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探讨促进皮瓣成活、外形美观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徐州仁慈医院足踝外科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10例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54岁,平均42.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坏死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6.0 cm~16.0 cm×10.0 cm,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并优化方法:①把瓣部内小隐静脉分离出来保留于肢体内,优化静脉回流;②游离进入蒂部的腓动脉穿支血管,入蒂处为旋转点,蒂部内仅包含腓肠神经血管链、小隐静脉主干及筋膜组织,宽度2.0 cm左右,既增加皮瓣血供又美化蒂部;③蒂部扭转处设计成弧形皮瓣覆盖并采用明道转移,预防卡压;④供区采用接力皮瓣覆盖,根据供区位置选用腓动脉近端穿支皮瓣或腓肠内、外侧动脉穿支皮瓣;⑤部分病例腓肠神经与创周感觉神经缝接。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及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MRC)感觉功能评定对皮瓣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供、受区皮瓣完全成活,小腿外形美观,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3例缝接神经的皮瓣感觉按照BMRC进行评定,达到S3级以上,患者满意度高;末次随访时按照Maryland评分系统评定疗效,结果85~98分,平均91.6分,获优8例,良2例。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血充足,静脉回流合理,皮瓣成活率高;供区接力皮瓣覆盖获得了良好的外形,缝接了感觉神经使皮瓣具有感觉;修复后足踝部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修复手术治疗距腓前韧带距骨侧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1月—2021年4月徐州仁慈医院足踝外科确诊为距腓前韧带距骨侧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4例(4足)。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5~45岁(平均30.3岁),右足2例、左足2例。患者均采用外踝前外侧小切口开放性修复手术治疗距腓前韧带的距骨侧止点撕脱骨折,术后石膏制动。观察项目:(1)记录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踝关节功能评价Karlsson-Peterson评分。(2)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测量距骨前移距离(ATT)、距骨倾斜角(TT)。结果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获随访8~25个月。(1)患者骨折愈合均良好,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VAS评分为0~2分(平均1.3分),AOFAS踝-后足评分为89~95分(平均92.8分),Karlsson-Peterson评分为89~94分(平均91.5分);患者1例踝关节疼痛消失,其余3例仅有轻微酸胀不适,不影响日常行走。(2)末次随访时ATT为(2.4±0.3)mm、TT为2.8°±0.8°,较术前(8.4±0.8)mm和10.0°±1.4°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40、19.62,P值均<0.001)。结论采用开放性小切口结合2枚锚钉修复距腓前韧带的距骨侧撕脱骨折,可有效恢复患者踝关节的稳定性。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