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间接法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反三甲状腺原氨酸(rT3)生物参考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患者797例(男332例,女465例,年龄12~95岁),筛选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均正常且无甲状腺结节或明显甲状腺肿的人群,并进一步排除各种急慢性疾病、相关药物等影响rT3检测值的参考个体。rT3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筛选出的参考个体按年龄进行分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分析数据。非参数排序法建立rT3生物参考区间,选取rT3数据分布的2.5%和97.5%百分位值作为上、下参考限的取值。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符合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健康体格检查者和住院患者各20例,验证参考区间。结果共有159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参考个体入组,其中男66例,女93例,年龄23~87岁。23~29岁(4例)、30~39岁(18例)、40~49岁(29例)、50~59岁(43例)、60~69岁(40例)、70~79岁(19例)和80岁以上(6例)组的rT3值分别为(0.62±0.16)、(0.63±0.12)、(0.64±0.11)、(0.61±0.11)、(0.65±0.14)、(0.65±0.11)和(0.79±0.10) μg/L,不同年龄组rT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P=0.049),80岁以上组与其他各年龄组rT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0岁以下参考个体男性和女性的rT3值分别为(0.62±0.11)和(0.64±0.12)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 P=0.420)。新建立适合20岁以上、80岁以下人群的rT3生物参考区间为0.47~0.92 μg/L,与试剂说明书参考区间(0.20~0.95 μg/L)比较,参考下限数值明显提高。2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和20例住院患者rT3检测值分别为0.57~0.82 μg/L、0.48~0.77 μg/L,均在该参考范围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T3生物参考区间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但其年龄适用范围还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逆转 化学发光测定法 参考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灶切除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医院首诊为Ⅳ期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发灶切除组(85例)和发灶未切除组(47例),分析发灶切除、手术时机选择、淋巴结摘除与清扫、是否放疗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转移是Ⅳ期乳腺癌患者发灶切除的独立影响因素(OR=2.590,95% CI为1.090~6.15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发灶切除是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OR=0.582,95% CI为0.400~0.847)。发灶切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7.20个月,高于发灶未切除组(24.10个月;χ2=8.108,P=0.004)。在年龄≥50岁的患者中,发灶切除组和发灶未切除组中位OS分别为39.30和23.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1, P<0.001)。确诊至发灶切除手术时间<6个月组(66例)和≥6个月组(19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8.00和35.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0,P=0.035)。单侧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与腋窝淋巴结摘除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5.37和33.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2,P=0.005)。术后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4.80和33.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0,P=0.086)。结论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切除发灶可延长其生存时间。

  • 标签: 乳腺肿瘤 晚期 原发灶切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灶切除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医院首诊为Ⅳ期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发灶切除组(85例)和发灶未切除组(47例),分析发灶切除、手术时机选择、淋巴结摘除与清扫、是否放疗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转移是Ⅳ期乳腺癌患者发灶切除的独立影响因素(OR=2.590,95% CI为1.090~6.15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发灶切除是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OR=0.582,95% CI为0.400~0.847)。发灶切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7.20个月,高于发灶未切除组(24.10个月;χ2=8.108,P=0.004)。在年龄≥50岁的患者中,发灶切除组和发灶未切除组中位OS分别为39.30和23.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1, P<0.001)。确诊至发灶切除手术时间<6个月组(66例)和≥6个月组(19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8.00和35.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0,P=0.035)。单侧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与腋窝淋巴结摘除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5.37和33.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2,P=0.005)。术后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4.80和33.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0,P=0.086)。结论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切除发灶可延长其生存时间。

  • 标签: 乳腺肿瘤 晚期 原发灶切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切除术的特点,评价舒适护理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6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进行临床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舒适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两组通过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效果数据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临床通过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更为显著,可提高舒适度,患者满意。

