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涌现出来,为各个阶段学生的成长进步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进步历程中非常关键的衔接阶段,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初中生刚刚迈入青春期,自身思维意识虽然带有了明显的个性化意识,但是其中的不稳定性依然是非常明显的。基于我国初中阶段教学活动开展的集体性性质,班主任在学生成长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加的不可替代。初中阶段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主题班会是非常常见的形式,为了进一步的发挥主题班会对学生的促进作用,班主任老师要不断的创新班会组织形式和内容,为学生成长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班级氛围。本文就如何组织有效的主题班会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 标签: 初中班级管理 主题班会 策略
  • 简介:摘要:为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要增强幼儿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精神品质。然而当前阶段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环节设计不合理、游戏实施不够具体。为了提高幼儿园体育游戏设计的科学性,教师应创设情境游戏,强化情感教育;组织竞赛游戏,培养幼儿竞技精神;组织小组游戏,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 标签: 幼儿园 体育游戏 设计 组织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对两种不同组织方式的医学在线教学视频的学习体验进行分析,为医学在线课程视频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2月,以某医学院校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课堂实录组和教师融合组。课堂实录组教学采用课堂实景组织方式设计的视频;教师融合组教学采用虚拟场景组织方式设计的视频。通过眼动指标、测验成绩、认知负荷测验比较两组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课堂实录组学生和教师融合组学生的注视类眼动指标比较,兴趣区注视时间[(57.65±43.74)分比(81.39±43.49)分,P=0.047]、兴趣区注视次数[(159.00±38.10)分比(90.89±44.48)分,P=0.006]、兴趣区平均注视时间[(17.26±4.18)分比(28.65±8.95)分,P<0.001]等均小于教师融合组学生。课堂实录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验成绩[(5.92±1.16)分比(6.92±1.04)分,P=0.012]及认知负荷测验结果[(13.47±0.94)分比(15.76±0.97)分,P<0.001]均低于教师融合组学生,但实操测验成绩高于教师融合组[(7.06±1.56)分比(5.85±1.56)分,P=0.031]。结论学生对不同组织方式在线视频的学习体验不同,在线教学视频的组织方式应切合课程类型并与教学内容特征相适应。

  • 标签: 医学在线教学视频 眼动追踪技术 在线学习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对侧乳腺组织瓣移植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7例,年龄45~73岁,均一期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自体对侧乳腺组织瓣转移乳房再造,供侧乳腺术前均接受乳腺超声、钼靶、磁共振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可能。随访其手术效果。结果57例患者均完成了一期乳房再造,术后两侧乳房基本对称,2例在术后早期有"并乳"现象,均于术后3个月内消失。随访2~1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迹象。结论自体对侧乳腺组织瓣移植作为一种即时乳房重建方法,对于乳腺癌女性尤其是乳房肥大下垂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乳腺癌 对侧乳腺 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和恶性病因术后残胃黏膜组织学变化特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于四川省石棉县人民医院因良性和恶性病因行胃部手术治疗患者共80例,其中36例为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良性组),44例为早期胃患癌者(胃癌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行黏膜组织学与胃镜检测。分析入组患者病例资料(首次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时年龄、性别、术后病程、行胃镜检测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手术病因、病理和胃镜检测结果和手术方式等),观察患者胃黏膜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化生(IM)和异型增生(DYS)发生率]、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胃黏膜炎症与活动性异常等,比较两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与未感染者胃黏膜的病理特征。结果良性组患者手术年龄为(40.46 ± 6.71)岁,低于胃癌组[(54.08 ± 8.17)岁],胃镜检测年龄及术后病程分别为(67.78 ± 11.36)岁、(27.26 ± 8.87)年,高于胃癌组[(61.99 ± 11.03)岁和(8.04 ± 6.5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0.419、P < 0.001,t = 3.102、P = 0.003,t = 13.964、P < 0.001);良性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活动性异常比例分别为47.22%(17/36)和66.67%(24/36),均显著高于胃癌组[31.82%(14/44)和40.91%(1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47、P = 0.039,χ2 = 8.239、P = 0.003)。良性组、胃癌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黏膜活动性异常、CAG及癌前病变比例均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而NAG比率低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手术后残胃黏膜病变与进展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一定关系,为预防残胃黏膜癌变可在幽门螺杆菌检测基础上加强胃镜随访。

  • 标签: 胃切除术 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 病理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