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旋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外侧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采用旋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外侧修复四肢创面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外侧区穿支,术中按照传统方法制备外侧时,发现穿支偏细,口径不能满足血管吻合需求,继续向上延长切口,于大腿中上段寻找合适穿支,并调整设计,切取以旋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外侧修复术区创面。外侧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定期随访,记录供区愈合与受区存活情况,根据综合评价量表评分标准评估修复效果,分为优(90~100分)、良(75~89分)、可(60~74分)、差(<60分)。结果共纳入13例四肢创伤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20~65岁,其中手及前臂创面4例,足踝部创面9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7 cm×4 cm ~ 31 cm×8 cm。13例术中可见横支发出18条穿支,其中肌间隙穿支10条,直接穿支8条。切取面积为8 cm×6 cm~32 cm×10 cm,1例发生动脉危象,行血栓取出术、剪除损伤段血管重新吻合后危象解除,成活;其余均完全成活。13例术后随访6~20个月,质地柔软,外观较好,供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综合评价量表评定结果:优4例,良7例,可2例。结论以旋外侧动脉横支为蒂的游离外侧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术中穿支解剖简单,供区相对隐蔽,可作为传统外侧的有益补充。

  • 标签: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横支 旋股外侧动脉 四肢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外侧双叶修复儿童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对苏州大学附属瑞华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患儿采用游离外侧双叶修复,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范围在3~12岁,平均8岁;皮肤缺损大小范围在13. 0 cm×6. 0 cm~15. 0 cm×12. 0 cm;合并胫骨骨折1例、胫后动静脉断裂2例、腓浅神经断裂2例、合并肌肉及肌腱损伤的5例,仅皮肤缺损的1例,创面均有深部肌腱及骨外露,但未有肌腱等组织缺损。一期行骨折复位内固定,血管、神经、肌肉、肌腱修复,创面VSD覆盖,择期在静脉全麻下游离外侧双叶修复。根据创面大小设计样布,在外侧区纵行设计双叶,以方便切取后供区能直接缝合,切取总面积22. 0 cm×4. 0 cm~29. 0 cm×7. 5 cm。如果两块血管同源,内的主干血管直接与受区血管吻合并桥接受区血管;如果两块不同源,则先通过内增压的方式并连成一个血管蒂的双叶,再与受区血管吻合并桥接受区血管,大腿供区直接缝合。结果6例全部成活,供区均未植皮,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36个月,平均17个月。6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臃肿及供受区瘢痕增生,色泽、质地接近周围皮肤,3例行二次手术修薄整形,2例行供受区瘢痕切除术,术后恢复满意。供区除有瘢痕增生外,功能无影响。结论游离外侧双叶是修复儿童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较好方法,具有血供可靠、供区损伤小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术后臃肿、瘢痕增生等可通过二次手术改善。

  • 标签: 外科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儿童 足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外侧区双叶穿支的血供方式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7月,采用外侧区双叶穿支修复102例四肢创面患者资料,男80例,女22例;年龄9~66岁,平均40.7岁。其中29例为不连续的两处创面,创面面积5 cm×5 cm~30 cm×18 cm;73例为单一创面,创面面积12 cm×11 cm~27 cm×15 cm。术前以彩超定位外侧区穿支点,根据创面形状设计双叶。根据血供方式的不同设计共干型、双干型、筋膜型、混合型双叶穿支移植修复创面。对于穿支为共干型或筋膜型,切取游离后直接修复创面;对于穿支为双干型或混合型,在断蒂后先行穿支内增压吻合,而后再拼合修复创面。外侧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102例患者共设计双叶穿支105侧,其中共干型43侧、双干型30侧、筋膜型24侧、混合型8侧。单叶的切取面积为6 cm×5 cm~20 cm×9 cm。1例伴有两处创面者术后17 h双叶中的一叶发生动脉危象,手术探查为动脉顽固性痉挛,经移植静脉后危象解除,术后该叶远端出现约4 cm×3 cm浅表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2例修复单一创面的双叶术后48 h其中一叶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缝线,表面切口放血7 d后成活。102例患者创面均愈合,愈合时间8~83 d,平均19 d;大腿供区均一期愈合。术后10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0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色泽、质地良好,温、痛、触觉部分恢复。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评级标准评定:S2级21例,S3级81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的血运评价指标,优91例,良11例;优良率100%。供区VAS评分均为0分,多为线性瘢痕存留,其中5例瘢痕宽度超过3 cm,但未出现瘢痕挛缩及疼痛等不适。9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供区感觉异常,3个月后逐步恢复。结论应用不同血供类型的双叶外侧穿支修复四肢创面,可以克服因源动脉不同造成的血供缺失或不足;同时明确血供分型有助于设计分叶及切取,术后可大幅提高的成活率。

