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STEM的教育理念最初是来自于美国为了全面提高国民核心竞争力、培养相关的创新性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发展战略,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的推广和发展。STEM教育具有以下的特点:真实情境性、跨学科性、协作互动性、回归循环性等关键特征,综合了相关的资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针对学前教育是开展STEM的教育理念的是科学教育开始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我国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基础不是很成熟,目标的定位不是很清晰、并且单一化的教育内容等弊端的问题的出现,这大大制约了STEM的教育理念的发展。为了能有效将STEM教育理念和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结合了精准目标定位、适度教师指导、多样内容来源等方面出发,对于我国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体系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为幼儿的教育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形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并与其他常规凝血指标比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30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及基本临床资料,入ICU首日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AT)、血小板计数(PLT)等常规凝血指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病情评分,并记录ICU住院期间脓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临床事件发生情况,观察28 d预后。分别根据是否发生脓毒性休克及28 d预后分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不同组别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常规凝血指标与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常规凝血指标对脓毒性休克及28 d死亡的预测效能,并进一步根据PT最佳截断值进行危险分层,比较不同危险分层下主要临床及终点事件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危险分层下28 d累积生存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PT延长是否为脓毒性休克及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02例患者中,120例发生脓毒性休克,182例未发生;28 d死亡75例,存活227例。脓毒性休克组与脓毒症组相比以及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均表现为PT、APTT、TT更长,D-二聚体、FDP更高,FIB、AT、PLT更低;相关分析显示,常规凝血指标中PT、PLT与SOFA评分相关性较好(r值分别为0.503、-0.524,均P<0.01),PT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较好(r=0.407,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T对脓毒性休克及28 d死亡均有最佳预测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831(0.783~0.879)、0.739(0.674~0.8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8 s、16.3 s,敏感度分别为64.2%、72.0%,特异度分别为89.0%、70.9%;基于PT水平危险分层显示,与PT≤16.5 s组(n=199)相比,PT>16.5 s组(n=103)28 d病死率、脓毒性休克和DIC发生率、SOFA及APACHEⅡ评分均更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T>16.5 s组28 d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PT≤16.5 s组(52.43%比86.93%;Log-Rank检验:χ2=49.42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16.5 s为脓毒性休克及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一(纳入SOFA评分):优势比(OR)及95%CI分别为6.003(3.040~11.855)、4.842(2.114~11.089);模型二(纳入APACHEⅡ评分):OR及95%CI分别为7.675(4.007~14.702)、5.160(2.258~11.793)〕。结论与其他常规凝血指标相比,PT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均具有潜在的最佳预测价值,入ICU首日PT>16.5 s的脓毒症患者进展为脓毒性休克及短期死亡的风险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更有效地倾听患者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度,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更加舒心和放心,值得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和血小板计数(PL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并探讨基于脓毒症诱导凝血病(SIC)积分系统指导抗凝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月11日序贯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断为COVID-19且满足重症标准的4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重症时PT、DD、PLT、SIC积分以及确认重症后48 h内是否启动长期抗凝等资料,观察终点为28 d生存或死亡事件。依据28 d生存或死亡事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依据确认重症时是否符合SIC,分为SIC组与非SIC组。分析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PT、DD、PLT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PT、DD、PLT对COVID-19重症患者28 d死亡事件的影响及预测能力;分析比较SIC组与非SIC组中接受抗凝治疗对28 d病死率的影响。结果(1)死亡组PT较生存组长[15.1(14.2, 16.6)s比14.3(13.6, 15.1)s Z=-5.922, P<0.001],死亡组DD较生存组高[4.52(1.37, 21.0)μg/ml比1.42 (0.77, 3.66)μg/ml,Z=-6.206, P<0.001],死亡组PLT较生存组低[165(120, 226)×109/L比218(157, 281)×109/L, Z=-5.171,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14.5 s、DD>3.0 μg/ml、PLT<125×109/L均为COVID-19重症患者在校正年龄、性别、慢性肺部基础疾病后28 d死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2.697(1.735~4.195)、2.929(1.880~4.562)和2.632(1.549~4.470),P均<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T、DD、PLT对COVID-19重症患者28 d死亡事件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6、0.685和0.659,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AUC为0.729;(2)SIC组中接受抗凝治疗患者28 d病死率低于未接受抗凝治疗患者(40.0%比66.1%,χ²=5.417, P=0.020),而非SIC组中接受抗凝治疗患者较未接受抗凝治疗患者,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0%比23.9%,χ²=0.713, P=0.398);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抗凝治疗为SIC组在校正年龄、性别、慢性肺部基础疾病后28 d死亡事件独立保护因素(OR=0.304,95%CI 0.115~0.802, P=0.016)。结论PT>14.5 s、DD>3.0 μg/ml、PLT<125*109/L均为COVID-19重症患者28 d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SIC积分系统指导下的抗凝治疗可能有益于改善COVID-19重症患者特定人群28 d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