏 永乐皇帝
  • 简介:1眼前的这一座虹桥,不但是扬州的地理标识,而且,它还是扬州的人文标识。天宁寺,曾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逗留扬州的行宫,从寺前的御码头乘坐画舫游览瘦西湖,穿过的第一座桥便是虹桥。无论是晴光潋滟,还是烟雨朦胧,掩映在袅袅垂柳中的虹桥,总像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 标签: 虹桥 扬州 地理标识 乾隆皇帝 天宁寺 瘦西湖
  • 简介:厉山在湖北随州境内。大洪山在其南,桐柏山在其北。两山盛名既久,游客多矣。

  • 标签: 厉山记
  • 简介:座主就是老师,但比老师更受人尊重。因为座主兼有老师和仕途领路人的双重身份。座主和门生明代的座主,是一个颇有分量的名词。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为读书人的晋升提供了一条合法的途径。今人往往按现代的观点,对科举制度大加挞伐,窃以为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中国的政治,从势豪大户的博弈转而有了一点"仕"的特点,实得益于科举。像王安石、张居正这样的救时良相,皆出身平民,若没有科举,他们就找不到由江湖而

  • 标签: 张居正 明代 科举制度 宰相 皇帝 双重身份
  • 简介:上海辞书出版社将要出版《张居正讲评论语》这本书,我听后稍感诧异。因为在我对张居正的研究中,无论是他自己的书信奏疏,还是《明通鉴》、《三编发明》这样的史书,均不见对此书的记载。询问编辑,告之所据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的海内孤本,心下更为称奇。即请求编辑将书稿寄来一阅。读其讲评章句,乃张居正语气无疑,典型的蒙童读本。这个蒙

  • 标签: 张居正 皇帝 帝鉴图说 建文帝 万历 帝师
  • 简介:人生如一次画展,步入其中,便可通过色彩、线条、构图,于虚实间、于浓淡处,甚至在瑕疵里,看到画家的生命与心灵。步入中年之后,频频造访我心灵的一些词汇不再是抗争、呐喊、迷茫与困惑,而是圆融、

  • 标签: 童话 东方文化 心灵 画展 色彩 人生
  • 简介:读振川先生的画,恨不能飞越潼关,到曾经洋溢着盛唐气象的陕西作逍遥游。上世纪五十年代,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为代表的陕西画家提出"深入传统、深入生活"的创作口号,并创作出一批极有影响的画作,时人誉为长安画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磨砺与颠踬,长安画派由兴盛转为沉寂,又由沉寂转为裂变。如今长安画派顽健如初,只是在形式上浓烈了一些,内敛了许多。振川先生应是时下长安画派的翘楚。

  • 标签: 长安画派 深入生活 五十年代 盛唐气象 逍遥游 思想
  • 简介:中国古代的书法家,卓有成就传诸后世者,除了张旭这样极为特殊的个案,大多半在官人,半在文人。书法在古代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爱好。读书人手中的毛笔,就象现在学子手中的电脑键盘,是一种书写的工具,首要的作用在于表达而非艺术。但毛笔与电脑毕竟不同。电脑借助科技而复杂、便捷,毛笔借助心灵而律动、飘忽。

  • 标签: 书法家 中国古代 阴道 毛笔 电脑 非艺术
  • 简介:读一首好诗是享受,眼下就有这么一首诗:名楼劫后今重建,诵序登临忆子安。不见落霞伴孤鹜,依然秋水共长天。西山霁色虹未尽,南浦渔歌唱正酣。千古华章谁续得,从来兴废铸鸿篇!

  • 标签: 兴废 重建 滕王阁 渔歌 思考 西山
  • 简介:古人言:"诗无达诂",用之于书法亦然。任道融道长深谙道德之精微,寄身于终南山中,出入于众妙之门。善摄真气,练就法身。且好书法,犹喜榜书。植根器于笔墨之中,灌道气于尺幅之间。偶一挥洒,便见吉光灵雨,为世间所宝爱。道融世间,亦融于素纸。观任道长之书法,採墨偏焦,用笔枯峻凇熬挪愀咛ā鄙峡?"日开月明",有岩石姿,有云烟态;于"山高林茂"中悟"天道无为",无烟火味,无头

  • 标签: 书法 诗无达诂 终南山 人言 用笔 道德
  • 简介:一永乐二十二年旧历三月的一天深夜,北京城突然风雨大作,夹杂着阵阵惊雷。清晨,便有值殿太监向永乐皇帝朱棣报告:奉天殿左边的一角飞檐被雷暴击垮。

  • 标签: 朱棣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