  • 标签: 外科皮瓣 四肢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旋外侧动脉斜支为源动脉的外侧双叶穿支修复四肢创面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2月至2020年5月,采用以旋外侧动脉斜支为源动脉的外侧双叶穿支修复四肢创面36例,其中6例为同一肢体上相邻但不连续的2处创面,面积4.0 cm×5.0 cm~11.0 cm×9.0 cm;30例为单个创面,面积10.0 cm×10.0 cm~23.0 cm×17.0 cm。常规行术前CDU穿支定位78条穿支,实际切取67条穿支。根据术中实际穿支情况进行分叶设计,完全型双叶19例,采用皮肤分叶深筋膜相连的筋膜型双叶17例。的血液循环重建均采用旋外侧动脉斜支与受区血管吻合,采用血流桥接型吻合方式8例。所有大腿供区均Ⅰ期缝合。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本组35例双叶顺利成活,1例修复2处创面者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表面切口放血7 d后成活。大腿供区均Ⅰ期愈合,伤口愈合时间为11~83 d。术后随访6~39个月,色泽、质地良好,感觉恢复为S2~S3。供区除1例瘢痕面积较大外均为线形瘢痕存留,未出现瘢痕挛缩及疼痛等不适,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以旋外侧动脉斜支为源动脉的外侧双叶穿支修复四肢创面,在体现双叶优势的同时,供区更加隐蔽,可以成为旋外侧动脉降支不能切取双叶时的有益补充。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斜支 旋股外侧动脉 双叶皮瓣 修复 四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增压型外侧双叶修复四肢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3月— 2019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的29例四肢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3例;年龄22~60岁[(41.9±11.1)岁]。24例为四肢的单一创面,创面面积12 cm×10 cm~38 cm×27 cm;5例为2处相邻但不连续的创面,创面面积7 cm×4 cm~13 cm×9 cm。均设计、切取外侧双叶,并使用内增压方式处理所携穿支予以创面修复。记录穿支来源、切取时间及手术时间,观察成活情况、供区愈合情况、远期及供区外形、感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64个月[(19.0±12.7)个月]。本组29例患者共设计30个双叶切取时间25~60 min[(46.6±20.2)min]。手术时间4~11 h[(6.4±1.8)h]。术后1例1叶发生静脉危象,经非手术治疗后成活,其余均顺利成活。大腿供区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1~53 d[(18.5±9.9)d]。4例因外形臃肿于术后4~8个月行修薄手术。末次随访时,色泽质地良好,感觉部分恢复。供区均为线性瘢痕存留,1例瘢痕面积较大,但未出现瘢痕挛缩及疼痛等不适。2例术后早期出现切口区感觉异常,3个月后逐步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内增压型外侧双叶修复四肢创面,可克服穿支不共干时不能设计切取双叶的局限性,扩大双叶的应用范围,同时减少供区切取宽度,有效避免供区并发症。

  • 标签: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皮肤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类型混合型供血的双叶外侧穿支修复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9年4月,我们采用双叶外侧穿支修复术,在创面治疗的基础上,修复8例外伤后肢体存留创面患者。术前常规采用高频彩超行大腿外侧区穿支定位。术中因双叶穿支分布不均衡,采用三种类型供血方式切取、组合双叶,其中5例为穿支共干+内增压型、2例为穿支共干+内增压+筋膜型、1例为穿支共干+筋膜型。结果术后8例均顺利存活,无1例发生血管危象。供区均Ⅰ期顺利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33个月,平均16个月,质地良好、弹性可、颜色与受区相近,边无明显瘢痕挛缩,均恢复保护性感觉,随访期内未出现破溃或溃疡。1例患者为瘢痕体质,虎口瘢痕轻度增生,虎口略小。结论采用多种类型混合型供血的双叶外侧穿支修复创面,可以根据术中的穿支分布情况做不同类型的供血组合,是双叶穿支不均衡或变异时的必要补充措施,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穿支 供血类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区双叶嵌合穿支修复伴有严重感染肢体创面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2月至2018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采用外侧区双叶嵌合穿支修复伴有严重感染的肢体创面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5~48岁,平均40岁。