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于2023.1至2023.12选择因中风后遗症而就诊于我院的患者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共纳入60例病人。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对症治疗,同时对病人实施护理。按照护理举措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30例病人。按照护理举措将其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常规组采用护理方案为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整体护理。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展开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比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展开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ADL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价值。
简介:摘要:鼻腔导管固定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橡胶塞,其特征是在橡胶塞两侧固定设有鼻夹,橡胶塞中央设有三个条形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给病人进行插管治疗时能够牢固固定导管,且避免了胶布过敏反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型眼内异物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眼内异物580例(580只眼)中大型异物62例(62只眼)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2年。观察大型眼内异物的临床特征,分析预后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大型异物(长≥10 mm或宽≥4 mm或厚≥3 mm)占同期眼内异物的10.69%(62/580)。男58例,女4例。年龄范围1~62岁,平均(39.7±11.7)岁。其中磁性异物41例(66.13%)。在工作场所受伤者最多,共45例(72.58%)。一期行眼内容摘除术者2例,其余60例均行二期眼内异物摘出联合玻璃体切除、晶状体摘出及硅油填充等手术。术后最终取出硅油并保存眼球者37例(59.68%),未取出硅油者20例(32.26%),三期行眼内容摘除术者3例(4.84%)。最终视力:无光感者8例,光感~手动者19例,数指~0.04者11例,0.05~0.25者22例,≥0.3者2例,总体视力(logMAR)优于术前(t=7.703, P=0.000)。最终视力与术前视力有相关性(r=0.516, P=0.000)。异物长度与最终视力无相关性(r=-0.227,P=0.096),异物宽度和伤口长度均与最终视力有相关性(r=0.375, 0.453;P=0.003,0.000)。按有无虹膜脱出/嵌顿、晶状体脱出、后极部视网膜伤口、视网膜坏死及视网膜脱出分别分组,具有相应伤情组的最终视力较无相应伤情组差(P<0.05)。结论大型眼内异物的预后与术前视力、异物宽度、伤口长度及视网膜损伤程度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52例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本次观察,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后开展手术,观察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本次观察中的52例患者都成功的进行了CEA治疗。术后1周、术后6个月时的颈内动脉狭窄处血管内径、SPV、PI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增大;且PSV、EDV与手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个月有1例患者出现TIA,采取了保守治疗措施。结论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分析后,对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与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左房后空间距离诊断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超声科行中孕期胎儿结构筛查的孕妇,采用美国 GE Voluson E8 型和Philips EPIQ 7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标准四腔心切面测量左房后空间距离,并仔细检查肺静脉,孤立性TAPVC胎儿为阳性组。后期对所有对象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正常胎儿中随机选取200例为对照组。应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正常胎儿中左房后空间距离和孕周之间的相关性,比较阳性组和对照组胎儿左房后空间距离平均值。结果共有2 156例孕妇接受检查并完成测量,完成率为100%。其中1 786例随访成功,370例失访。1 786例病例中,4例胎儿产前超声诊断为孤立性TAPVC,其中3例为心内型,1例为心上型,新生儿心脏超声或尸检证实。200例正常胎儿中,左房后空间距离与孕龄呈弱相关(r2=0.35,P<0.0001)。阳性组胎儿的左房后空间距离平均值(5.4 mm)明显大于对照组胎儿(2.1 mm)。结论左房后空间距离超声测量简单,且受孕周影响小,通过量化分析诊断TAPVC,具有一定创新性,左房后空间距离增宽对提示胎儿TAPVC有一定价值。由于本研究阳性样本量较小,左房后空间距离增宽对诊断TAPVC的临床意义,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疼痛区表面给予涂抹中药制剂,同时采用“扳机点”封闭治疗,观察该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该组患者在进行中药外用联合“扳机点”封闭治疗后3周,有58.33%的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联合治疗6周后,41.67%的的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且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为期3个月至1年的随访期间,无1例复发病例,治愈率高达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迅速控制疼痛发作,且操作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