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肩袖损伤治疗中应用关节镜探查清理术结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114例肩袖损伤患者,均来源于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式肩袖损伤修补术,治疗组采取关节镜探查清理术结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从手术效果、肩关节功能及术后疼痛3方面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96.49%,对照组治疗优良率80.70%,2组中治疗组更高,P<0.05。经过治疗,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肩袖损伤治疗中应用关节镜探查清理术结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的临床效果优良,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并可减轻术后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患者应用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高度近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实施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治疗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则为76.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27%,疾病复发率为5.45%,对照组则分别为32.7%、34.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高度近视患者实施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疾病特征和手术信息,探讨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方法采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房颤中心数据库(www.china-afc.org)中行左心耳封堵手术的房颤病例资料,分析临床特点、手术参数、手术并发症和术终心律状况。并将患者分为单纯封堵组和封堵+导管消融(一站式)组,比较两组的疾病特征、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最终纳入全国175家医院共2 001份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其中男1 178例(58.9%),平均年龄69.4岁,年龄范围29~91岁,阵发性房颤892例(44.6%),CHA2DS2-VASc评分平均3.7分,HAS-BLED评分平均3.9分;封堵器以Watchman封堵器(63.8%,1 276/2 001)为主,手术成功率98.9%(1 979例),手术并发症7.4%(148例),残余分流5.1%(102例),术终窦性心律63.4%(1 269例)。与单纯封堵组(1 075例,53.7%)相比,一站式组(926例,46.3%)的患者年龄较小[(65.3±8.2)岁对(71.9±8.7)岁,P<0.001]、阵发性房颤比例高[67.4%(624例)对24.9%(268例),P<0.001]、CHA2DS2-VASc评分较高[(4.0±1.5)分对(3.7±1.4)分,P<0.001]、HAS-BLED评分较低[(3.6±1.6)分对(3.9±1.2)分,P<0.001]、残余分流率较低[2.8%(26例)对7.1%(76例),P<0.001]、术终窦性心律比例较高[96.7%(895/926)对34.8%(374/1 075),P<0.001],而手术成功率[99.2%(818/926)对98.7%(1 061/1 075),P=0.275]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相近[9.7%(48/926)对9.3%(100/1 075),P=0.760]。结论近年来,我国房颤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左心耳封堵术联合导管消融手术未增加手术并发症,但可显著提高术终窦性心律比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和术后不良情况。方法选择100例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腹股沟疝治疗的患者,并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疝环填充式修补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所持续的时间方面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16%,明显低于对照组72%的不良反应率。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率,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LCP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四肢骨折患者,并随机分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LCP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LCP钢板内固定术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使得患者的出血量减少,加快了康复的速度,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侧额眶重塑联合颅盖切开松解术治疗单侧冠状缝早闭的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采用双侧额眶重塑联合颅盖切开松解术治疗20例单侧冠状缝早闭患儿。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手术年龄为10. 5个月,范围为5~23个月;左侧冠状缝早闭8例,右侧冠状缝早闭12例。患儿头颅外观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侧前额及眼眶内陷,眼眶上抬,同时患侧枕部也内陷,整个颅腔小于健侧。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前颅顶不对称指数(anterior cranial vault asymmetry index,ACVAI)和颅腔容积进行手术疗效评估。在颅腔容积的比较上,将本研究的20例患儿作为颅缝早闭组,将报道测量的不同年龄正常儿童的颅腔容积数据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颅缝早闭组患儿术后颅面外观均获得满意效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无骨瓣坏死、骨瓣移位、脑脊液漏、组织过敏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19. 9个月,范围为12~40个月。颅缝早闭组患儿术前ACVAI值为(9. 07±3. 55)%,术后1周ACVAI值为(3. 56±3. 42)%,末次随访时为(3. 13±2. 41)%,术后1周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3,P<0. 001 ),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66,P=0. 517)。术前,颅缝早闭组颅腔容积为(1 027.85±112. 25) ml,正常对照组为(1 131. 92±161. 71) ml,颅缝早闭组颅腔容积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 36,P=0. 023);颅缝早闭组术后1周的颅腔容积为(1 081. 62± 111. 10) ml,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0,P<0. 001);末次随访时为(1 386. 90± 119. 30) ml,正常对照组为(1 438.22±89.28) ml,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54,P=0. 132)。结论运用双侧额眶重塑联合颅盖切开松解术治疗单侧冠状缝早闭,可获得很好的颅腔容积扩增,随访时接近正常儿童,头颅畸形恢复较好,手术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HBO)辅助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大骨瓣减压术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HBO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测量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观测患者颅内压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检测患者血清Tau蛋白、GFAP水平;采用NCSE量表评估治疗对患者预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总显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5,P<0.05)。