其中车祸伤5例,机器绞伤4例,其他伤3例;创面均合并有骨、肌腱或内固定物外露伴不同程度的感染,软组织感染10例,骨髓炎2例。使用样布得到创面形状及大小,9例为单一创面,面积12 cm×11 cm~26 cm×11 cm,将样布自中央一分为二,将宽度变为长度,设计双叶嵌合;3例为同一肢体上存在2处创面,单个创面面积6 cm×4 cm~14 cm×6 cm,按照创面大小设计双叶嵌合。6例采用同一源动脉来源的共干型双叶嵌合修复,3例采用不同源动脉来源的双干型双叶嵌合修复,2例采用筋膜型双叶嵌合修复,1例采用混合型双叶嵌合修复。内携带的外侧肌或阔筋膜张肌用于填塞死腔或窦道,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观察成活、伤口愈合及供区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2例均顺利成活,9例单一创面切取面积为24 cm×6 cm~32 cm×7 cm;3例2处创面切取的单个面积为7 cm×5 cm~14 cm×7 cm。肌切取体积为4 cm×3 cm×2 cm~11 cm×6 cm×4 cm。无一例发生血管危象,受区伤口愈合时间为12~83 d,平均27 d,大腿供区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7~32个月,平均16个月,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表面恢复保护性感觉。供区均为线性瘢痕存留,1例瘢痕面积较大,但未出现瘢痕挛缩及疼痛等不适,1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切口区感觉异常,2个月后逐步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骨髓炎者随访期内未出现窦道、皮肤不愈合、伤口流脓等,1例术后1年因骨缺损行骨手术,骨缺损顺利修复。结论采用外侧区双叶嵌合穿支修复伴有严重感染的肢体创面,可以根据受区的条件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携带血供丰富的肌肉,有效地控制感染并修复创面,减轻供区的损害。

  • 标签: 穿支皮瓣 软组织损伤 伤口感染 肌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双侧外侧超长穿支串并联修复四肢大面积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与足踝外科收治9例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36~63岁,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本组患者清创/扩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15 cm~30 cm×25 cm,采用双侧外侧超长穿支修复。4例患者受区1条主干动脉缺损,行双侧串联修复;5例患者受区2条主干动脉缺损,行双侧并联修复。共切取18个,单个切取面积为20 cm×8 cm~46 cm×9 cm。17个供区直接缝合,1个供区游离移植下腹部全厚片覆盖。记录切取耗时、术后成活情况、创面愈合时间,随访时情况、两点辨别觉距离、受区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外形、供区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切取耗时为1.0~4.5 h,18个均成活,修复后至受区创面愈合时间为18~72 d。随访6~34个月,患者受区外形较佳,无骨髓炎等深部组织感染。2例患者4个臃肿,术后6个月行修整;2例患者4个边缘出现色素沉着;1例患者被烫伤,经换药后愈合,随访遗留斑片状瘢痕;其余质地柔软,弹性好,无疼痛,血运良好。所有均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辨别觉均仅有1个点。17个供区只遗留线性瘢痕。所有供区远端肢体血运正常,膝关节活动度及四头肌肌力均无受限。结论串并联形式的双侧外侧超长穿支解剖恒定、血供可靠、组合方式灵活,是一次修复肢体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伤口愈合 四肢 内增压 血管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阔筋膜血流桥接型外侧穿支修复伴伸肌腱缺损的手、足背侧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的14例伴伸肌腱缺损的手、足背侧创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10~57岁[(39.2±13.4)岁]。手背部创面8例,足背创面6例。均为单个创面,创面面积为10 cm×4 cm~23 cm×12 cm。1例肌腱缺损1条,10例肌腱缺损4条,3例肌腱缺损5条,肌腱缺损长度为2.0~6.0 cm[(3.8±1.4)cm]。均切取带阔筋膜的外侧穿支切取面积为12 cm×5 cm~23 cm×13 cm,血管蒂以血流桥接方式吻合至受区,阔筋膜切取面积为11 cm×5 cm~20 cm×7 cm,修整后同期修复缺损伸肌腱。11例为单叶,3例设计为双叶,所有供区直接缝合。观察成活情况和供区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评估受区肢体末端血运、外形及感觉恢复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及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价手足功能。记录供区并发症及是否行Ⅱ期松解或修薄术。结果患者均获随访8~30个月[(15.3±6.2)个月]。本组14例均顺利成活,周缘及大腿供区均Ⅰ期愈合。末次随访时受区肢体末梢血运无影响,色泽质地良好,温、痛、触觉部分恢复。末次随访时修复手背创面者,见伸指功能存在,手指屈曲活动无明显受限,伤指总主动活动度为180°~250°[(226.3±21.7)°],较术前110°~170°[(145.6±13.2)°]明显改善(P<0.01)。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4例,良2例,可2例。