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的职业决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普通高校的249名在读护理硕士研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和主动性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的职业决策困难平均得分为(58.10 ± 8.98)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读护理硕士研究职业决策困难与职业认同感、主动性人格均呈正相关(r=0.187、0.581,P<0.01)。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否接受过职业辅导和主动性人格得分是在读护理硕士研究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共解释38.0%的变异量。结论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的职业决策情况处于中等水平,教育者可通过增加职业辅导课程、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主动性等方式降低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的职业决策困难情况。

  • 标签: 护理硕士研究生 职业决策困难 职业认同感 主动性人格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的职业决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普通高校的249名在读护理硕士研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和主动性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的职业决策困难平均得分为(58.10 ± 8.98)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读护理硕士研究职业决策困难与职业认同感、主动性人格均呈正相关(r=0.187、0.581,P<0.01)。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否接受过职业辅导和主动性人格得分是在读护理硕士研究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共解释38.0%的变异量。结论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的职业决策情况处于中等水平,教育者可通过增加职业辅导课程、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主动性等方式降低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的职业决策困难情况。

  • 标签: 护理硕士研究生 职业决策困难 职业认同感 主动性人格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行为导向教学在儿科实习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到2019年12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实习的护63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先后分为对照组(31人)和观察组(3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带教,观察组采用行为导向教学。干预1个月后,比较实习护专科知识掌握情况、护核心能力水平。使用疲劳量表(fatigue scale,FS-14)和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价其临床护理压力状况。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护专科知识考核总分较对照组高[(88.29±10.42) vs. (82.56±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后观察组实习护核心能力测评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CIR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学习后观察组FS-14和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行为导向教学能够提高儿科实习护的专科知识和护理技能,提升护的核心能力,缓解其工作压力,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 标签: 行为导向教学 儿科实习护生 实习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临床护理选择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抽取脊柱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组,30例/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干预下患者的认知与依从性都可获得显著提升,有益于促进脊柱骨折预后的改善。

  • 标签: 脊柱骨折 健康教育路径 健康知识掌握度
  • 简介:摘要:学风建设对于育人、教人有重要意义,对于党校学员的思想教育也具有意义。因而在进行党校学院培训上可以以学风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学员的思想政治类方面的教育,加强学员的积极性、自主性,促使其更好的接受党校的教育

  • 标签: 党校 学风建设 党校学员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过敏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生活质量得分。共发放问卷108份,试验组脱落2例,实际完成52例;对照组脱落6例,实际完成48例,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2.59%(100/108)。结果出院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疾病知识、用药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情绪管理、症状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症状、生活障碍程度、心理状态、对过敏源刺激的反应、自我健康重视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过敏性哮喘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哮喘 过敏性哮喘 健康教育 行为改变理论 健康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以社区为试点,对社区耳聋高危人群进行常见耳聋基因筛查,以探讨全面、高效、可行的遗传性聋一级预防检测策略和方法。方法对在泰州市海陵区残疾人联合会登记的育龄期内90例耳聋患者及14名听力正常近亲属进行病史采集、影像学及听力学检查,抽取外周血抽提全基因组DNA,利用巢式多聚酶链反应扩增目基因后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见耳聋基因GJB2、SLC26A4、MT-RNR1全序列筛查。通过Sequencher 5.4软件判读检测结果,并以卡片形式告知患者。结果耳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的检测率为48.78%,其中GJB2、SLC26A4、线粒体MT-RNR1致病突变的检测率分别为21.11%、16.67%和10%;14名听力正常近亲属中有11名常见耳聋基因携带者,其中GJB2携带率为57.14%,SLC26A4携带率为28.57%,MT-RNR1携带率为14.29%。对1例样本进行检测总成本大约为700元。成功建立了本社区先天性聋一级预防模式。结论本研究联合残疾人联合会和社区,完成了对海陵区耳聋患者及其近亲属的常见耳聋基因筛查及咨询工作,并建立了适合向本市其他社区或省内推广的社区先天性聋一级预防模式。

