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燃煤电厂典型岗位群体噪声暴露水平,探索建立噪声暴露岗位危险度评估方法。方法于2020年4月,选择11家燃煤电厂295名典型岗位劳动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典型岗位群体噪声暴露剂量以及不同暴露剂量下的暴露群体比例,结合剂量-反应关系进行危险度评估。结果燃煤电厂典型岗位噪声暴露水平为(84.24±4.10)dB(A),超标率为44.07%(130/295),各岗位噪声超标率最高为脱硫巡检工(51.52%),其次为汽机巡检工(47.92%)和皮带巡检工(46.32%)。以30年为例,燃煤电厂噪声暴露岗位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为12.30%,发病率最高的岗位为皮带巡检工(13.21%),其他依次为汽机巡检工(12.97%)、脱硫巡检工(12.42%)、锅炉巡检工(11.59%)和化学水巡检工(6.89%)。结论燃煤电厂噪声暴露危险度较高,建议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噪声聋的发病风险。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产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对产品生产也从早期的手工发展到中期的水力和电力协助生产,再到现今的新能源(如风力、核能等)转化带动生产,在这样直线的能源运用过程中,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的同时,在那段摩登时期虽然物质生活和需求满足了社会基本需要,但也因其对能源的不正当运用,即生产环节大量的烧炭排污使得所处城市环境恶化使生存环境受到影响,这里最能代表那段时期的城市应该为英国。也促使对新能源——核能的发现和运用,在早期的核电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往往从经济角度对核电厂在使用寿命上进行考虑,也使得在主体建设过程里对其潜在的安全威胁出现不了解或忽略,对后期核电厂的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本次就以相关电仪设备老化评估标准进行相关的问题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高血压(HTN)患者中应用老年综合评估(CGA)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以2021.01~2022.10为期限,受试对象为100例老年HTN病例,研究方式为随机分组,病例数为50例/组,以甲乙作为组名。甲组应用常规干预,乙组则增加CGA干预。比对血压变化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比对血压水平,干预后显示为乙组病例舒张压(DBP)水平、收缩压(SBP)水平均低于甲组病例(P<0.05)。比对QOL量表评分,显示为乙组病例各项分值均高于甲组病例(P<0.05)。结论:在老年HTN患者中应用CGA的价值更高,既能对血压予以有效控制,又能对其生活质量加以改善,可借鉴推广。
简介:摘要:随着煤矿机电设备的广泛应用,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无损检测技术,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缺陷检测与评估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等。其次,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特点和常见缺陷进行了分析,包括材料疲劳、断裂、磨损等。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缺陷检测与评估方法,包括检测流程、参数设置和评估标准。本研究对于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对电力工程项目提出较高的要求,让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面临较大的挑战,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比较繁琐,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相应的安全事故出现,要是没有在电力项目全过程当中使用风险评估技术,那么对电力工程项目带来比较严重的损伤。在这一背景下,相关施工单位在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的时候,将风险评估技术深入电力工程项目当中,对电力工程项目所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有效减少外界因素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影响,保障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正常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风险评估技术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时使用乌司他丁的效果。方法收集感染性休克患者共8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用乌司他丁,将两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生率、死亡率、C反应蛋白值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乌司他丁能够显著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3D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评估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的慢性期皮层下脑梗死患者的静息态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中执行能力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MR 750扫描仪对29例慢性期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行3D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以SPM8中的GLM(一般线性模型)为参考,把教育年限、年龄、性别当作协变量,把“全脑灰质模板”当作mask,实施独立样本t检验,明确对照组、病例组脑血流量不同的脑区,并对其同执行能力间的联系展开讨论。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健侧缘上回(supramarginal gyrus,SMG)与额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SFG)脑血流量皆显著增加(P<0.05)。上述2个脑区的CBF值皆于连线测试B的反应时间呈负向相关。结论运动功能有效恢复的慢性期皮层下脑梗死患者远隔病灶的皮层区CBF仍存在异常,同时此部位CBF的改变同认知功能中的执行能力存在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入选病例为2010年4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诊断治疗的冠心病进行精神状态评估,对筛选出的162例精神状态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心理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给予一般的镇静药物,心理干预组在采用心理干预。试验结束后,比较三组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ECT改善及精神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理干预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治疗组的效果最为明显。在ECT和精神状态改善上治疗组、心理干预组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积极、全面的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款消化内镜下新型双极电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新型双极电刀与传统单极电刀对肌肉组织热损伤区域的差异。离体动物实验分析二者对猪胃壁的纵向热损伤距离。活体动物实验比较二者行猪消化道黏膜下剥离术的整块切除率、切割效率等指标。结果有限元模型表明,排除个体差异、手术操作因素的影响后,单极刀对肌肉组织热损伤区域的长、宽、深分别为双极刀的1.08倍、1.12倍和1.23倍。离体动物实验表明,相同功率下通电1 s,双极刀对猪胃壁的的纵向热损伤距离为(433.25±42.58)μm,小于单极刀的(898.03±111.59)μm(t=6.740,P=0.003)。活体动物实验中,两种电刀系统的黏膜整块切除率均是100.0%。双极刀的切割创面为(229.58±185.29)mm2,所用切割时间为(164.37±96.27)s,单极刀的切割创面为(209.70±167.35)mm2,所用切割时间为(162.65±69.97)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新型双极电刀在模拟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安全有效,尚需临床消化道手术的进一步证实。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设置为研究样本,研究样本的采集例数控制在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做分组处理,将其中的35例患者划分在常规组,组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将另外的35例患者收录在研究组,组内患者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及凝血功能等指标做分析比较。结果:经不同护理方式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71%以及22.86%(P<0.05);研究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来说,应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这种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对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