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肝门部胆管癌(HCCA)是肝胆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HCCA是最常见的胆管癌类型,具有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HCCA无特定的标志物,其术前诊断和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外科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近年来,国内外就HCCA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HCCA的疗效有所改善。围手术期的处理包括术前引流方式的选择、围手术期放化疗等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存。其中,术前放化疗在肝移植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可选择的术式从传统的胆管切除术及肝切除术衍生出其他复杂的术式。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HCCA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HCCA的诊断和多模式治疗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中microRNA(miR)-181b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收治的100例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胆管癌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胆管癌组男61例,女39例;年龄33~80岁,中位年龄56岁。对照组男66例,女34例;年龄30~80岁,中位年龄54岁。采用RT-PCR检测血清和组织样本中miR-181b的表达量,分析miR-181b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其在诊断和预后中价值。根据胆管癌组癌组织中miR-181b表达量的平均值,将胆管癌组分为miR-181b高表达组和miR-181b低表达组。两组miR-181b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胆管癌组患者血清miR-181b表达量1.24±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1±0.13(t=66.59,P<0.05)。胆管癌组癌组织miR-181b的表达量2.31±0.1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17±0.11(t=34.53,P<0.05)。miR-181b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t=-2.10,-2.61,-4.86;P<0.05)。miR-181b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37.50%、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7,P<0.05)。结论miR-181b在胆管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与分期、预后相关,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无复发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续收治的接受肝移植的84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11例,平均51岁。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后无复发生存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预测术后无复发生存的最佳界值,以此分组比较无复发生存率。结果NLR预测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无复发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3,约登指数0.319,最佳界值为3.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米兰标准、NLR与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无复发生存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HR=2.412,95%CI:1.277~4.555)、肿瘤数目≥3个(HR=5.595,95%CI:2.023~17.531)和NLR≥3.2(HR=2.891,95%CI:1.348~6.204)是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以NLR 3.2为界值分组,NLR<3.2组(n=61)肝移植术后1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78%,优于NLR≥3.2组(n=23)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和NLR与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无复发生存相关。NLR对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无复发生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联合吲哚菁绿(ICG)荧光示踪技术在肝细胞癌解剖性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肝胆外科行解剖性肝切除的4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57.76±10.95)岁,年龄范围28~73岁。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ICG荧光示踪组(n=24)和对照组(n=21)。其中ICG荧光示踪组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58.21±11.81)岁,应用三维可视化联合ICG荧光染色示踪技术行解剖性肝切除。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57.24±11.35)岁,行常规解剖性肝切除。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中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最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ALT和TBiL复常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ICG荧光示踪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阻断时间分别为110.50(44.00~145.00) min、(15.17±2.14) min,低于对照组的122.00(80.00~255.00) min、(17.29±2.35) min,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02,t=-2.115;P<0.05);ICG荧光示踪组输血例数为2例,低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47,P<0.05);ICG荧光示踪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最高ALT和TBiL、ALT和TBiL复常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可视化联合ICG荧光成像技术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有助于肝脏外科医师对肝段之间分界线的可视化和边界的识别,提高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