  • 标签: 基因 社区卫生服务 一级预防 遗传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黄花蒿花粉变应性小鼠鼻炎模型维持稳定的激发条件。方法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选用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提取物为致敏蛋白质,于1 d、4 d、7 d对每只小鼠皮下注射0.1 ml的以Art a1计浓度为20 μg/ml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提取液。致敏结束后停息1周,用以Art a1计浓度为500 μg/ml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提取液对小鼠进行首次滴鼻激发,每鼻孔10 μl。将模型组分为3组分别连续激发7 d、10 d、14 d,每隔4周再激发7 d,探索首次激发时间。空白对照组小鼠以生理盐水进行免疫和滴鼻激发。造模后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和鼻部病理学变化,检测致敏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变化。确定最佳首次滴鼻激发周期后,进一步比较不同激发频次对致敏效果的影响。结果抗原首次激发后,10 d组小鼠过敏症状明显高于7 d和14 d组,且10 d和14 d组小鼠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明显高于7 d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二次激发后3个模型组小鼠组仍维持明显过敏症状;鼻部均有明显的上皮细胞增生、鼻甲肿大、炎细胞增多等病理变化;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水平均显著增高;抗原特异性IL-4和IL-6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其中10 d和14 d组高于7 d组。不同激发频次对过敏模型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每隔2周激发一次的致敏小鼠过敏症状以及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每隔4周激发的小鼠。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首次抗原激发时间以及不同激发频次对黄花蒿致敏小鼠模型的影响,最终优化了过敏小鼠评价模型建立的参数,为脱敏治疗药物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 标签: 变应原 鼻炎模型 激发周期 激发频次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偏瘫型脑瘫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或者传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为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77.14%,P<0.05;2组患儿治疗前运动DQ、语言DQ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致敏BALB/c小鼠鼻炎模型,探索可用于过敏反应评价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方法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以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提取物为致敏蛋白,通过不同含量的主要变应原(Art a1)和不同致敏次数,设置不同免疫程序,皮下免疫小鼠,末次免疫后1周和5周分别用含50 μg/ml和500 μg/ml Art a1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提取物滴鼻激发,每天1次,每次持续1周。观察小鼠的过敏反应,检测鼻部组织病理变化,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gE、IgG1、IgG2a等抗体水平及动态变化,检测小鼠脾脏中抗原特异性IL-4、IL-5、IL-2、IFN-γ等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结果致敏小鼠经抗原激发后出现明显的抓挠和喷嚏反应;鼻部组织出现明显的变应性炎症;血清中黄花蒿花粉特异性IgE抗体水平的增高与激发抗原呈明显的相关性;致敏小鼠脾脏中抗原特异性IL-4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而IFN-γ特异性淋巴细胞数量未见显著变化。结论成功建立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过敏小鼠模型,通过ELISPOT技术检测到黄花蒿过敏小鼠抗原特异性IL-4淋巴细胞数量的升高,为后续脱敏治疗用制剂的疗效评价提供实验资料。

  • 标签: 黄花蒿 过敏性鼻炎 动物模型 过敏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将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同种血清提取技术分析血清肺炎支原体 IgM抗体的阳性率,并借助血球分析仪对患者体内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进行计算,最后通过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清总 IgE的水平,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评测结果进行对照,通过三组数据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症的潜在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肺炎支原体 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肺炎支原体血清总 IgE与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合统计学分析可知,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症有非常明显的关联性,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更是诱导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因素,可使其危险发生的概率明显提升。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咳嗽变异性哮喘 相关性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将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同种血清提取技术分析血清肺炎支原体 IgM抗体的阳性率,并借助血球分析仪对患者体内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进行计算,最后通过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清总 IgE的水平,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评测结果进行对照,通过三组数据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症的潜在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肺炎支原体 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肺炎支原体血清总 IgE与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合统计学分析可知,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症有非常明显的关联性,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更是诱导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因素,可使其危险发生的概率明显提升。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咳嗽变异性哮喘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护理领域研究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年份设置为2000年1月—2020年10月,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量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 352篇文献,心力衰竭护理研究发文量呈持续上升趋势,2018年发文量最高。发文量最高的期刊是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Tiny Jaarsm,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影响力较大的机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管理、结局、病死率、生活质量、重新接纳、风险、再住院率、生存、抑郁、安宁疗护方面。结论可视化分析展现了心力衰竭护理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过渡期护理、社区护理仍是未来研究重点。

  • 标签: 心力衰竭 护理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热点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脑瘫的效果研究。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90 例儿童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取单一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治疗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脑瘫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各项功能,提高临床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方面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康复训练 鼠神经生长因子 儿童脑瘫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强化心理护理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癫痫患者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QOLIE-31 量表评分、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癫痫患者 生活质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儿童乳牙龋齿患儿接受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21年10月起,至2022年1月,共有54例儿童牙龋齿患儿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采用常规修复治疗的对照组及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治疗修复时间及VAS评分。结果:实验组修复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 儿童乳牙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会阴超声(Transperineal ultrasound,TPU)应用在硬膜外镇痛初产妇产后早期盆腔与肌肉情况中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分娩镇痛为依据,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产妇未行硬膜外镇痛,观察组在活跃期实施硬膜外镇痛。两组产妇均行TPU检查,对比两组产妇TPU检测指标,包括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等。与此同时,对比各组直肠膨出、尿道内口漏斗形成与漏尿、膀胱移动度增加、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膀胱尿道后角开放、膀胱膨出、直肠膨出、膀胱颈移动度增加、子宫脱垂、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尿道旋转角、尿道倾斜角等一系列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PU对于初产妇实施硬膜外镇痛,对于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无明显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TPU 硬膜外镇痛 早期盆腔脏器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失对焦敏感的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癫痫(FCMTE)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对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例伴失对焦敏感的FCMTE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67岁,病程6年至30余年,随访时间至少2年。4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身体震颤和抽动,闭目时发作频繁,导致入睡困难,3例患者偶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4例患者均存在失对焦敏感,其中3例同时具有光敏性。结论脑电监测期间科学地开展失对焦诱发试验,有助于确定伴失对焦敏感的FCMTE,FCMTE患者失对焦敏感与光敏感共存,其潜在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癫痫,肌阵挛性 大脑皮质 震颤 癫痫,反射性 畏光 失对焦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