修复足背创面者,踝关节伸屈功能良好,足趾无明显下垂畸形,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60~92分[(76.0±12.7)分],较术前18~45分[(27.4±7.8)分]明显增加(P<0.01),优2例,良3例,中1例。大腿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无瘢痕挛缩或疼痛等不适。14例患者均未行Ⅱ期肌腱松解,其中4例因外形臃肿于术后4~8个月行修薄术。结论带阔筋膜血流桥接型外侧修复伴肌腱缺损的手、足背侧创面,可减少对受区血供干扰,在覆盖创面的同时修复伸肌腱缺损,伸屈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损伤小。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阔筋膜 伸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C"三线定位穿支方法在游离小腿外侧穿支设计、切取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自2021年3月至2021年11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对42例62处手、足创面,采用"ABC"三线定位穿支方法术前指导穿支定位及来源预判,术中指导设计及切取,进行创面修复。其中,单指24例,2指7例,3指4例,4指1例,虎口1例,腕部1例,趾2例,第2趾1例,足背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2.0 cm~3.0 cm×14.0 cm,切取面积2.0 cm×2.5 cm~3.5 cm×15.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随访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感觉功能,采用综合评价量表评定供、受区恢复情况。术后门诊定期随访。结果术前共定位162条穿支。术中共探及穿支95条,其中5例患者较术前定位各多探及1条,与术前定位相符76条,定位符合率为84.4%(76/90);与术前来源判断相符64条,准确率为84.2%(64/76)。术后62块均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7.1个月,颜色、质地优良,薄且耐磨,BMRC感觉功能评定为S1~S3,综合评价量表评定优38例,良4例。结论"ABC"三线定位穿支方法在游离小腿外侧穿支中的应用,将解剖知识、临床经验与CDU定位巧妙结合,精准指导术前穿支定位及来源预判,是临床工作中可行、理想的辅助方法。

  • 标签: 小腿前外侧穿支皮瓣 "ABC"三线定位穿支方法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3D打印镜像技术术前精确设计外侧穿支,治疗外伤性重度虎口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我科收治外伤后重度虎口挛缩患者11例,虎口角平均(20.5±3.5)°,虎口宽度平均(2.5±0.3)cm,术前画出患侧手术切口线,根据体表标志在健侧相对位置画出切口线,根据健侧虎口设计图形,通过3D镜像技术直接打印出患侧开大至正常后的虎口创面的形状及大小,根据样布设计,术前B超探查外侧区域穿支口径及位置,以直径在0.8 mm以上穿支为供血动脉,术前即可设计画线,术中彻底松解挛缩虎口,采用对侧外侧穿支游离移植修复,切取游离面积为9.0 cm×4.5 cm~11.0 cm×6.0 cm,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采用医用高分子夹板固定拇指于外展对掌位4周,行系统康复理疗。结果术后11例全部存活,无血管危象,供区均Ⅰ期愈合,随访5~14个月,平均10个月,虎口外形明显改善,两点分辨觉10~15 mm,虎口角平均(89.5±3.5)°,虎口宽度平均(5.9±0.8) cm,拇对掌、对指及其内收、外展活动良好。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可明显缩短术中设计时间,设计也更加精确,外侧穿支修复虎口挛缩创面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防止术后虎口再度挛缩。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虎口挛缩 3D打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股外侧治疗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腓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的15例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2~67岁[(48.5±12.6)岁]。患者入院后均急诊Ⅰ期行清创,对主要血管、神经和肌腱进行探查修复,并用外固定支架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术后均遗留不同程度的创面坏死、感染以及骨缺损。Ⅱ期清创后组织缺损面积为10.0 cm×5.0 cm~30.0 cm×8.0 cm,均采用外侧修复,肌切取面积为10.5 cm×5.5 cm~30.5 cm×8.5 cm。术后2周内观察供区愈合、成活情况。末次随访时,观察外形、感觉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并采用下肢功能评分(LEFS)评估患肢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32个月[(22.0±5.8)个月]。肌供区均Ⅰ期愈合,仅遗留线性瘢痕。12例肌完全成活。2例面积较大的肌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经过清创植皮后创面愈合;1例肌术后出现血管危象,采用对侧大隐静脉桥接修复栓塞静脉后成活。末次随访外形恢复良好,感觉部分恢复,两点辨别觉为18~26 mm。骨折均愈合好,无骨髓炎等严重感染相关并发症。患肢LEFS为47~69分[(59.0±9.5)分]。