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当中国社会自1979年进入一种新的历史文化语境时,人们不断地渴望从国外寻求新的文化理论资源、同时也需要新的阐释话语和文化策略,“南巡讲话”后出现经济暴热的“商品话语与大众媒体的狂欢时期”,①使话语空间拓展和学术自由度变宽,学术界讨论后现代主义成为现实可能。在80年代初期,国内学者“经常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相混淆”,
简介:弗·杰姆逊从社会历史的高度把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历史分期,认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属资本主义的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逻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应的文化形式是现代主义和先锋艺术。表达的是危机、焦虑、个性风格和对深度模式的追求;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对应形式是后现代主义,体现的是文化与商品、消费结合的文化表征。根据这一思路来考察中国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我们发现,90年代的中国是“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多元并置杂糅的社会历史形态,出现了时间、空间和
简介: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90年代中国复杂的文化语境中,国内学者由于文化背景、运思角度和研究路径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提出了或相近或对立的观点,有的认为两者的关系是断裂的;有的认为两者的关系是延续的,也有的认为两者既有联系又存在差异。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论争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论争(续)
断裂与延伸的叙述话语——关于国内90年代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关系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