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研究旨在分析转入ICU的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以降低死亡率并支持产科与ICU合作模式。回顾性分析了2010至2021年间我院112例病例,分为产科因素组和非产科因素组。结果显示,产科因素组占57.1%,非产科因素组占42.9%,且转入ICU的孕产妇比例呈上升趋势。主要病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和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产科因素组在规律产检、使用呼吸机和血浆置换方面比例较低,ICU住院时间较短,但输血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较高。两组在年龄、孕产史、终止妊娠时间、转入ICU时机和APACHEⅡ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总体救治成功率为97.3%,死亡3例。产科因素组有2例,非产科因素组有8例转入其他科室治疗,后者比例较高。结论指出,危重孕产妇病因复杂,发生率上升,产科与ICU合作是发展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偏头痛与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有关偏头痛与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按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SE 12.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6项病例对照研究和7项队列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全部为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于偏头痛可增高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优势比(odds ratio, OR)1.4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3~1.76;P<0.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性好。亚组分析显示,有先兆偏头痛(OR 1.38,95% CI 1.05~1.81;P=0.019)、无先兆偏头痛(OR 1.46,95% CI 1.19~1.80;P<0.001)、男性(OR 2.10,95% CI 1.72~2.56;P<0.001)和女性(OR 1.53,95% CI 1.22~1.92;P<0.001)偏头痛均可增高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结论无论患者性别如何以及有无先兆,偏头痛均可显著增高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溯因分析的持续质量改进对门诊输液患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460例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3~5月收治的23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将2021年6~8月收治的23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溯因分析的持续质量改进,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溯因分析的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门诊输液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实现门诊输液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50例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进行研究。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患者的分组依据,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应分别通过一般护理、针对性护理来完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护理任务,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出现情况、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人数分别为5人及1人,护理不良事件出现概率分别为20.00%及4.00%,组间数据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之间均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异,(p<0.05)。结论: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89例淋巴瘤患者,均采用化疗方式治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判断优质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项心理弹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3.91%(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毒副反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渗透参数及基于Ktrans纹理参数定量评估兔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模型骨骼肌血流灌注和微血管通透性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假手术组(n=12)。造模后第1、2、3周对所有兔股外侧肌行轴位DCE-MRI检查,获取渗透参数及纹理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渗透参数差异。对两组第3周提取的纹理特征进行特征筛选,并进行ROC曲线分析,获得AUC。分析渗透参数、纹理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CD31)、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相关性。结果Ktrans值在实验组各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Ktrans纹理分析参数在实验组和假手术组中有显著性差异。病理学参数与纹理参数有相关性。结论DCE-MRI渗透参数及基于Ktrans纹理分析参数在监测DM合并CLI骨骼肌血流灌注和微血管通透性变化方面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