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UL16结合蛋白2(ULBP2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结直肠癌患者80例(结直肠癌组)和健康体检者6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血清ULBP2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ULBP2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法。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ULBP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5.52 ± 12.18)ng/L比(66.20 ± 8.28)ng/L],结直肠癌组Ⅰ~Ⅱ期患者血清ULBP2水平[(76.44 ± 7.56)ng/L]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ULBP2诊断结直肠癌的最佳临界值为79.53 ng/L,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敏感度为73.75%,特异度为91.67%;血清ULBP2诊断Ⅰ~Ⅱ期结直肠癌的最佳界值为71.86 ng/L,AUC为0.827,敏感度为78.57%,特异度为78.33%。按中位血清ULBP2水平将患者分为高表达(血清ULBP2水平>85.52 ng/L)38例,ULBP2表达42例。血清ULBP2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有关(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组织分化和血清ULBP2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或<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血清ULBP2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 = 0.194,95% CI 0.077~0.490,P = 0.001)。血清ULBP2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血清ULBP2表达患者(28个月比5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ULBP2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早期诊断 预后 UL16结合蛋白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平足蛋白联合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在胃癌术后VTE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于2022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4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观察分析。根据患者胃癌根治术后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分为研究组(15例VTE患者)和对照组(25例非VTE患者),观察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PDPN免疫组化及其表达水平、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住院时间数据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BMI>25)、下肢水肿以及VTE史数据比较,P<0.05。PDPN阳性定位在间质梭形细胞中,其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在研究组中的PDPN有着高表达,在对照组中则是低表达。平足蛋白联合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诊断VTE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高于单独的平足蛋白、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诊断,P<0.05。结论:平足蛋白联合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在胃癌术后VTE风险预测可以提高准确预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术后VTE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平足蛋白 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 胃癌 VTE 风险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性出血采用粪便隐血试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诊断消化性出血的患者中任意择取4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再择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给予三组研究对象均采用粪便隐血试验、转铁蛋白检测,并且对比单项项目检测和联合项目检测的诊断阳性率。结果:经统计,粪便隐血试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消化性出血中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的诊断阳性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下消化道出血诊断阳性率。结论:在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采用粪便隐血试验与转铁蛋白联合检测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明显较高,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消化性出血 粪便隐血试验 转铁蛋白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不同活动状态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至2018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以及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风湿科确诊为RA的患者130例(男24例,女106例),年龄(52.98±13.24)岁,中位数51岁。同期来自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对照者100名(男28名,女72名),年龄(45.04±11.55)岁,中位数44岁。分析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并用免疫比浊法对RA患者稳定期组、轻度活动期组、中度活动期组、重度活动期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MMP-3的测定,采用ROC曲线评判MMP-3对RA疾病活动评估的效能。结果RA稳定期的血清MMP-3[28.8(21.9~38.7)ng/mL]与健康对照组[28.0(21.7~36.1)n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P>0.05),而RA轻度活动期的血清MMP-3的值[51.8(41.8~73.1)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Z=2.942,P<0.01)。MMP-3诊断RA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7,敏感度为73.1%,特异度为93%。其中对于RA轻度活动期患者的AUC为0.906,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88%。另外,血清MMP-3与CRP、ESR相关(r分别为0.242和0.243),而与DAS 28相关性最强(r=0.361)。结论MMP-3水平随着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严重程度而上升。临床上RA患者保持较低水平的MMP-3可用来提示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另外,血清MMP-3与DAS28密切相关。

  • 标签: 【关键字】类风湿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3 DAS28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中雄激素受体剪切变异体7(AR-V7)的表达与阿比特龙治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年龄≥18岁,存在1≥处全身转移,拟使用阿比特龙治疗的新发CRPC患者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AR-V7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R-V7阳性组和AR-V7阴性组,对两组患者PSA下降时间、PSA无进展生存(PFS)、临床状态PFS、影像学PFS以及总生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入组77例患者,其中AR-V7阴性组49例,AR-V7阳性组28例。AR-V7阴性组PSA下降时间[(72.04±66.92)d与(190.11±102.44)d,P=0.000]、PSA无应答率[6.12%(3/49)与21.4%(6/28),P=0.040]明显小于AR-V7阳性组,而PSA PFS[(489.17±269.39)d与(130.56±120)d, P=0.010]、临床状态PFS[(551.91±322.05)d与(261.44±200.85)d, P=0.018]、影像学PFS[(523.7±223.28)d与(247.56±202.80)d,P=0.003]明显长于AR-V7阳性组。AR-V7阳性组和AR-V7阴性组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分别为(1 246.89±375.65)d和(1 001.42±248.94)d(P=0.159),总生存率分别为89.8%(44/49)和89.3%(25/28)(P=0.1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PC患者中,AR-V7表达与阿比特龙治疗敏感性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阳性表达患者阿比特龙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 阿比特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分布,探讨放疗的照射范围。方法1997年9月至2015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2472例改良根治术后T1-2N1女性乳腺癌患者,均未行新辅助治疗。1898例未行术后放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患者的局部和区域复发部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局部复发率和区域复发率计算,采用Log-Rank法对影响患者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的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P值小于0.05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法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71.3个月,164例(8.6%)患者发生局部和(或)区域复发。其中复发在锁骨上106例(65%),胸壁69例(42%),腋窝39例(24%),内乳19例(1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45岁)、肿瘤位置(其他象限/内象限)、T分期(T1/T2)、腋窝阳性淋巴结数(1个/2~3个)、激素受体(阳性/阴性)是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共同的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期患者的LRR部位主要是锁骨上,其次是胸壁,腋窝和内乳少见。影响局部和区域复发的高危因素基本相似,放疗患者建议照射锁骨上区和胸壁。

  • 标签: 乳腺肿瘤/改良根治术 阳性淋巴结 局部区域复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