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伏立诺他(SAHA)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SAHA-CD)滴眼液,观察其对小鼠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的方法制备SAHA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和0.4%的SAHA-CD滴眼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眼液中SAHA含量。取SPF级昆明小鼠75只,建立右眼角膜碱烧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小鼠分为5个组,每组15只,其中0.1% SAHA-CD组、0.2%SAHA-CD组、0.4%SAHA-CD组和地塞米松组,造模后即刻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点眼,模型对照组即刻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点眼,每日4次,每次5 μl,连续6 d。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并采用EyeStudio软件计算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制作角膜铺片并采用ImageJ软件计算CNV的长度和面积。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角膜组织病理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质量浓度。结果制备的质量分数为0.1%、0.2%和0.4%的SAHA-CD滴眼液中SAHA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7.62%、98.33%和98.14%。造模后,各组模型眼角膜水肿、混浊。给药第6天,各组CNV长度和面积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655、8.802,均P<0.01),其中0.2%SAHA-CD组、0.4%SAHA-CD组和地塞米松组CNV面积显著小于模型对照组,0.1%SAHA-CD组、0.2%SAHA-CD组和地塞米松组CNV长度显著小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第3天和第6天,各组角膜中VEGF、bFGF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F=6.345、7.149、18.650,均P<0.01;第6天:F=6.749、5.105、5.023,均P<0.01),其中0.2%SAHA-CD组角膜中VEGF、bFGF和MMP-9蛋白表达量均低于0.1%SAHA-CD组、0.4%SAHA-CD组和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AHA-CD滴眼液可抑制小鼠碱烧伤后CNV的形成和发展。
简介:【摘 要】目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生晕厥症状预示着患者栓塞面积增大,病情转危,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升高,本文对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作进一步分析,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研究筛选出共9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进入本院就诊治疗,在急诊救治时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30例)入晕厥组,无晕厥症状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60例)入无晕厥组,分析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以晕厥为首发表现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发病率33.33%,年龄≥65岁63.00%。两组在呼吸困难、1个月内手术或骨折史、D-二聚体、肌钙蛋白I、肺动脉主干栓塞、右心室功能不全、肺动脉压力、心电图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等方面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晕厥组患者更易发生呼吸困难,1个月内骨折或手术史、肺动脉主干栓塞、心电图ST-T改变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生晕厥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筛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包括1个月内手术或骨折史、肺动脉主干栓塞、心电图ST-T,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