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原发黑色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9年确诊为食管原发黑色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中男性和女性各3例,年龄57~70岁,平均年龄66岁。肿瘤位于食管中下段,最大径3.0~9.5 cm。镜下观察5例肿瘤有色素沉着,5例膨胀性生长。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和小细胞等形态,排列成含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和实性巢状等结构。4例于肿瘤邻近上皮与间质交界处见异型黑色细胞(交界处活动)。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均表达HMB45与Melan A,均不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突触素和嗜铬粒素A。5例行BRAF、KRAS和NRAS的分子检测,均为野生型。随访3~43个月,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脑卒中,余4例存活。结论食管原发黑色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需与低分化癌、癌肉瘤等鉴别,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可有帮助,应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谨防处理不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I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间诊断的7例伴I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6~39岁,中位年龄24岁,其中发病部位4例扁桃体、2例淋巴结和1例腺样体。(2)形态上,1例完全滤泡样构型,2例完全弥漫构型,余4例两者兼有。细胞多为中等至大的体积,中心母细胞样形态或不规则核的母细胞样细胞;3例核分裂象活跃(12~20个/HPF),2例伴星空现象。(3)免疫表型上,细胞均表达CD20、PAX5、bcl-6和MUM1;其中3例CD10和bcl-2阳性;Ki-67阳性指数均>80%。7例IRF4基因断裂重排,其中2例bcl-6基因重排。(4)6例患者临床均为Ⅰ~Ⅱ期,1例为临床Ⅳ期,后者随访8个月后PET/CT提示纵隔新发病灶。结论伴I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表现的大B细胞淋巴,结果提示其可能具有更广的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谱系。肿瘤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尚需要更多的临床病例观察进一步明确。

  • 标签: 淋巴瘤, B细胞 病理学, 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FE3重排的上皮样血管内皮(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3—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的软组织TFE3重排的EHE共2例,采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TFE3基因断裂重排及WWTR1-CAMAT1基因融合情况,二代测序检测其融合转录本。结果患者2例,例1男,51岁,右颞部肿瘤;例2女,42岁,右颈部肿瘤。临床表现均为肿块无痛性进行性增大。大体检查,例1呈结节状生长,边界不清,切面灰红;例2在静脉壁内生长,切面淡褐色。镜下,2例均为中等细胞密度,胞质丰富嗜酸,似泡沫样或组织细胞样形态,核轻至中度多形性。大多数肿瘤细胞呈实性或腺泡状排列,但例1中观察到腔内乳头状生长方式,例2中观察到血管吻合沟通区域和髓外造血现象。免疫组织化学上,肿瘤细胞强阳性表达CD31(2/2)、CD34(2/2)、ERG(2/2)和TFE3(2/2)。FISH示TFE3基因断裂(2/2),未见WWTR1-CAMAT1基因融合(0/2)。二代测序示例2出现YAP1(exon1)-TFE3(exon6)融合。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59个月,例1术后22个月复发,目前带生存,例2未复发。结论TFE3重排的EHE是一种少见的分子亚型,有特殊的形态学表现,但也可能有少见的形态学谱系;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辅助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血管内皮瘤,上皮样 基因重排 病理学,分子 诊断,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