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教育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和谐统一的。初中语文教学,其教材中具有许多审美因素,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教育是必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审美情感,让学生体会到祖国精湛的语言文字所带来的美妙意境,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群文阅读已经成为初中语文常用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如何将课内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是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先介绍当前群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结合的现状,再提出提高群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结合的有效性策略。
简介:摘要: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大庆油田己进入高含水期,原油粘度逐渐增大,井筒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偏磨致使油井出现管漏、管脱、杆断、杆脱而检泵,需投入很高作业费用。因此搞清油井杆管偏磨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油井偏磨,降低油井偏磨频率,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对油田有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归纳、分析、总结杆管偏磨的成因,研究综合治理偏磨的工艺技术,成为控制油田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大鼠缺血性卒中后血浆激肽释放酶、缓激肽1受体与脑梗死预后的关联机制。方法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4组:卒中模型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50 μl、10只),重组血管舒缓素酶抑制剂DX-88处理组(静脉注射DX-88 30 μl/次、10只),静脉注射新型缓激肽B1受体拮抗剂R-954处理组(静脉注射R-954 30 μl/次、10只),DX-88+R-954联合处理组(同时静脉注射血浆激肽释放酶和缓激肽1受体的抑制、10只);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血浆激肽释放酶、缓激肽1受体的蛋白质表达水平,通过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RT-PCR)分析白细胞介素(IL)-1β mR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转录水平,采用神经功能量表对实验大鼠的脑神经损伤进行评分以及计算实验大鼠脑梗死面积和脑肿胀情况评估脑神经损伤,通过脑梗死面积评估大脑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DX-88处理组、R-954处理组、DX-88+R-954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分别为(5.35±1.35)分、(6.49±1.16)分、(4.92±0.92)分,较脑卒中模型组(11.17±2.18)分降低(F=15.589,P=0.022)。与脑卒中模型组脑梗死面积(8.26±1.24)mm2比较,DX-88处理组脑梗死面积(4.35±1.05)mm2、R-954处理组(5.43±0.26)mm2及DX-88+R-954组(3.88±0.13)mm2减小(F=13.476,P=0.034)。在脑肿胀相对面积增长的比较上,DX-88组、R-954组、DX-88+R-954组分别为(31.28±7.45)%、(35.19±8.57)%、(19.68±3.14)%,较脑卒中模型组(74.26±15.66)%小(F=16.587,P=0.026)。DX-88处理组、DX-88+R-954组血浆激肽释放酶蛋白较脑卒中模型组下降(均P<0.05),R-954处理组、DX-88+R-954组缓激肽1受体mRNA表达较脑卒中模型组下降(均P<0.05),以上结果表明血浆激肽释放酶和缓激肽1受体的拮抗抑制剂发挥了作用。脑卒中模型组IL-1β、TNF-α、Caspase-3 mRNA转录水平较DX-88处理组、R-954处理组、DX-88+R-954组高(F=12.665、14.574、13.665,P=0.021、0.015、0.003)。结论血浆激肽释放酶、缓激肽1受体功能受到抑制时对脑缺血卒中造成的脑神经可能有保护作用,可改善脑梗死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桥接法和直接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67例,其中男52例、女15例,年龄51~74岁。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采用直接机械取栓治疗者34例纳入直接取栓组,采用静脉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桥接治疗者33例纳入桥接治疗组。术后即时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血管再通率,术后48 h复查CT评估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前及术后第90天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90 d内病死率。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上述各观察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90 d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病因分型、发病时间、血管闭塞部位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桥接治疗组与直接取栓组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占比分别为9.1%(3/33)和32.4%(1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5, P<0.05)。桥接治疗组术后第90天神经功能恢复良好(mRS评分为0~2分)的患者占比高于直接取栓组,分别为51.5%(17/33)和29.4%(10/34),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3.401, P>0.05);桥接治疗组、直接取栓组术后血管再通率和术后90 d内死亡率分别为75.8%(25/33)、58.8%(20/34)和27.3%(9/33)、29.4%(10/3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治疗组患者术后48 h并发颅内出血1例(3.03%),直接取栓组则无一例并发颅内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04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入院时NIHSS评分为术后90 d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 CI)为1.208(1.059~1.377), P<0.01]。结论直接取栓治疗与桥接治疗对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似。患者发病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临床预后有一定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