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盆腔肿瘤患者放疗执行前,分析"体位固定""CT扫描""模拟复位"这3个步骤膀胱充盈程度保持一致性情况。方法2014年随机收治105例盆腔肿瘤放疗患者(宫颈癌68例、直肠癌32例、阴道癌3例、前列腺癌2例),监测膀胱尿量到目标尿量400 ml。首先,叮嘱患者排空膀胱,用膀胱容积测量仪BVI 9400测量患者膀胱排空时尿量。随后,患者立即饮水约540 ml,进行自主憋尿,每间隔0.5 h进行测量。同时,在患者主诉"尿急"时,测量膀胱尿量,并记录时间。排空时、排空后0.5 h、排空后1.0 h、主诉"尿急"时、实际时的尿量和时间描述为U0和t0、U0.5和t0.5、U1.0和t1.0、Ut和t、UT和T。结果性别和年龄因素导致憋尿能力不同,U1.0女性憋尿能力比男性强(P=0.003)、U1.0非老年组憋尿能力比老年组强(P=0.002)。在3个步骤对比中,排空后1.0 h尿量U1.0(P=0.177)、实际时尿量UT(P=0.052)具有一致性,最终尿量均集中在298~526 ml。患者排空尿量后首次主诉"尿急"的时间t为(75.2±49.9) min,此时尿量Ut为(331.2±140.3) ml。模拟复位时,Ut与UT相近(P=0.198)。结论患者排空膀胱后立刻喝水540 ml,自主憋尿1.0 h后有主诉"尿急"情况,并能达到目标尿量(400 ml),这时的膀胱尿量U1.0在体位固定、CT扫描、模拟复位有一致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对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以及在不考虑旋转误差、靶区及邻近器官变化的情况下不同BMI宫颈癌患者放疗的最佳体位。方法将90例宫颈癌患者根据BMI分为过轻组(BMI≤18.4 kg/m2)、正常组(18.5 kg/m2≤BMI≤23.9 kg/m2)和超重组(BMI≥24 kg/m2),每组各30例。每组内又分为仰卧位(15例)和俯卧位(15例)两种体位固定方式。获取90例宫颈癌患者共2 250组CBCT数据,记录并分析每组内摆位误差大小,并根据公式MPTV=2.5Σ+0.7σ计算最佳体位靶区外扩边界值。结果不考虑BMI分组情况下,仰卧位和俯卧位在x、y、z轴向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BMI情况下,过轻组中仰卧位在x、y轴向的摆位误差小于俯卧位(P<0.05),但z轴向的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对应的仰卧位MPTV为4.76、4.27、5.73 mm;正常组中仰卧位和俯卧位x、y轴向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z轴向的摆位误差俯卧位小于仰卧位,其对应的俯卧位MPTV为6.42、10.21、4.91 mm;超重组中仰卧位和俯卧位在x、z轴向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y轴向的摆位误差俯卧位小于仰卧位,其对应的俯卧位MPTV为5.88、5.26、5.32 mm。结论不考虑旋转误差、靶区及邻近器官变化情况下,BMI≤18.4时固定方式选择仰卧位较好,BMI≥18.5时固定方式选择俯卧位较合适。