  • 标签: 舒适护理 甲状腺切除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γδT细胞在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抗菌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数量变化。方法于2019年9月,选择2012年9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88例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该院职工体检健康的3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抗布鲁氏菌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外周血中γδT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8比值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完成6周抗布鲁氏菌病治疗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12周抗布鲁氏菌治疗后γδT细胞、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CD4/8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治疗前γδT细胞、CD8+和CD3+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CD4/8计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6周抗布鲁氏菌病治疗后,γδT细胞计数较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12周抗布鲁氏菌病治疗后γδT细胞计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γδT细胞、CD4+、CD8+和CD3+T淋巴细胞可能在机体抵制布鲁氏菌慢性感染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γδT细胞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CD3+T淋巴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于沛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对个“坚定不移”的阐述,进一步统一了全党思想认识,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人民更好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个“坚定不移”的观点是时代强音,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问题,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发展史 胡锦涛总书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壁厚分析法判断股骨骨愈合程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骨科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临床诊断为股骨骨愈合不良及骨不连的29例患者资料。男24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1.8岁(5~54岁)。骨延迟愈合25例,骨不连4例(肥大型2例,萎缩型2例)。复查患者CT资料,采用Mimics 2.0软件,利用维壁厚分析法对股骨骨愈合不良及骨不连患者在骨愈合不同阶段的CT数据进行三维模拟仿真计算,通过与健侧肢体相同部位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骨折段的骨愈合程度,结合时间的变化规律,辅助诊断股骨骨愈合、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对临床诊断进行二次修正,并观察最终的临床愈合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4年(平均14.9个月)随访。29例患者临床诊断:骨愈合13例(44.8%),骨延迟愈合12例(41.4%),骨不连4例(13.8%)。经维壁厚分析法修正诊断:骨愈合9例(31.0%),骨延迟愈合18例(62.1%),骨不连2例(6.9%)。两种方法判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99,P=0.031)。结论维壁厚分析法判断股骨骨愈合程度是可行的,可以定量分析骨愈合的程度,为骨不连和骨延迟愈合的临床诊断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诊断依据。

  • 标签: 骨折愈合 骨延迟愈合 骨折,不愈合 四维壁厚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维有限元骨承载力分析的方法,对于长管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双腿平行CT扫描、双腿几何建模、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与健侧肢体相同部位的对比分析,根据时间轴上的变化趋势,判断目标骨段骨愈合的程度,辅助诊断长管骨的骨愈合、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方法选择2014年到2017年间,临床诊断骨延迟愈合的26例病例进行了系统随访。在骨愈合不同阶段的CT数据进行三维建模,材料赋值,建立下肢长管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仿真计算目标骨段承载受力状况,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单轴压缩实验的仿真,分析双腿目标骨段的受载荷情况。结合米塞斯应力最大值及载力-位移曲线下总面积进行比值分析,作为观察骨愈合程度的指标,对于临床诊断进行二次修正,并观察最终临床愈合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2~4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年。临床诊断骨延迟愈合完整病例26例,对26例病例采用有限元骨承载力分析法共分析54次,修正诊断为:6例(23.1%)病例判定骨愈合;16例(61.5%)病例判定骨愈合不良;4例(15.4%)病例判定骨不连。利用米塞斯应力最大值及载力-位移曲线下总面积进行比值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得到P=0.170,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存在非随机相关性。结论采用有限元骨承载力分析的技术,可以三维定量分析骨折端的骨愈合程度,结合时间轴上变化规律的描述,可以给骨不连和骨延迟愈合的临床诊断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诊断依据。该方法也较好的观察到,高能量损伤的骨愈合过程难以按照经典骨愈合理论的进程演变,通常其骨愈合所需的时间更长,但能显示出其缓慢的愈合趋势,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骨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骨愈合 骨承载力分析
  • 简介:摘要: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制度,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是川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目前,学校的各专业逐步在推广现代学徒制。以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现代学徒制为例,学校结合羌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了人才培养深度调研,本着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乡土文化”为己任,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政、企、校、行”方联动,共同推进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向羌文化方向特色发展,形成民族地区“导五共六化”特色现代学徒制新策略。

  • 标签: 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