2组患者Vs、Vm及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I和颅内压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血清Tau蛋白、GFAP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au蛋白、GF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辅助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脑血流,降低血清Tau蛋白、GFAP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认知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3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后路固定术,实验组患者配合后路固定术联合横突融合植骨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两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情况以及ODI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两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情况以及ODI评分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收集2022年以前采用常规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资料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 VAS 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活动能力,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图迈腔镜机器人用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Ⅲ期随机对照研究。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符合入组条件的前列腺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临床分期≤T2N0M0期。排除标准:需行急诊手术者;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且不能耐受手术;近3个月内参与过其他研究性药物或器械临床试验。试验组采用图迈腔镜机器人手术,对照组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两组均行经腹腔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术后1个月PSA和尿控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例,其中试验组22例,对照组22例。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67.7±7.5)岁与(66.4±6.3)岁]、确诊时PSA[10.5(7.7,23.7)ng/ml与13.5(8.9,24.7)ng/ml]、穿刺Gleason评分[6/7/8/9分:3/15/1/3例与1/13/5/3例]、危险度分层[中/高危:11/11例与8/14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转常规腹腔镜手术,无Clavien-Dindo ≥Ⅲ级并发症发生。试验组与对照组估计出血量[(109.1±51.6)ml与(94.5±51.6)ml]、输血率[9.1%(2/22)与4.5%(1/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位手术时间[64.5(130.5,214.3)min与88.0(65.3,11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切缘阳性率[13.6%(3/22)与36.4%(8/22)]、病理分期[pT2/pT3a/pT3b期:14/3/5例与8/9/5例]、术后1个月尿控恢复率[22.7%(5/22)与22.7%(5/22)]和PSA[0.055(0.021,0.103)ng/ml与0.032(0.010,0.089)ng/m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迈腔镜机器人应用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短期随访结果示患者肿瘤控制及尿控恢复良好,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与达芬奇机器人无显著差异,长期影响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21年5—10月,前瞻性纳入因肾肿瘤拟行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单发肾肿瘤,肿瘤最大径≤4 cm;体质指数(BMI)18.5~30.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1~3分;能配合完成方案规定的相关检查和随访;受试者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恶性肿瘤,或既往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且研究者认为不适合纳入本研究者;既往接受过同类型泌尿系统外科手术治疗,且研究者评估后认为不适合参与本研究者;入组前3个月内以及研究期间计划行其他大型手术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研究者认为不适合行手术治疗者;入组前3个月内参与过其他干预性临床试验者。本研究手术均采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该系统由远程控制台、手术设备台车、含4个机械臂的操作系统,以及可重复使用的蛇形机械臂构成。蛇形机械臂是具有两段且均可四向弯转的手术器械,末端携带单极剪刀、双极抓钳、持针器等不同的手术器械,靠自身弯曲运动,通过专用单孔多腔道套管进入体内,可避免传统单孔套管的"筷子效应""反向操作"等问题。本研究均行单孔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全麻,患者取健侧卧位,升高腰桥、头低足低位。于脐水平腹直肌外缘取3~4 cm切口,逐层切开进入腹腔,置入配套的单孔机器人专用2.5 cm套管,连接机器人系统,装入高清3D腹腔镜镜头和蛇形机械臂,助手通过专用通道置入普通腹腔镜器械进行辅助,必要时增加1个辅助孔。所有手术均采用经腹腔入路,肿瘤切除和创面重建均采用零缺血方式。记录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信息。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44~52岁。BMI 26.5~29.0 kg/m2。2例有高血压病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均为0分。卡氏评分100分3例,90分1例。术前平均血肌酐(76.8±18.8)(70~104)μmol/L。肿瘤位于左侧3例,右侧1例。肿瘤直径1.1~2.8 cm。肿瘤分期均为T1a期。R.E.N.A.L.评分为4A、7P、6P、4P各1例。首例手术采用纯单孔方式,余3例为保证手术安全性,均增加1个辅助通道。手术时间155~210 min,术中出血量20~170 ml。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2例,切缘均阴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漏尿、发热、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术后下床时0间1~3 d,术后住院时间3~9 d。出院前复查血肌酐(71.5±22.0)(54~103)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结论采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开展单孔腹腔镜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蛇形臂动作灵活、指向性准确,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uidan术前评估模型在预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瘤科手术治疗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52例。患者年龄18~85岁,中位年龄55岁;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期117例,Ⅳ期35例;采用Suidan术前评估模型评分为0~9分。患者均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按治疗方案及Suidan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行初始型肿瘤细胞减灭术(PDS)且术前Suidan评分<3分为PDS-A组(42例),行PDS且术前Suidan评分≥3分为PDS-B组(46例),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IDS)且术前Suidan评分≥3分为NACT+IDS组(64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不满意减瘤率、肉眼残留病灶率;比较不同Suidan评分,患者间不满意减瘤率、肉眼残留病灶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uidan术前评估模型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后不满意减瘤、肉眼残留病灶的预测价值。结果3组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FIGO分期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不满意减瘤率、残留病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PDS-B组[71.7%(33/46)、78.3%(36/46)]、NACT+IDS组[48.4%(31/64)、54.7%(35/64)]、PDS-A组[23.8%(10/42)、33.3%(14/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19、18.05,P值均<0.001)。行PDS患者不同Suidan评分时,患者不满意减瘤率、肉眼残留病灶率随着评分数值的增加逐渐升高。ROC曲线显示:Suidan术前评估模型预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不满意减瘤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95% 可信区间(CI)0.657~0.864],约登指数为0.478时,最佳评分阈值为3分,灵敏度为76.7%,特异度为71.1%;预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手术残留病灶AUC为0.730(95% CI 0.624~0.836),约登指数为0.457时,最佳评分阈值为3分,灵敏度为72.0%,特异度为73.7%。结论Suidan术前评估模型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效果有较好的预测价值,Suidan评分为3分时,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