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后胆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17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资料。最终纳入160例患者,其中男性86例,女性74例,年龄(63.4±10.8)岁。160例患者手术切除后发生B级胆漏44例、C级5例,均纳入胆漏组,剩余111例术后未发生胆漏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后胆漏的影响因素。结果胆漏组手术时间≥360 min、保留侧肝门血管切除重建、残余肝断面胆管开口3支及以上等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保留侧肝门血管切除重建(OR=2.322,95%CI:1.078~5.002,P=0.028)、残余肝断面胆管开口3支及以上(OR=2.656,95%CI:1.198~5.892,P=0.016)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后更易出现胆漏。结论保留侧肝门血管切除重建、残余肝断面胆管开口3支及以上是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后胆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术后实际5年生存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到2015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HCC根治术的患者94例,分为存活超过5年组和未存活到5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差别。结果94例患者中19例(20.2%)术后生存期超过5年,HCC的实际5年总生存率(20.2%)低于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算的5年生存率(22.2%)。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资料中,两组的病理类型(P=0.012)、淋巴结转移(P=0.001)、切除水平(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理类型非乳头型、淋巴结转移、R1切除是影响HCC术后实际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组研究。参与研究的对象均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选择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进行治疗。比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围术期各项指标、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机率。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机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选择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能够提升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机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减手术切口长度、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进行外科手术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 2年间接收的 35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 18例与对照组 17例,观察组在术前 0.5~ 1h给予患者使用抗生素,对照组在术后给予患者使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5.62±0.71) d,明显低于对照组( 8.02±1.21) d的住院时间( P< 0.05);观察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为 5.56%,明显低于对照组 35.29%的发生率( P< 0.05)。结论:对基层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予以患者使用抗生素可显著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 78例颅内肿瘤患者, 病例资料的入选时间自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 2组。 对照组 39例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实验 组 39例患者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 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 观察并发症发生率, 并评估两组的治愈率、病死率和病残率。 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 (P<0。 05)。 研究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致死率和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 :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较,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对患者的颅内肿瘤疗效更佳, 而且还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患者手术中出血量,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其安全性可以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01年1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淋巴瘤协作组数据库中159例原发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多原发于皮肤软组织(106/159,66.7%)和胃肠道(31/159,19.5%)。Ann Arbor Ⅲ~Ⅳ期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患者比例较高,分别为64.2%(102/159)和47.8%(76/159)。全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43.6%,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27.9%。原发皮肤软组织和胃肠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1.0%和59.4%(P=0.28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4.8%和48.3%(P=0.109)。综合治疗较单纯化疗提高了全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8.4%和33.9%,P=0.001)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40.7%和20.7%,P=0.008)。LDH升高、Ann Arbor分期和≥2个结外部位受侵为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DH升高和≥2个结外部位受侵为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失败模式以远处结外器官复发进展为主。结论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较差的预后,放疗或手术±化疗较单纯化疗可能提高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01年1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淋巴瘤协作组数据库中159例原发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多原发于皮肤软组织(106/159,66.7%)和胃肠道(31/159,19.5%)。Ann Arbor Ⅲ~Ⅳ期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患者比例较高,分别为64.2%(102/159)和47.8%(76/159)。全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43.6%,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27.9%。原发皮肤软组织和胃肠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1.0%和59.4%(P=0.28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4.8%和48.3%(P=0.109)。综合治疗较单纯化疗提高了全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8.4%和33.9%,P=0.001)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40.7%和20.7%,P=0.008)。LDH升高、Ann Arbor分期和≥2个结外部位受侵为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DH升高和≥2个结外部位受侵为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失败模式以远处结外器官复发进展为主。结论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较差的预后,放疗或手术±化疗较单纯化疗可能提高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深度七氟烷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1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甲组给予低浓度七氟烷麻醉,乙组给予高浓度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MMSE评分以及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S100β蛋白含量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次日与术后一周,乙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甲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甲组,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高浓度七氟烷麻醉,能够显著减低对其认知功能的损伤,降低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矿产资源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我国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还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排名第三的国家,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因此虽然我国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平均到个人身上,甚至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在矿产资源方面还是比较匮乏的。面对这种国情,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单位要努力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方法的研究,提高勘查效率和质量,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本文针对地质矿产勘查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首先介绍了矿产勘查的原则,然后对地质矿产勘查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中心9例胆囊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9例患者中8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5例术后行辅助化疗;1例行腹腔肿瘤活检+化疗+靶向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最长生存时间为29个月,其中术后行GEMOX方案化疗患者较其他方案化疗患者生存时间长,靶向治疗患者生存时间长达20个月。笔者认为手术切除是治疗胆囊癌肉瘤的最佳手段,术后合理的化疗方案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靶向治疗在胆囊癌肉瘤中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28例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患者测定门静脉压力梯度及其对普萘洛尔的反应性。结果表明,术后第3天患者门静脉压力梯度基线压力平均为(15.1±11.2)mmHg。对普萘洛尔有反应者15例,剂量增至100 mg/d仍无反应者13例。患者对普萘洛尔的降压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并存在量效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splenectomy,LPS)在脾良性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的脾脏良性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PS组和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splenectomy, LTS)组。结果4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LPS组21例,LTS组25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引流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术后第1天及1个月白细胞计数、术后第1天及第5天血小板计数、术后并发症(出血、发热、脾窝积液、胰瘘、静脉血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LPS组术后第5天白细胞计数、术后1个月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均低于L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2.146,-2.089,χ2 =4.293,均P<0.05)。结论LPS能为脾脏良性实体肿瘤患者获益,符合精准外科发展理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胃肠手术的9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接受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接受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营养指标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在康复指标和术后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免疫功能恢复,缩短胃肠道恢复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紫杉醇联合顺铂在晚期食道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在我院中选择50例晚期食道癌患者,其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均处在2019年4月至2020年12年的范围内。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入选的患者合理分成两组,每组包括的患者数量是25例。将组别作为参考依据,分别对两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手段。其中,对照组接受5—氟尿嘧啶结合顺铂进行治疗,观察组接受紫杉醇结合顺铂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存在较大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结合顺铂实际效果良好,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应对该项治疗方法的可靠性形成正确认知,并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