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IBD)模型,分析不同时期肠道炎症改变及巨噬细胞亚群变化,为IBD的治疗寻找新靶点。方法将30只6~8周雄性C57BL/6小鼠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活跃期组、组织消退期组。后2组连续5 d饮用25 g/L DSS建立IBD模型,5 d后更换为滤过除菌水,分别在第10天和第15天处死小鼠。对小鼠结肠炎症进行评估,包括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长度变化、病理组织学及其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肠道巨噬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急性活跃期组小鼠结肠炎症较对照组明显严重,组织消退期组小鼠结肠炎症减轻。急性活跃期组小鼠结肠长度为(5.94±0.40) cm,较对照组[(7.25± 0.29) cm]明显缩短,组织消退期得到轻微改善[(6.87±0.95)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活跃期小鼠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53.40±6.58、117.69±30.78、2.52±0.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13、1.00±0.39、1.00±0.10);组织消退期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51±0.13、5.43±0.51、1.73±0.14,均明显低于急性活跃期组(均P<0.05);组织消退期抗炎细胞因子TGF-β表达水平为2.41±0.17,明显高于急性活跃期组(0.9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D进展过程中,小鼠肠黏膜固有层存在三群巨噬细胞,其中成熟度最低的F4/80lowCD64-MHCⅡ-亚群巨噬细胞在IBD活跃期数量显著升高,占比为(10.68±4.62)%,在消退期数量减少并恢复至正常水平,占比为(4.63±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噬细胞在IBD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成熟发育受阻可能是IBD活跃期炎症损伤的主要原因,而针对巨噬细胞亚群转化可能成为IBD治疗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