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非职业人群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非职业人群布病患者的诊断及提出下一步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8-2019年杭州市报告的布病患者的基本信息、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资料。资料来源于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历年确诊布病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及布病防治工作年报,分析其中非职业人群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诊断情况等。结果2008-2019年杭州市共报告非职业人群布病患者76例,占总报告布病病例的34.23%(76/222)。76例非职业人群布病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29例,男女性别比为1.62∶1.00;年龄为(47.37 ± 16.04)岁,范围为6~84岁。3-5月是非职业人群布病发病的高峰期,占59.21%(45/76);主要感染途径是直接接触和消化道途径,占80.26%(61/76)。临床症状以发热[100.00%(76/76)]、多汗[73.68%(56/76)]、肌肉关节疼痛[69.74%(53/76)]为主;诊断时间为27(14,49)d,最长诊断时间为190 d,其中39例(51.32%,39/76)患者出现了误诊。经医院实验室全自动血培养仪常规培养提示疑似布鲁菌60株,经分型鉴定羊种布鲁菌54株,符合率为90.00%。2015-2019年患者血培养率(88.46%,46/52)明显高于2008-2014年(58.33%,1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8,P < 0.05)。结论2008-2019年杭州市非职业人群布病发病有季节性,感染方式多样,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高发季节对疑似布病患者开展血培养有利于布病的早期诊断。
简介:摘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随着HIV感染者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生存期的延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的发生率随之升高,这与中枢神经系统内持续的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所以对于HAND的治疗不能仅依赖于ART,还可从其免疫激活相关的机制出发,使用控制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的药物来辅助ART,以提高HIV感染患者的生命质量。本研究将介绍HAND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其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新辅助治疗联合外科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87食管癌患者资料。男性160例,女性27例,年龄(63.0±7.1)岁(范围:43~76岁)。新辅助治疗方案包括新辅助放化疗(CROSS方案)118例,新辅助放化疗(非CROSS方案)26例,新辅助化疗27例,新辅助免疫加化疗16例。采用t检验、χ²检验和秩和检验对术后6个月内复发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87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内共有30例患者复发(16.0%),复发模式包括局部复发1例,区域性复发11例,血源性复发转移13例,合并复发转移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的新辅助治疗前肿瘤T分期、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情况、病理环周切缘情况、病理T分期与病理N分期存在差异(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治疗前肿瘤T3~4期(OR=2.701,95%CI:1.161~6.329,P=0.021),病理N(+)期(OR=1.654,95%CI:1.045~2.591,P=0.032)是术后6个月内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前肿瘤外侵明显(T3期以上)且经新辅助治疗后仍存在阳性淋巴结的患者,应警惕术后早期复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