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股外侧治疗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可较好恢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处的外形,并且能有效减少严重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骨折,开放性 胫骨 腓骨 外固定器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拇指末节脱套伤作为手外科常见的损伤,脱套组织往往毁损严重缺少再植条件,往往采用残端修整、局部覆盖、游离第2趾再造等方式治疗,不可避免的造成末节指骨短缩、整个足趾的牺牲和修复外形欠佳等后果。甲被认为是治疗此种损伤的首选术式,但是传统甲切取足趾范围过大,供区并发症多。2010年4月,我院采用同蒂甲和第2趾胫侧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1例,随访10年,患者拇指外观与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甲瓣 拇指再造 拇指脱套伤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级命名法在旋外侧动脉(LCFA)主要分支命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解剖37具69侧成人防腐下肢标本,观察LCFA的起源以及其主要分支数目、口径、长度、走行分布等情况。使用三级命名法对主要分支进行命名并分析主要分支间关系。结果69侧LCFA起源于深动脉64侧(92.8%)、动脉5侧(7.2%)。按照三级法对69侧下肢标本的LCFA各主要分支进行命名:65侧(94.2%)出现斜向上走行的升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17 ± 0.42)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3.21 ± 0.91)cm;65侧(94.2%)出现近乎水平走行的横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00 ± 0.51)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2.9 ± 1.1)cm;66侧(95.7%)出现斜向下走行的斜支共78支,其中12侧(17.4%)为双斜支,其起始处外径(0.94 ± 0.48)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4.6 ± 2.4)cm;69侧(100.0%)出现近乎垂直走行的降支共72支,其中4侧(5.8%)为双降支,其起始处外径(1.40 ± 0.68)mm,自发出位置入肌长度(11.1 ± 4.6)cm。69侧中,采用一级命名法命名者44侧(63.8%)、二级命名17侧(24.6%)、三级命名8侧(11.6%)。结论LCFA主要分支发出位置及形态学变化较大,首次采用三级法可以准确命名各主要分支,可行性高,对外侧血供解剖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旋股外侧动脉 三级命名法 解剖学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足踝外科收治1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2例、女1例,年龄16~53岁。术前于患趾同侧小腿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腓浅动脉穿支穿出点并于体表标记。手术于脊椎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扩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5 cm×2.5 cm~12.0 cm×3.0 cm。根据创面的大小、形状,以腓骨小头与外踝尖连线向胫侧平移2 cm为轴心线,以轴心线中点附近穿支穿出点为中心,设计腓浅动脉穿支切取面积为5.0 cm×3.0 cm~13.0 cm×4.0 cm,游离蒂部时切取部分深筋膜。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中记录穿支数目、类型及切取时间,测量穿支血管蒂长度及穿支直径。术后记录成活情况、供受区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随访记录的色泽、质地、弹性,患者站立及行走功能,供区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供受区恢复情况的满意度。末次随访,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感觉,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价患肢功能并计算优良率。结果术中共探及腓浅动脉穿支13条,均为肌间隔穿支,穿支直径0.3~0.5 mm;血管蒂长度2~5 cm。切取时间11~26 min。13例患者术后均完全成活。术后9~18 d,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随访6~14个月,色泽、质地、弹性良好;11例患者外形无明显臃肿,另外2例患者因外观臃肿,Ⅱ期行修薄整形;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站立功能;供区仅遗留一条线状瘢痕,无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所有患者对供受区恢复情况表示满意。末次随访,感觉功能评定为S3级者2例、S2级者9例、S1级者2例;患肢功能评定为优者7例、良者6例,优良率为100%。结论游离腓浅动脉穿支血管解剖较为恒定,薄且耐磨,切取后供区损伤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拇趾外形及功能,是一种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创伤和损伤 拇趾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